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凤丽
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但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中,直到唐代才有中秋节,是出现比较晚的。为什么叫中秋节呢?这是因为中秋节在秋季的第二个月,同时又以十五月满为标志,这天正是三秋之中,于是人们叫它“中秋”。
为什么唐代会出现中秋节?从起源上看,中秋节的起源比较复杂,既与上古时期人们的月亮崇拜有关,同时也与祭祀月亮女神嫦娥有关,但中秋节作为民俗节日的直接起源是唐朝时期的赏月风尚。
和现在吃月饼、庆团圆不同,唐代人更强调欣赏夜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唐代诗人张祜在《中秋月》中说“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像张祜这样赞颂中秋月色之美的诗篇在唐诗中非常多,白居易说“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唐代人认为八月十五的月亮与众不同,是一年当中最值得观赏的,原因是冬天太冷,夏天太热,都不适合赏月。对此,刘禹锡在《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中说“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仲秋时节,暑气消退,天空澄净,最适合赏月。于是,欣赏月色之美就成为八月十五这一天的重要活动。
面对夜空中的一轮明月,自然会勾起人们对故乡、亲朋的思念。白居易为远方的元稹写下“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全唐诗》中收录了很多吟咏中秋月色之美的诗句,表明唐代的文人雅士十分喜爱欣赏中秋明月,但是这时候的普通人还没有过中秋节的习惯。直到宋代,普通人才开始大量参与到中秋节活动当中。一方面,宋代人过中秋节也像唐代人一样,重视欣赏月色之美,吟诗作赋,表达秋思之苦。宋代人喜欢在桂花树下饮酒,将月亮揽入杯中,“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他们爱月亮爱到极致,即便明月不曾露面,即便当日下雨,也会相约饮酒赋诗,“池上虽然无皓魄,樽前殊未减清欢”。宋词中吟咏中秋的佳句很多,其中当属苏轼的《水调歌头》最为脍炙人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方面,宋代过中秋的世俗情趣更浓厚。老百姓虽然不会像文人雅士一样吟诗作赋,歌咏月亮,但是对月亮的喜爱、对团圆的期盼是一样的。
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中秋”这个节日, 他说北宋汴京(开封)“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还没有到中秋节,但是人们已经开始备办新酒,准备过节。到了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在南宋杭州,中秋夜更热闹,在银蟾光满之时,富家巨室,王孙子弟,一个个争相登高玩月,喝酒唱歌,通宵达旦。街上的商户也纷纷登上月台,举家欢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即使是生活条件差一些的人们,这一天也要典当衣服过节,“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可见,中秋节已经是全社会所有人都参与并非常喜欢的一个重要节日。而且,为了让人们更好地团聚、赏月,朝廷会给官员放假过节,还会解除宵禁,让人们纵情狂欢。皇宫中也要举行隆重的“中秋晚会”,彻夜歌舞演乐,皇宫外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宋代过中秋一个突出特点是增加了祭拜月亮的习俗。中国人很早就有崇拜月亮的传统,加之嫦娥奔月的故事,月亮成为中秋节的祭拜对象。中秋拜月,女性期盼自己貌似嫦娥,颜如皓月,男性则期盼早日蟾宫折桂,科举高中。后来,拜月这个习俗成为中秋节的一个重要活动。
据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当时北京人过中秋的一个重要活动是祭拜月亮。祭拜时规矩很多,用的果饼一定是圆的,切瓜的时候要切成莲花的形状。祭拜时还要用月光纸,这种月光纸很特殊,上面绘着月光菩萨,还有月轮桂殿,一只捣药的玉兔。月光纸尺寸有大有小,大的丈余,小的三寸。可见,人们对这个节日的重视。在江南,人们要“斋月宫”,顾禄在《清嘉录》中记载苏州地区过中秋时,家家户户要准备瓶兰、香烛,望着夜空行礼“斋月宫”。
《红楼梦》中也多次写到中秋节,贾雨村曾写诗说“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第七十五回描写了中秋节拜月的情景,“当下园之正门俱已大开,吊着羊角大灯。嘉荫堂前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风烛,陈献着瓜饼及各色果品。邢夫人等一干女客,皆在里面久候。真是月明灯彩,人气香烟,晶艳氤氲,不可形状。地下铺着拜毯锦褥。贾母盥手上香,拜毕,于是大家皆拜过。”
中秋拜月习俗在山西泽州地区一直传承至今,2011年“泽州中秋习俗”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泽州的珏山是晋城名山,自古就是赏月拜月的绝佳场所。当地人过中秋,要拜“月婆婆”。泽州中秋活动从八月十三就开始了,人们先要发面、温柿子、备果品,十四这天做月饼,到了十五,先带些月饼去看望外婆,晚上的活动主要是祭拜月亮。祭拜仪式通常由主妇主持,主妇代表全家人对着月亮许愿祝福之后,家人再依次跪拜。之后由主妇切开象征团圆的月饼。月饼切好后,先献给灶王爷品尝,然后家人再分享。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月亮中既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神话故事,也有人们对貌如嫦娥、蟾宫折桂的期盼,更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作者系辽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本文为国家社会基金青年项目“中华传统礼仪的文化内涵及其传承研究”(19CKS042)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