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9/6/20190628dee4402d6d0442edacb80ddcdda51f2c.jpg
在这张茶桌上,刘西玲不知道为来店里买酒的客人讲了多少关于涪陵的故事。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许真学 文/摄■ 王祥 涪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9-06/28/061133.html

等待处理…

讲好涪陵故事,创造爱与事业双赢

卖酒女老板:“不务正业”讲故事

2019/6/28

在这张茶桌上,刘西玲不知道为来店里买酒的客人讲了多少关于涪陵的故事。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许真学 文/摄

■ 王祥

涪陵区紧邻重庆主城,位于长江、乌江交汇处,因乌江古称涪水、古代巴国王陵多在此而得名。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当年的小城涪陵积淀起了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也成了百万涪陵人的文化根基。

谁不说俺家乡好,讲好“中国故事”首先就要讲好家乡故事。近几年来,在涪陵城里,有一位年近五旬的女商人刘西玲“不务正业”,一边卖酒,一边通过各种方式讲述家乡涪陵的故事;甚至,她还在店里腾出近一半的空间,搭建起舞台讲述家乡故事。近日,跟随涪陵区妇联主席何静秋,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见到了这位爱上讲“涪陵故事”的女性。

生于斯长于斯 她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

刚见到刘西玲,她正在店门口指挥工人干活——工人搭着梯子在修改门头,店内右侧,LED屏与音箱正在加紧调试安装。整个店里,电钻声、敲打声此起彼伏。刘西玲介绍说,不久,这里就会焕然一新,呈现出一个讲述涪陵故事的崭新舞台。

刘西玲是土生土长的涪陵人,小学毕业后便跟着父亲一起做小生意。当时的涪陵城只有中山路一条街,由于要收账发货,刘西玲便每日来回穿梭于中山路上,渐渐地,她对城里的布局异常熟悉起来,哪里有家什么店,哪里有棵什么树,她都了如指掌。对家乡的深深热爱,在此时便埋下了种子。

在涪陵区珍溪镇河边,有一条三公里左右的大坝,走过长长的大坝,就能来到场镇——赶场的地方。小时候,刘西玲经常来这里赶场卖布鞋,为了赶场时能占到一个好位置,她常常早上5点多就起床,然后坐一个多小时的船来到大坝,下船时往往天还没亮。

回忆起那段在大坝上负重前行的日子,刘西玲感慨万千。“对于大坝,我是又喜又忧,喜的是走过大坝就能进场卖鞋,就能赚到钱;忧的是,要走完长长的大坝,对当时的我来说是一种考验。”别人半个小时就能走完的大坝,个子矮小、身背五六十斤布鞋的刘西玲,往往要花五六十分钟才能走完。

“有时候背着布鞋在路边休息,起身的时候就比较吃力,这时候常常会有好心人给我搭一把力。”乡亲们虽只是简单地搭一把力,但在刘西玲的眼里,这却赋予了她继续走下去的动力。

如今,当年搭一把力的乡亲已不知在涪陵的哪个角落,刘西玲无法找到他们表示感谢,她说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讲好大坝上的故事,讲好涪陵故事,让更多人热爱涪陵、热爱家乡。

受家乡文化感染 她开始扶贫济弱

这些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刘西玲对家乡的挚爱之情愈发浓厚。一次偶然机会,她在整理涪陵故事中,得知了一位古代涪陵女企业家的故事,这更让她坚定了讲好涪陵故事的决心,这位女企业家就是战国时代大工商业主巴寡妇清。

巴寡妇清是战国时巴国人,生于重庆长寿,后嫁到涪陵。丈夫死后,她守着家族企业,凭借雄厚财力,在战乱年代保卫了一方平安。不仅如此,据史料记载,在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巴寡妇清捐钱捐物,为民族统一做出了贡献。秦始皇为表彰其做出的贡献,在现在的涪陵区义和镇为她修筑了怀清台。

巴寡妇清忠贞爱国、乐善好施的故事深深影响到了刘西玲。当年,刘西玲的瑞玲祥公司虽尚在起步阶段,她决定每卖出一瓶酒,向当地公益组织捐一块钱。这一决定一直延续到今天,已持续了好几年。

生意一步步有起色的同时,刘西玲的公益之路也越走越宽。她结合自己公司经营情况,在残疾人联合会的帮助下,为当地聋哑残疾人设立“无声小店”,采用分销的模式来销售公司的酒,这既延伸了公司的销售渠道,也切实帮扶到当地不少残疾人,让他们能够就业创业。

刘西玲说,自己虽成不了巴寡妇清那样伟大的女企业家,但她希望可以从优秀的家乡文化里汲取力量,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爱与事业的双赢,把涪陵故事传承下去。

饮水思源 她不遗余力传承家乡文化

今年世界读书日期间,瑞玲祥公司曾联合涪陵区网信办、区妇联和巴渝都市报社,举办了一场读书会,邀请诵读爱好者讲述家乡故事、诵读经典名篇。谈起举办读书会的缘由,刘西玲说,人要饮水思源,我从小喝着长江水长大,沐浴着涪陵文化一步步走到今天,如今讲述涪陵故事,就是想让更多人热爱家乡、热爱涪陵,从而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其实这些年来,在传承家乡文化的路上,刘西玲的脚步一直没有停下,并逐步建立起了集报纸、网络、实物于一体的传承体系。

报纸端,2017年,刘西玲与当地报纸《巴渝都市报》合作,在报纸上开设专栏,专门讲述涪陵故事。网络端,刘西玲利用公司微信公众号,每隔一两周就推出一期涪陵故事。记者发现,公众号上讲述涪陵故事的文章约占总文章数的一半。实物上,刘西玲在所售酒的酒瓶上都印了二维码,顾客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能读到涪陵故事,品味原汁原味的涪陵文化。

如今,店内舞台即将搭建完工,刘西玲传承家乡文化的体系里又将增加重要的一环,对此,她充满了期待。刘西玲告诉记者,未来,计划组织孩子们来讲述涪陵故事,让涪陵的下一代从小了解家乡文化;她也正在与区妇联商量,未来把这里打造成“妇女微家”,让妇女姐妹们也能从涪陵文化中汲取力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幅由女儿书写的字,刘西玲一直挂在店里,以便时刻提醒自己在商业上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牢记自己身上的社会责任——传承家乡文化,讲述涪陵故事。

记者手记

卖酒的老板却不遗余力地讲故事,从表面来看,这似乎有些“不务正业”。但究其根本,这是随着年龄与社会阅历的增长,企业家自然而然迸发出的社会责任的体现。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新时代,像刘西玲这样社会责任意识觉醒的女企业家会越来越多,她们对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的“两手抓”,将会为整个国家的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提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篇:余丽娟:成地产行业最年轻女总裁
下篇:科创板还处于“试验田”阶段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