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20/12/pc2020120759547482a08c4ba9935aaa917c037de6.jpg
阅读提示 近日,“新时期家庭教育的挑战与机遇”论坛在京举办并进行线上直播。与会嘉宾结合当下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围绕“家长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20-12/08/074296.html

等待处理…

跨学科视角下家庭教育发展与亲子关系建设

2020/12/7

阅读提示

近日,“新时期家庭教育的挑战与机遇”论坛在京举办并进行线上直播。与会嘉宾结合当下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围绕“家长角色意识培养与亲子互动能力”“儿童年龄发展特点与亲子关系互动模式差异”“ 新时期家庭教育的挑战与关键对策”等议题展开讨论,为新常态下家庭教育建言献策。

■ 袁媛

近日,“新时期家庭教育的挑战与机遇”论坛在京举办并进行线上直播。此次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主办,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教委等科研院所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名园名校”的掌门人们参与了此次论坛活动。

聚焦新时期家长的角色意识培养与亲子互动能力提升

为研究科学揭示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的家庭亲子关系现状,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团队开展了在线调查,从家庭互动模式、家庭媒介素养、家庭时间秩序、劳动习惯养成四个版块探讨了疫情期间暴露出的家庭教育问题。直播期间,于丹教授发布了《新时期家长的角色意识培养与亲子互动能力提升》报告。

报告发现,在家庭互动模式方面,在场的“缺席”是普遍的家庭问题。疫情期间,父母虽居家但有效陪伴不足或互动方式有误是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调查数据显示,近半家庭的日常沟通中孩子观点得不到充分表达。有关疫情的各类信息,亲子之间大多是父母向孩子的单向输入,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此外,调查还发现家庭普遍缺乏亲子阅读习惯的养成,在阅读内容上家长缺乏对有效阅读材料搜索的能力。亲子阅读行为是了解真相、建立信任、形成有效沟通的重要途径,但疫情中存在着社交媒体使用大于家庭成员间交流的情况。对此,于丹教授提出“用70%的情绪保证30%的内容”,家长可以通过调节语言模式,增进亲子沟通;并用饱满的状态接纳情绪、积极倾听,也能给予孩子拒绝沟通的权利。

报告还关注“信息疫情”带来的家庭式的集体焦虑,调查结果显示:家长与孩子讨论疫情防护的内容过于集中,轻视了由疫情延伸出来的公德教育、社会责任、理性视野等。疫情期间,社交媒体的信息流动让所有人都处在共振和共情的情绪中,人们的感受比平时更强烈,一些伪命题、伪信息给家庭带来此起彼伏的精神焦虑。如何判断海量信息的真伪,平抚焦虑、恐慌、忧虑等情绪,帮助孩子建立生命坐标和公民意识成为新的挑战。

在家庭时间秩序方面,家庭原有学习与工作时间表被疫情打破。根据调查数据,约32%的家庭在疫情期间家庭作息规律被打乱,其中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家庭作息混乱情况尤为突出,占分析人群的50%。家长引导的示范缺位情况也值得关注:四成家长倾向给孩子灌输规律作息的道理,但自身却没有做出角色示范,家长正面示范作用的缺位对孩子自律品性的培养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于丹教授对此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有限选择”的共谋中,建立家庭的时间秩序。让孩子参与解决问题和制定规则的过程,从而让他们懂得尊重与合作,并逐渐建立起秩序感。

此外,报告还关注儿童劳动习惯的养成。数据显示,65%的孩子表示愿意参与家庭劳动,但在实际行为上较积极,能够经常参与劳动的孩子占比并不大。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已不再只是孩子缺乏参与时间,报告表明疫情期间45%的家长不愿意与孩子共同参与家庭劳动,认为没必要、平添不必要的麻烦。多数家长习惯性地将孩子排除在家庭劳动之外,因而儿童难以在心理层面形成责任意识,缺乏实践动力,最终只停留在兴趣层面。于丹表示,一个家庭能够带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不是数字而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家长可以通过多样的方式分年龄和阶段激活孩子的行为习惯。

跨学科思维在家庭场域的展现

“亲子”活动的意义不只是陪伴孩子成长,也是家长自我成长的过程。在家庭关系中除了向外的教育职能拓展,同时也应认识到孩子向内给家长的引领和反哺。

苏州大学教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将人的生命划分为三种表现形式,进一步分享了对于人、教育和关系的认识。生命可表现为生命的长度、宽度、高度三种形式,而教育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要拓展生命的表现形式,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创造教育的重要前提,好关系的培育才能产生好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边玉芳教授对建立良好亲子互动提出了一些建议:良好的亲子互动关系主要体现在亲子教育从被动到主动到自动的转变,孩子的自我管理呈现为从无律到他律到自律的过程。而良好亲子关系的构建对孩子成长与家庭幸福至关重要,其中早期的亲子依恋关系尤为重要。她建议,家长要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以培养良性的亲子互动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林丹华针对新冠疫情将对家庭关系未来产生持续影响的情况,提出新时期提升家庭教育的关键举措是培养富有弹性的家庭功能,提升家庭在压力下的调整和适应能力,构建具有成长型思维的家庭环境和氛围,加强对困境儿童及家庭的关怀,建设“学校-家庭-社会”多元互动的社会化教育生态系统。

下午的直播,由幼、小、中名园名校几位全教育资源的掌舵人通过各大流量平台的交互分发,与线上观众进行了实时高效的交流互动。就一些普遍性的家庭问题给出科学专业的教育方法。在零门槛、零距离、零时差的四小时互动中,累计获得超百万人次的浏览观看。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

上篇:吉尔·穆利迪:把绘画变成戏剧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