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6/5/m201605057ea2ff7675f64d4e9e0a8f2401ed0be8.jpg
“受伤的总是这些懂事的‘傻’女人”。其实,她的“傻”是现实条件所限,也是文化习惯所染,因为社会喜欢把无怨、隐忍作为一个女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6-05/05/027333.html

等待处理…

好母亲的“抑郁”谁来救治?

2016/5/5

“受伤的总是这些懂事的‘傻’女人”。其实,她的“傻”是现实条件所限,也是文化习惯所染,因为社会喜欢把无怨、隐忍作为一个女性特质来褒奖。

只有社会各方多分担了一份“爱子心”,母亲的心才能不那么疲累。

□ 舟子

据报道,不久前,湖北武汉发生一起人伦悲剧:一名众人眼中的好母亲,曾花4年时间坚持为患先天性耳聋的女儿作康复训练,女儿终于学会说话。然而,就在5岁女儿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她却亲手结束了自己女儿的生命。丈夫秦某请求司法机关能对妻子从轻处罚,他说,他和晏某夫妻恩爱、家庭和睦。晏某勤俭持家,孝敬公婆,在家人、亲朋、乡邻眼里都是个好媳妇。他在外打工,家中抚养小孩、照顾老人的重担就落在她一人身上,但她从无怨言,且把家里里外外照顾得很好。晏某的公公、婆婆及数十名乡邻也写下请求书帮她求情。

这样的悲剧令人唏嘘不已:这位曾经的好母亲,花了很长时间,辛劳地让女儿学会了正常说话,这需要付出无数心血也需要一贯的坚强,但结局却是一个负数。“妻子一直坚持,即便倾家荡产,也要让女儿像正常人一样能说话。”“妻子教女儿发声,都是让女儿摸着她的喉咙,看着口型发声,一遍又一遍。用动物图做成卡片,耐心地教……”谈起妻子女儿,秦某又一次潸然泪下。“她之所以犯下弥天大错,并非她不爱女儿,而是心力交瘁,患上了心理疾病。”他向记者出示了一份病历,从2014年起,晏某就因抑郁症就医。

当律师问及:为什么要杀死孩子晏某回答:我感觉自己走到哪里都是多余的,只会拖累家里,拖累老公,我怕孩子长大了跟我一样没用、受苦。看来,她是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然后把这种失败感投射到了孩子的未来上,从而做出了一个令自己后悔莫及的判断。殊不知,任何人都没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权力,即使她曾经是一位好母亲。虽然,若经鉴定她患有精神障碍,属于半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依法从轻处罚。法律的教训之外,这起悲剧还有另外的警醒。

最艰难的幼儿教育时期已经过去,按说多年的辛劳付出眼见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她却为何决然地亲手毁坏了自己曾经浇灌成长的花朵?女儿可以上幼儿园了,这本该是可以欢喜庆贺的一天,却给她带来了悲愁,也许是她看到了女儿以后人生路途上的更多挑战与困难,而这些是她的能力与努力所不足以继续支持应对的?此前的艰辛与付出已经让她积劳成疾,她最终无力再坚强地走下去,数年心病,一朝爆发……不管最后的司法鉴定结果确认是否是抑郁症,她那时的心态无疑都是抑郁的。她曾是家人亲友乡邻眼里的好母亲好媳妇,面对家庭负荷,从无怨言。此时,人们多希望她是曾经有所怨言的。因为,这样一来,家人亲友就可以感知到她积劳成疾的内心,而不是被她强作欢颜的“好”所蒙蔽,就能适时地给她以疏导释放和更多相应的支持扶助,让她的心神不至于超负荷负重,以致一朝断裂垮塌……这时,众人才蓦然惊醒,发现她在各种家庭角色的“好”之下的不堪重负……可是为时已晚。这样的结果也是爱她、感激她的家人亲友所绝对不愿意发生的。有网友说,“这样照顾孩子还要照顾公婆一家,同时还要打工挣钱,铁打的人也要崩溃吧,受伤的总是这些懂事的‘傻’女人”。其实,她的“傻”是现实条件所限,也是文化习惯所染,因为社会喜欢把无怨、隐忍作为一个女性特质来褒奖,殊不知,无声之间有着眼泪与忧伤,只是不到爆发之际,周围的人往往不易察觉;而一旦爆发,损失则是巨大而难以挽回的……

时年48岁的“同桌妈妈”陶艳波曾获评央视“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十六年的陪读,她不仅让孩子接受了正常的义务教育,还上了大学。她获得了幸福,让儿子能说话,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读书、工作是她的信念,也是梦想。母爱的伟大令人感动,但是感动同时不免忧伤,称道之余不免感慨:“跟别的孩子一样”,这是与她情况类似的父母们的最大愿望,但这种愿望实现起来的成本是否太高?为了孩子,父母无怨无悔,但从社会机制的设立方面来说,当对此有更多关注并拿出更多“减负”举措。

“同桌妈妈”感动了社会,晏某5岁女儿的凋零则令人震惊,那么,社会能够为这样的母亲、这样的家庭做些什么呢?让身体有缺陷的孩子尽可能正常地学习、生活是家长的心声,也当是社会的承担。只有社会各方多分担了一份“爱子心”,母亲的心才能不那么疲累。所以,对于那些默默承担责任和承受重压的人,请不仅要看见他们的“好”,还要看见他们的“难”,并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

上篇:厕位比例关乎尊严与平等
下篇:景区最大承载量仅有制度善意还不够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