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20/7/20200722232320c87ecb401f91e61ef4e65eae26.jpg
冯萍莉为文物做激光清洗。 冯萍莉(上)检测虎皮帐篷展陈环境。 文物作为人类文明史的载体,在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足迹上,具有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20-07/23/071003.html

等待处理…

冯萍莉:照顾好文明的印记

2020/7/22

冯萍莉为文物做激光清洗。

冯萍莉(上)检测虎皮帐篷展陈环境。

文物作为人类文明史的载体,在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足迹上,具有唯一性与不可替代性。

而文物修复,是一份需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吃得了苦的工作。

照顾好祖先留下来的文明印记,是一个博物馆安身立命之本,文博人有义务将它们完好保存留给子孙后代。

■ 口述:四川省博物院文物修复工作者 冯萍莉

■ 记录: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任然

我已从事文物修复工作10年了,现在回想起来,能进入省博物院这样的文物收藏机构似乎是一个偶然,在此之前,我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与此毫无关联性,但又有一定的必然。而投入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来,似乎是命运的使然,但其中又有很多自我选择的推动……

相遇

2001年至2008年,四川省博物院因为换新址,经历了长达8年的闭馆期。2009年新馆开馆时,向社会招聘新人,我偶然间从报纸上看到招聘信息,便在那年进入了博物院。

你可能会惊讶,为何只是一次搬家,就要搬8年,我也曾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了博物院。

记得刚进博物院时,全院职工都忙着“奋斗一百八十天”准备新馆开馆,那时所有人都需在展厅轮流值守。在一次值班中,我看见老师们用推车把文物从库房推到展厅布展,我走过去想看能不能帮忙。没想到,事后,部门领导对我进行了批评,她告诉我,文物保管保护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职责,“没有相应的资质,不可以靠近文物。”

只是稍微挪动一下文物,也必须有专业资质的人员,且每一个细节都注重专业性,四川省博物院馆藏32万多件文物,搬家搬8年,自是理所当然的。

藏品是博物馆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宝贵的文化财产,是人类科学和文化不断发展的历史见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通过这件事,我深刻理解到了这句话。也让我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一种崇敬感,对那些文物,又多了一份憧憬。

进馆后不久,博物馆开始了一个文物信息数字化的大项目,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接近文物的好机会,于是我从最初的外联部,被抽调到当年的典藏部,在文物数字化的项目里,对文物进行数字化存档,我被分配到了书画组。

在书画组,我每天戴上手套轻轻地将一卷一轴的书画从文库管取出,放进运输小车,然后推进摄影室,配合老文物工作者将其展开,挂墙拍照,并负责录入。工作很单一,但我并不觉得枯燥,每天都能游览各种书画,我总有种莫名的亲切感。

我记得,我的父亲便是一个喜欢收藏的人,其中有很多字画,我从小就是在父亲不断地欣赏字画的那些神态中,和他讲述的那些字画背后的历史故事中,渐渐长大的。

我想,这便是引领我进入文物收藏机构的一个必然关联。

走近

四川省博物院一个新中心的成立,和一次有关文物保护修复的半年培训,让我走近了文物。历史进程和自我选择的重要交汇,在2010年。

当年,博物院成立文物保护修复中心,需要培养相关人才,届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刚好开展了一次为期半年的有关文物修复的培训。

博物院鼓励年轻人去进修,我想这又是一次能再近一点走近文物的机会,而且我从小喜欢做手工,于是我参加了那次培训,主要学习有关纺织品的修复保护,学习的过程很辛苦,但给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极大地吸引我走进这个领域。

我国文物修复方面的人才至今都很少,据国家文物局调查显示,全国文物系统3000多万件馆藏文物中,半数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而我国真正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人员,全国也不过2000人,许多博物馆里几乎没有专业文物修复人员。

因为文物修复,是一份需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吃得了苦的工作。如果没有兴趣,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我记得,在我修复一件白马藏族服饰时,从前期的资料整理、文物病害调查记录,到实施修复时的染色、织补,共花费了3个月的时间。到最后,修复完成,想象它一定会在某个博物馆被漂亮地展出,让观展的人发出阵阵赞叹时,心里便充盈着满满的价值感。

在这期间,也遇到一些让人觉得遗憾的事,2008年“5·12”地震后,我们开展了省内博物馆文物受损状况的巡查,在北川,一位同仁告诉我们,地震引发的泥石流,将一座羌族文化博物馆全部掩埋。当时,在场的所有同事都很安静,大家都流露出了非常惋惜的表情。

方向

有了这些惋惜,我越来越意识到现存文物预防性保护的重要性。

也正如我刚才所提,文物修复是一项需要长期艰辛积累技艺的工作,需要的可能都不只是“十年磨一剑”的耐心。因此,专业文物修复人员目前偏少,所以文物的保护就更加重要,你保护好了,文物受损的可能性才会降低,也无需实施修复。

而我开始坚定地走向这个方向,还和一件非常珍贵漂亮的文物相关。

2013年,我来到甘孜,在那里看到一套由108张黄底带花纹的虎皮做成的一顶帐篷,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第一眼看到时,“震撼”两字都无法来描述我的心情。

而且仔细观察,每一张虎皮都有非常精美的工艺,虎皮幅内外沿有黑白兽皮边,外沿有毛质宽穿扣,穿扣面缀十字朵花贝饰,满缀穿扣面……根据当地县志及各类史料推测,此顶帐篷是明末清初时代,由一名大施主赠送给当地的寺庙,久旱之时,搭建于毛垭草原之上,进行祈雨佛事活动。日常用于念经、祈福、祈愿苍生平安等宗教活动。

当年,我去当地了解这套文物时,正是要为当地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进行预防性保护方面的规划。这套文物中的部分虎皮有小面积的破损、脱毛,贝饰有多处缺失。我在对其进行评估时,还看到,这套文物曾经也破损过,且有人为其修补的痕迹,有新做黄色丝缎保护内活衬。

虽然这样的历史修补以我们今日的修复理念和手段看来,是不合格的,但也带给了我深深的感动,我似乎看到了,近400年的风云动荡,我们的民族为了保存好这些承载历史记忆、代表着我们灿烂文化的器物,一代又一代,一手传一手,所付出的那些努力。

当年制定的预防性保护方案落地实施了。2018年,我参加四川省第五批援藏援彝行动重返甘孜州,见到与当年相比大幅提升的文物保存展示环境,内心也无疑有着一丝自豪。这些年来,甘孜州民族博物馆修建了新馆,虎皮帐篷这件文物作为镇馆之宝之一,一直陈列在展厅与公众见面。为了能让这件镇馆之宝更好地保存、展示,我又专门制定了预防性保护方案,目前项目正在实施中。

文物预防性保护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这就不仅仅是文物受损之后的修理,而是通过有效的质量管理、监测、评估、调控干预,抑制各种环境因素对藏品的危害作用,努力使文物处于一个“稳定、洁净”的安全生存环境,尽可能阻止或延缓珍贵文物的劣化,达到长久保存文物的目的。

文物作为人类文明史的载体,在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足迹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唯一性与不可替代性。照顾好祖先留下来的文明印记,是一个博物馆安身立命之本,文博人有义务将它们完好保存留给子孙后代。

上篇:没有了
下篇:薛红:十二年,志愿讲解两千小时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