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统计,我国在校小学生人数近1亿,需要托管服务的不在少数,寒暑假儿童“看护难”问题需要破解。公共托管服务体系建设是当前亟待回应的公共议题,也是政府需要担当的公共责任。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评论员 莫兰
寒暑假是孩子们最轻松开心的时刻,可是对那些家里老人照看不了孩子,又不能休假的双职工父母来说,放假把孩子放哪儿真让人头疼。24日,共青团武汉市委宣布,“2019年武汉市青少年暑假社区托管项目”即将开始,171个青少年暑假社区托管室提供免费服务,超过1.2万场公益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参与,并为托管的孩子统一购买集体保险。这一雪中送炭的举措,为当地众多小学生、家长解除了后顾之忧。
事实上,托管难、托管贵一直是困扰家长们的难点问题。在托管选择上,信任度最高的有三种:其一,是政府主导的公益托管班,不用花钱又有安全保障,活动丰富有益,自然是首选,但这在很多城市尚属空白,一些城市虽有零星试点,但终未成规模。其二,是大型企事业单位主办的托管班,因为有单位“背书”,也是优选项,却一般只招收职工子女。其三,是由工会等社会组织办的托管班,质优价廉,可毕竟是稀缺资源,不是想进就能进。
除了这三者之外,剩下的只有市场化的社会托管班。然而,机构资质、托管能力、环境条件、师资力量等必备条件良莠不齐,安全、消防、食品等方面存在隐患,而且大多无法提供长期托管服务,这些问题都令家长担忧。最尴尬的是,工商经营范围内并没有“托管”这一项,工商部门面临无法可依的困境,一旦遇到相关投诉,只能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处理纠纷。
据统计,我国在校小学生人数近1亿,需要托管服务的不在少数,寒暑假儿童“看护难”问题需要破解。公共托管服务体系建设是当前亟待回应的公共议题,也是政府需要担当的公共责任。各个城市不妨借鉴武汉的成功经验,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托管服务工作机制,同时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加强监管力度,规范托管行业的发展。
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应是决策者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要以儿童的健康、幸福和尊严为上,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实现儿童的权益。大到儿童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小到假期有地方可去,莫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