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20/8/202008117462566c410b4d23b06ae04f3a228bad.jpg
端岩村的荷塘仙境。 姚改改/摄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 记者 姚改改 王蓓□ 见习记者 田梦迪 30年前,它是“苦瓜村”,交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20-08/11/071508.html

等待处理…

“绿起来”到“强起来”的浙江实践

“两山”小康协奏曲:从壮士断腕到幸福满满

2020/8/11

端岩村的荷塘仙境。 姚改改/摄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

记者 姚改改 王蓓

□ 见习记者 田梦迪

30年前,它是“苦瓜村”,交通闭塞,资源匮乏,村民只能靠种番薯、苦瓜过生活;15年前,它是“白头翁村”,空气里弥散着含硫粉尘,“白衣服晾出去,灰衣服收进来”;现在,它是“幸福村”,青山绿水依旧在,年人均收入超10万元,老有所养,民有所乐。

它是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煤山镇新川村。前半程走过的坎坷弯路,在于村里盲目追求工业立村,粗放发展,导致低小散的作坊企业24小时冒烟;而后半程迎来的华丽转身,则在于村里咬定“两山”不放松,走出村企共建的绿色发展之路。

安吉余村、德清东衡村、砂村、南太湖新区小梅村……在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的湖州,这些地方都与新川村有着类似的经历。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此后的十余年间,“七山一水两分田”的浙江,秉承“两山”发展理念,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谱出了“两山”与小康协奏的美好之曲。

“两山”指路 “断腕”转型见月明

8月,新川村村民周丽萍的婆婆入住了新房。三层小别墅,里里外外装修得十分漂亮。婆婆怎么看也看不够,脸上心里都乐开了花。更加可喜的是,新房离村里的幸福之家养老中心只需5分钟脚程,婆婆可以去那里吃免费午餐,也可以和“家里”老姐妹听曲聊天,日子过得别有一番滋味。

“养老中心取的‘幸福之家’这个名字,真是太合适了。”婆婆笑着说。然而就在两年前,她还为村里要拆她的老宅不解过。

当时村子已经经历了关停全部小石矿和部分耐火材料厂、铅蓄电池厂,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的阵痛期;打赢了治理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两场“硬仗”;度过了美丽乡村建设,转型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艰难期……明明新川村又见枫杨映村景,为什么还要“折腾”她的老宅?

原来,2018年为进一步提升新川村的村容村貌,村里开展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溪涧边的6户人家面临拆迁,周丽萍的婆婆便是其中一户。出于对老房子的深深眷恋,婆婆对拆迁一事犹豫再三。但经过不断地做思想工作,尤其是周丽萍带着婆婆参观村里的乡村振兴馆,透过新川村规划,让婆婆看到村子未来的美好蓝图后,婆婆终于松了口。

如今,漫步新川村,颇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味道。而新川村村民穿上了时髦衣,吃上了绿色营养餐,住上了一栋栋小别墅,开上了好车四处逛,富裕且幸福。

和其他自然禀赋优越的地区相比,湖州的“两山”实践道路走得更为艰苦,也更为坚决。在“两山”理念指引下,壮士断腕除顽疾,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以“陈”出新 打通“两山”转换通道

一阵不期而遇的急雨过后,山间迅速腾起团团雾气,暗沉的天色与青山模糊了边界。位于山间错落有致的黄泥墙、青石瓦传统村落,沉浸在静谧清隽的氛围中。

这是在丽水市松阳县四都乡平田村采访时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看到的景象。这令人称赞的景观,当地村民早已司空见惯。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过着“推窗满眼绿,抬头可观星”的“桃源”生活。

丽水有着无与伦比的生态优势,是“浙江绿谷”,也是“两山”理念的重要萌发地与先行实践地。如何打通“两山”转换通道,让“沉睡”的自然资源带来沉甸甸的真金白银,是当地发展的重中之重。

被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的松阳,选择了以“陈”出新,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拯救老屋行动。平田村,则是一起成功案例。

在平田村村口老屋的艺术家工作室里,村民江小美正在认真地进行扎染。扎染的染料,来自山村周边的植物和茶叶。不多一会儿,江小美解开紧扎的细绳,一块以淡红茶色打底、印有白色套圈图案的布料呈现在大众面前。

