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镜》
主持人:李黎阳(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阿斯特里德·克莱因(Astrid Klein,生于1951年)是运用多种媒介进行创作的德国艺术家,其最具标识性的作品是以摄影为基本元素的大型蒙太奇图像。相对于同时代“贝歇尔学派”的客观,克莱因似乎更青睐于暗示和隐喻。她从报纸、杂志、电视、电影和广告海报中提取图像,并在暗室中使用放大、缩小、反转等手段,通过多种印刷技术例如栅格化等方式进行处理,制作出转换了原有意义的甚至近乎抽象的图像,以此来质疑摄影作为准确的纪录媒介的设定。她还经常采用文本与图像相结合的形式,对图像和文本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构和更新。她称这类作品为“摄影作品”,以此将它们与照片区分开来。
克莱因青年时代就读于科隆国际设计学院,从1978年开始从事“摄影作品”创作,但早在1972年她就开始了文本创作,她自己的文本主题及后来在作品中使用的其他文本资料,证明了她对文学、美学的广泛思考。她以零散而隐秘的方式将这些不同来源的文字整合到她的“文字绘画”中,例如作于1980年的《心碎》系列。这一由摄影与绘画混合拼贴而成的系列作品,涉及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影和摄影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她将男性偷窥视角下的女性形象与摘录自文学家阿诺·施密特创作于1970年的作品《泽特尔的梦想》中的文字组合在一起,这种大众审美与一个基于梦想的“新散文模式”的文本片段的“链接”,创建了一种新的“上下文关系”,揭示了新的含义。事实上,克莱因利用男性“凝视”下的女性形象,探讨的是身份政治问题。
克莱因的“摄影作品”多以历史与记忆及人类悲剧性命运为主题,例如在作于1988年的《失败/恩斯特·托勒》中,克莱因把德国犹太共产主义剧作家恩斯特·托勒的视觉信息拼凑在一起,组成大型蒙太奇图像,使人联想起变得模糊不清的历史,通过图片与文字组合,唤起人们对已被淡化的历史的记忆。在第三帝国时期,托勒被纳粹政府驱逐而流亡美国,1939年,在得知自己的兄弟和妹妹已被送往集中营后,他在美国自杀身亡。在这件作品中,克莱因将自己在大众传媒中发现的有关图像选取出来,通过放大等技术,将托勒的面貌分解成黑白相间的形状,并与背景的建筑空间和照片的整体颗粒状结构融合在一起,从而破坏了原有图像的连贯性。事实上,克莱因是以类似于西格玛·波尔克的方式,探索摄影的主观维度。同时,她在照片蒙太奇中融进了作为审美和语言要素的文本。她把托勒照片下方黑框中印出的文字重叠起来,营造出幻影重重的氛围,而右侧突出的Scheitern(失败)一词也与托勒的死亡有关。克莱恩通过模糊托勒的面目特征而将关注点集中在对其身份的追溯上,开启了一场关于记忆如何模糊创伤事件的对话。
克莱因作于1989~1993年的 “白色绘画”系列致力于形式语言探讨,在视觉上已接近可见性极限。文本的形式和字体仍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在《一个无记忆的人的回忆》中,“记忆”随两行文本的重叠而消失,叠加、模糊和强调可以理解为思想和感知、记忆和遗忘、压抑与潜意识的两相对应。忽隐忽现的“一个无记忆的人的回忆”这一反常的短语,暗示了在历史与现实中,如何使看不见的东西可见及如何显示无法显示的内容。
20世纪90年代初,克莱因开始创作大型霓虹灯装置和镜像装置,霓虹灯管、玻璃和镜子影射着脆弱的人际关系及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装置中的镜子要么被枪击要么被砸碎,意味着周围反映到镜子中的物像只能是零散、扭曲的,就像现实一样。在艺术观念上,这仍是克莱因对准确性的质疑的一种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