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信芳《投军别窑》《打渔杀家》的京剧片段以写意的艺术形式贯穿整部影片的过程中,过去的黑白照片、珍贵的影像资料、现实的采访片段和为数不多的情景再现,拼接成了周采芹的整个人生。
90分钟,83年,一世传奇。
■ 钟玲
由陈苗执导的传记类艺术电影《上海的女儿》公映已两周有余,尽管这部电影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和上海国际电影节都曾备受关注,但排片仍少到惊人,上映至今,仅仅只有26万元的票房成绩。而我非看不可,是因为影片的女主人公周采芹年轻时的一张美照,让我对这部电影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极不容易的寻到一场,放映厅里空荡荡的,包场的“错觉”得以让我一个人安安静静地沉浸在这个传奇女星的跌宕人生里。银幕上黑白与炫彩的光影交错,跟随着她的命运起伏,我心中满是欢喜,也满是钦佩。这是一部能让人忘却讨论电影质素和意蕴的作品,周采芹自己的个人魅力,已足够让人兀自沉迷——是的,无论是那个年轻时美得具有“攻击性”的独自闯荡英伦的少女,还是如今阅尽沧桑仍拥有凌厉眼神已皱纹深深的83岁老妇。
缘起,皆因戏,人生亦然。
影片源自周采芹的自传《上海的女儿》,在各种纷乱的元素与舒缓的音乐中,这部纪录片以第一人称讲述的方式顺序呈现她的人生经历。镜头前,她谈笑风生,中文与英文并用,一时捧腹大笑,一时又泪眼蒙眬。她的故事里,似乎总离不开父亲母亲,但若不提起,也并不影响她自己的传奇。或许是,人生总有来处,影片也未能免俗地从她命运的伊始展开序幕。
周采芹是京剧大师周信芳与上海名媛裘丽琳的女儿,是一个在巡演戏箱里出生的“娃娃”,她与舞台的“纠缠”自出生便已注定。注定了以演戏为职业,注定了几番“逃离”又几番回归。父亲给了她演戏的天赋,而母亲则给了她独立自主的灵魂。
从上海到香港,到伦敦,再到美国,14岁离家的周采芹,从未受过家庭的牵绊,那是因为她有一个极具抗争意识和思想开化的母亲。她的母亲裘丽琳,出身上海名门,为追求爱情,不肯接受父辈为之定下的婚约,她打破世俗的观念,离家出走与自己的家庭抗争,并登报公告捍卫她作为成年人的人生自由和合法权益。婚后,这位开明的母亲又将子女全部送到外国求学,任他们自己决定自己的未来。
周采芹和她的兄弟姐妹,皆是年少时便去海外求学,一个人独自面对世间风雨。或是因此,周采芹养成了极为独立的性格,而在母亲的身体力行之下,她的一生也都在以独立与自由为人生哲学。在那些来自20世纪50年代的黑白照片中,你能看到的便是一个女孩儿从灵魂里流露出的强大自信,她的身躯从来不是柔弱的,她的目光也从来不是温和的……
求学不易,要在西方的演艺世界打出自己的一片天更不容易。但,周采芹做到了。
这个来自上海,有着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女性,让我们看到了她在海外不平凡的奋斗史:她是首位华裔“007女郎”;她是首位被提名英国最佳电视演员的中国演员;她是第一个到中央戏剧学院执教的“海外专家”;她是英国皇家戏剧学院的首位华裔学生,亦是这个学校的首位华裔院士;她也是首位在伦敦和纽约两地先后领衔主演舞台剧的亚洲演员……
当然,没有人的人生可以永远顺遂。她也不例外。
她经历了人生的低谷:投资房产,血本无归;第一次婚姻为了学习放弃了,第二段婚姻又无疾而终。她失落过,自杀过,也住过精神病院。但一日忽然清醒,她还认得镜子中的那个自己——我是在伦敦以《苏丝黄的世界》走红的中国演员,我是第一个在英国出版中英文唱片的中国歌手……艺术,一直存在自己的生命里。
而后,她到了美国,一切重来。做过弟弟餐馆的领班,做过保险公司的打字员,做过哈佛大学的图书馆档案管理员,她忘却前尘,像普通人那样生活,这一切直至她回归演艺界而彻底结束。在回忆、叙述、旁白以及不停的插叙中,她人生中的三次崛起与每一次短暂的失落也一一浮现——第一次,23岁的她出演舞台剧《苏丝黄的世界》轰动伦敦;第二次,57岁在电影《喜福会》里等到了林多这个角色,成为闯荡西方主流影视剧和百老汇的亚裔女演员们的“教母”;第三次, 75岁时在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饰演贾母,这是她第一次用母语演绎角色,还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中国经典文学名著里的人物。之后的这些年,她又在好莱坞参演了各种不同题材的作品。
没有强大的内心,很难走出困境。但在周采芹的世界,那一闪而过的哀伤,敌不过她的人生信仰以及对戏剧的执着。所以,她几经波折,仍站在舞台之上。她说自己最自豪的,是让人们看到一个真实的东方女性形象。她从不低眉顺目,那是渗透在骨骼里的,哪怕是现在,在她刻满皱纹的脸上,眉宇之间也只有干练、果断、坚韧。
影片的结尾处,是一段光影交错的写意片段:灯光渐暗,追光乍起,她站起身来缓缓地走向舞台,与浓墨重彩的“父亲”交汇。17岁,即与父亲永别,却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回归”。那一刻,没有泪,可我似乎能懂,在多年的兜兜转转中,她寻找的,既是舞台,也是家国。
在周信芳《投军别窑》《打渔杀家》的京剧片段以写意的艺术形式贯穿整部影片的过程中,过去的黑白照片、珍贵的影像资料、现实的采访片段和为数不多的情景再现,拼接成了周采芹的整个人生。
90分钟,浓缩了她的83年。
其实,影片碎片化的处理我并不喜欢,她色彩斑斓的人生,在风云变幻的时代跨度中显得举重若轻。幸好,前后经历6年的采访和拍摄,走访她20多位亲朋好友和专家,这让她的生平在影片里表现得足够丰富,于是,在她的跌宕人生里,人们既能窥见不同时代的真实,也能感受那种分割不开的儿女情长。
而三种不同影像的交织,让影片既表达了时代和命运的深刻主题,也将现代表演和传统艺术相融合,还原了一个真实、强大的周采芹,那是一个,光辉岁月与低潮时刻都无法改变的独立与自由的灵魂。从豆蔻英年到年老体迈,她就这样美了一辈子,奋斗了一辈子,那并不高大的身体里,所蕴藏的能量却能够轻易让人折服——她好像从未被束缚过,爱情不能,婚姻不能,金钱不能……
“安娜·卡列尼娜和居里夫人,我选择扮演后者,因为,我喜欢听到掌声。”
影片中,周采芹说过很多很多, 唯有这句一直在我耳边回荡。潮涨潮落,浮浮沉沉,80多岁的她还在坚持于好莱坞继续自己的演艺生涯,这个为戏剧而生的女人,用一生书写的都是: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