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岂不怀归》是国内首次从正面严肃考察“三和青年”的开创性作品。“三和”随着一部纪录片火遍全网,一方面被妖魔化为中国版的里约贫民窟,一方面被娱乐化为颓废时代的精神乌托邦。在种种被粗暴简化的标签和符号背后,“三和青年”生存状况究竟如何?社会学者孤身融入“三和”,展开长达半年的艰难田野调查,拨开媒体猎奇化的迷雾,还原一个全面而真实的“三和”。
■ 孙腾
2018年,NHK(日本放送协会)一部火遍全网的纪录片将深圳龙华“三和”人才市场的一群年轻人带进了人们的视线,成为现象级的话题。输入“三和”这个关键词进行搜索,不难找到铺天盖地的各色文章。其中一些将这里妖魔化为深圳版的里约贫民窟,是社会治安的不安定因素,而更多人则将这里娱乐化为“丧文化”的极致。在种种被粗暴简化的标签背后,“三和”的形象不仅没有更为清晰,反而变得愈加模糊。
究竟何谓“三和”?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海豚出版社2020年8月版)的作者田丰和林凯玄决定走进“三和”。林凯玄作为一名“卧底”,“潜伏”进了这个“瘫痪圣地”,通过社会学田野调查,去诚恳认真地看待“三和”,从而诞生了这部将“三和青年”作为有血有肉的个人加以解读的作品,揭开了标签化和符号化背后的一角真实。《岂不怀归》,正是国内首次从正面严肃考察“三和”问题的开创性作品。
被“中心化”和“正常化”定义的“三和青年”
理解“三和青年”,从理解构成这个群体的个体开始。
一方面,这些被称为“大神”的打工者们维持着在常人看来近乎极限的“挂逼”生存状态:吃廉价到近乎可疑的食物,十天半月不洗澡换衣服,一年四季睡大街。另一方面,他们却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做一天玩三天”,将收入花在网吧、彩票和赌博之上,放弃对未来的任何期待。这些被“神化”的“三和”青年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在一些人看来,这些看似与正能量毫不沾边、游走在社会边缘的个体,不过是在生存的界限之上挣扎求存,只是单纯地“活着”而非“生活”。而在另一些人看来,他们则是洞悉并受困于自身的无能,并选择以一种近乎黑色幽默的方式与这种无能和解,所谓“反抗太累,不如挺尸”。在这种看似玩世不恭的生活方式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态?从疲惫,到憔悴,再到彻底报废,是个体性的心理崩溃,还是趣缘群体提供的集体性自我麻痹?
书中,通过无数深度访谈和个案分析,“三和青年”对人生的选择从不可思议变成可以理解,甚至令人感同身受。何谓幸福,何谓尊严?我们无从质疑他们的选择,但或许以“三和青年”为镜,我们会对自己以及更为普遍的人性获得更多的了解。一个真正有温度的社会,可能正是从这种了解开始。理解“三和青年”,不止于个体。
在深圳高歌猛进、创造发展奇迹的背景下,“毫无上进心”的“三和”青年似乎是一团污点。对于现代化城市的凝结性中心而言,他们是似有若无的耗散性边缘。“三和”现象是一个特例吗?是仅仅存在于深圳“三和”的异乎寻常的失序与脱轨吗?又或者,这是从农业社会迈向信息化社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是光鲜亮丽的高楼大厦之下必然存在的无名阴影?
在《岂不怀归》之中,作者对“三和青年”依附的生存空间进行了精细观察,分析了它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三和”的背后,不仅仅是个人的选择,同时也是社会空间的再生产。廉价的食物、廉价的二手衣物以及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直接支撑着“三和”青年的生存,而在这些之外的世界,无疑也是塑造“三和精神”的重要客体。正是对于“外在世界”的失望或是绝望,使得他们选择成为“三和大神”。换句话说,“三和”这个“边缘化”“不正常”的存在,正是被“中心化”“正常”的外部世界定义出来的。
然而,这个过程背后又意味着什么?或许是教育、消费文化、社会资源、产业转型……但归根结底,问题的实质是现代化和城市化对于人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或许不是任何一本书足以回答的,但至少《岂不怀归》通过提供一幅城市化时代的灰色侧记,为理解这个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出发点。
直面“三和”青年背后的深层问题
理解“三和青年”,又要超越“三和”。
“三和青年”之外,另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恰恰是对“三和”的“关注”本身。为何“三和”会成为网络狂欢的祭品?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三和青年”、关注“三和”的人,还是颓废文化的娱乐者,大多都是年轻人。一方面,以“三和大神”为代表的新一代进城务工者不再像父辈一样选择节俭而吃苦耐劳地工作;而另一方面,“葛优瘫”“废柴”“咸鱼”“窃·格瓦拉”……这些渗透着“消极”的符号获得了异乎寻常的流行。二者的结合似乎是一个必然的现象。对“三和青年”的关注,正是所谓“颓废文化”在现实中的投影。
当今的城市,无孔不入的广告推进着消费文化,对于年轻人而言,幸福、成功似乎正逐渐和物质挂钩,对物质无法餍足的追求使得幸福变成了镜花水月般自相矛盾的命题。与此同时,我们不难看到,一边是无数网文在贩卖着焦虑,鼓吹“996式”的透支;另一边是各种公众号在推销花样百出的鸡汤,提供麻醉剂一般的疗愈。
然而,没有人能够认真回答,对于年轻人而言,在当今的时代,“机会”二字到底意味着什么,努力奋斗到底会获得什么样的结果。迷茫,是年轻人的奢侈品,但同时也是急速发展的时代带来的副产品。而当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的力量交错而过之时,年轻一代能否改变天赋、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社会阶层等种种先天存在的巨大不平衡?是成为“朝气蓬勃”的“后浪”,还是成为被时代碾碎的“代价”?一句话,选择未来的权力是否被人们握在手中?对个人而言,这答案无所谓对错,我们或许没有资格质疑选择逃离的“三和青年”。但对整个社会而言,它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未来,无法回避。
岂不怀归,归处何在?尽管这个问题并不简单,甚至可能永远无法找到恰切的解读。但至少我们应当以真诚与勇气去面对,从现实开始,走出第一步。就像书中所言:“对于上述情况,拄着理论的拐杖去寻找理想中因果关系的研究模式都不太适合,不如抛开种种桎梏,使用白描研究的分析方式打开局面。”也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一旦人去思考无家可归状态,它就已然不再是什么不幸了。正确地思之并且好好地牢记,这种无家可归状态乃是把终有一死者召唤入栖居之中的唯一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