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20/8/20200824396c03a68c1d4d5f9429f0fa8a68c00c.jpg
《马丁·盖尔归来》是微观史学的经典之作,讲述了发生在16世纪法国乡村真假马丁·盖尔的故事。400多年来,这个传奇故事一再被讲述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20-08/25/071858.html

等待处理…

用微观叙事手法展示女性生命力

——评微观史学经典之作《马丁·盖尔归来》

2020/8/24

《马丁·盖尔归来》是微观史学的经典之作,讲述了发生在16世纪法国乡村真假马丁·盖尔的故事。400多年来,这个传奇故事一再被讲述,甚至被搬上舞台和银幕。作者娜塔莉·戴维斯在担任同名法国电影的历史顾问之后,进一步探求历史真相,凭借历史学家和妇女史研究的专业训练和栩栩如生的叙述技巧,写下了这本新文化史学作品。

■ 贺雅慧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是当代美国犹太裔左翼史学家、历史上美国历史协会的第二位女主席,玛丽亚·露西娅·帕拉蕾丝-伯克评价其“不仅是16世纪法国史和早期近代社会文化史领域无可争议的权威,而且也是妇女史领域最负盛名和最受尊重的历史学家。”其代表作有《档案中的虚构》《马丁·盖尔归来》《边缘女人》《银幕上的奴隶》等。

《马丁·盖尔归来》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6世纪法国乡村的故事。一个真名叫阿诺·迪蒂尔的农民,假冒成离家出走多年的马丁·盖尔,拥有了他的身份、财产和妻子。然而在三四年美满的婚姻生活后,妻子却将他送上了审判席,真正的马丁·盖尔也在最后时刻出现。

本书的前身是1982年上映的法国同名电影。戴维斯在1976年偶然读到了《难忘的判决》一书,对其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其后她在巴黎碰巧遇见了想拍摄相关题材电影的导演,并担任了电影的历史顾问。但后来她认为影片脱离了历史的记载,因此决定进一步探求故事的历史真相,并凭借其历史学家的专业训练和叙述技巧,写下了这部微观史学的经典之作。

戴维斯与妇女史研究

戴维斯早期从事的是相对纯粹的社会史研究,接着转向人类学影响较为明显的社会文化史,后期则在历史编纂学的基础上,进行了民族志、微观史学、历史叙事等几个方面的实践。

戴维斯在加盟多伦多大学后,和新妇女史研究的先驱康韦一起开设了妇女史课程“近代早期欧洲与美国的社会与性别”,并开始思考妇女在历史上扮演的角色。其著作《边缘女人》就讲述了17世纪处于“边缘”的三位女人的故事。作者根据她们留下的回忆录、手稿等资料,通过重构这三位来自不同地区、身份差别甚大的女性的生活,展示了17世纪女性生活的多样性。

戴维斯在妇女史研究领域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力。她将研究焦点集中于没有话语权及其他权力的普通妇女身上,认为她们是新社会史所极力倡导的“自下而上的历史”的核心研究对象。戴维斯笔下的妇女形象都有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并且以她们独特的才干和创造性积极实现自己的理想。

戴维斯学术思想的另一个转折是在其担任电影《马丁·盖尔归来》的历史顾问期间。参与电影制作给她提供了一个“思想试验”的机会,使她通过电影参与到微观史学的实践中。

戴维斯在学术生涯的不同阶段曾受到不同领域中各类优秀学者的影响,同时她的犹太人和女性身份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她的史学观念和学术取向。这些跨地域、多学科、全方位的人生体验与学术经历,为她的史学研究奠定了独特的基础。

微观史学的文本构建

《马丁·盖尔归来》是戴维斯根据科拉斯1561年撰写的《难忘的判决》和勒续厄尔的《奇妙的故事》为底本互补编写而成。由于关于马丁·盖尔案件的全部审判和证词已不存在,因此戴维斯深入当地,收集许多16世纪的婚书、遗嘱、土地买卖合同、教堂和法庭档案等史料。她尽量从本地或附近村子的资料中找出线索,试图描绘16世纪法国乡村的社会、经济、宗教、政治和家庭模式的图景,并结合当时观察者撰写的文字,更好地了解当时社会婚姻、财产、乡民期望和乡村宗派等的情况,解释了主人公行径的背后动机。作者使文学文本与历史事实互相印证,纠正了该故事通常版本中的史误。

本书区别于一般的学术专著,戴维斯选择以文学文本重构历史事件,历史框架被戴维斯隐藏在精巧的叙述结构中。她更注重贴近事情本身的发展脉络,将16世纪法国乡村丰富的生活图景暗含在故事中,保留了其中的社会风俗和政治风貌。书中以文学性的艺术语言记叙过去、描写细节,但又很好地把握了历史著作和文学作品的距离。戴维斯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史料进行“合情合理地”解读和加工,建构出历史发展的“剧情”、细节和过渡,将详细的历史文献梳理与考证,完全隐藏于故事性和可读性极强的流畅历史叙事背后。

贝特朗:矛盾交织的女性

贝特朗是《马丁·盖尔归来》中的女主角,她在真假马丁之间呈现出的两难困境,存在其合理之处。当马丁·盖尔外出冒险时,她还不到22岁,而马丁·盖尔的突然失踪却使她在婆家的地位大打折扣。她既不是实际上的妻子,也不是寡妇,但她又不得不面对其他村妇的异议,同时也得不到法律上的援助。因此在阿诺冒充马丁的时候,她心知肚明地接纳了他,并为种种疑点做出合理性辩护。这既符合贝特朗对名誉的关注,也体现了其“固执的独立性”。

16世纪是法国社会的转型期,政府面临着深刻的政治危机和宗教危机,法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以及性别关系等方面都面临一种重构,欧洲农民的家族、婚姻形态也发生了相应变迁。受中世纪法律和宗教法规的影响,妇女在法律地位上低于男性,不能为自己的所有行为负法律责任。作者通过农村妇女名字的构成、圣伊巴尔斯等地的合同文书、朗格多克的习俗等材料,说明了贝特朗生活在一个男性居于主导地位的农村社会,同时还从经济状况和物质条件等视角,考察了当时妇女的生存处境。

16世纪法国的普通女性如贝特朗一般,对贞操、感情和忠诚抱有理想化的态度,在本案中法官的判决也透露出当时的法律思维对婚姻及家庭的珍视。戴维斯的学术思想形成期,女权主义高涨,她站在女性立场上,对于那个处境尴尬的法国少妇的心理揣摩也反映出当时客观存在的女性居于弱势地位的社会面向。

戴维斯重视对普通妇女的精神世界的探究。为了生动刻画这些妇女的内心世界,她在写作手法上充分使用微观叙事手法,以展示妇女个人的生命力与真实感。戴维斯笔下的妇女会利用尽可能多的社会资源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她们是具有能动性的女性,而非仅仅活在父权主义的指令之下。总而言之,戴维斯对妇女的多重角色建构以及微观史学研究,在妇女史和社会性别史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上篇:没有了
下篇:《岂不怀归》:拨开迷雾,还原“三和”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