如果不是拯救老屋行动,村里引入了“云上平田”民宿综合体项目,江小美或许还处在外出打工的境况。由于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江小美一直羡慕别人的脑力工作,而苦于自己只能干些刷碗、搞卫生等体力劳动。

去年,她加入云缬坊,开始从事手工扎染,实现了自己的职业理想——“扎染需要动脑筋想图案,研究染色效果,算是一份脑力工作”,说着江小美捂着嘴笑了起来。

最让她高兴的,是工作就在家门口,完全可以顾及家庭。每天,照顾安顿好家中的三位老人后,江小美安心地走进艺术家工作室,开启一天的劳作。田里有农活儿,家中有急事,她都可以机动处理。“像刚刚不是下雨嘛,云缬坊的创始人叶科老师,就让我赶紧回家收衣服。”

乡村与艺术碰撞,美景与文旅结合,丽水这片自带“仙气”的地方,打通“两山”转换的“任督二脉”,以“绿起来”带动“富起来”,进而加快实现“强起来”。

“无中生有” 开辟“两山”新路径

炎炎夏日,荷开娉婷,水气缭绕,如入仙境。一进入金华永康市舟山镇端岩村的端头自然村,村口的景色立刻吸引了游客的目光。

在惊叹之余,人们又立马被荷塘附近凉亭里的当地特色小吃吸引。糖洋糕、三角饼、永康豆干、树叶豆腐、青团、红糖馒头……一口咬下,儿时记忆、妈妈味道涌上心头,一时间,乡愁与美味齐飞。“这些都是我们村里妇女自己做的,垃圾分类给我们带来了游客,也给我们带来了生意。”端岩村妇联主席苏杏芳说。

既不如浙北农村拥有丰厚“家底”,也不似丽水自然条件那么优渥,端岩村该如何把握“两山”理念所蕴含的科学发展内涵,突出重围?端岩村班子抓住了垃圾分类这个契机。

从2016年12月起,端岩村以垃圾分类为抓手,通过“党建+”引领,广开言路,出台奖励机制、保洁员分拣机制等,配套各项垃圾分类硬件设施,实现垃圾分类服务一条龙,开创了垃圾分类的“端头模式”。

垃圾分类,被端岩村分出了优美环境和乡风文明,更是分出了知名度和新时尚,从一清二白村一跃成为网红村。如今,村里不惜花重金,投资约900万元,在2019年建成了集餐饮、会务、研学、民宿为一体的塘湖山庄。山庄内含垃圾分类展示区和教学区、会议室等。自今年4月份营业以来,已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带动经济收入50余万元,打破了村集体经济“零”的记录,硬是“无中生有”,品尝到了“两山”酿造的“美酒”。

短短的几日采访,在浙江,遇见美丽中国,在浙江,看见小康模样。“两山”带来小康,小康追求“两山”,“浙”里的“两山”小康协奏曲未完待续。

【记者手记】

笑脸,小康路上最生动印记

5天,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穿梭于7市12地15个点,见到了太多的人,听到了太多的故事。一张张普普通通的脸上,洋溢着的一抹抹笑容,成了小康路上最生动的印记。

在金华市金东区东孝街道下王社区,68岁垃圾分类巡检员陈红香,讲述日常工作时,“沉浸式”表演,惟妙惟肖地还原现场。当问及巡检员收入时,她双手举至胸口,像一个充满童趣的小女孩说“一个月有1000来块钱,很不错了”,随即一个甚是灿烂的笑容,最是让人动容。

同样是垃圾分类,在端岩村的垃圾分类分拣房里,分拣员俞爱银十分熟练地对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天气有点儿热,她的鼻头沁出了汗珠,也顾不上擦。尽管是垃圾房,但里面被她收拾得干干净净,闻不到一丝臭味,也看不见一只蚊虫。面对着镜头,她的腼腆一笑,最是让人动心。

一个个平凡的女性,没有“高大上”的语言,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她们踏实地勤劳着,积极地生活着。或许她们每个人对小康的定义不同,对生活的追求不同,但是身处各行各业的她们,不因职业贵贱,努力奔小康的样子真美。

上篇:涉妇女儿童权益案件信访妇联可参与听证及矛盾化解
下篇:少年女足暑假开训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