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9/6/2019061715146bfa500541ccb7dc4697f255dce3.jpg
阅读提示 在经典设计史表述中,女性总是以消费者的角色出现。英国设计史学家彭妮·斯帕克的《唯有粉红:审美品位的性别政治学》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9-06/18/060758.html

等待处理…

从女性立场阐述设计史

——兼评《唯有粉红:审美品位的性别政治学》

2019/6/17

阅读提示

在经典设计史表述中,女性总是以消费者的角色出现。英国设计史学家彭妮·斯帕克的《唯有粉红:审美品位的性别政治学》一书对此进行了批评。彭妮·斯帕克系统阐明了其基于女性立场理解设计的全新视角,该书在研究方法上呈现出深度交叉特点。本文作者认为,女性主义的视角是开展中国设计批评的切入点也是极具可行性的渠道。

■ 滕晓铂

从世界范围看,以女性主义方法介入设计理论研究和设计批评已经不是一个崭新话题。在经典设计史的表述中,女性总是以消费者的角色出现。虽然经典设计学研究领域中也有针对女性的研究内容,但那也仅仅是把女性作为设计产品的使用者而非创造者展开的。近年来,西方学术研究成果在中国的不断译介,为国内女性主义设计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学术视野和方法依据。如谢里尔·巴克利的《父权制的产物:一种关于妇女和设计的女性主义分析》;朱迪·阿特菲尔德的《形式(女性)追随功能(男性):设计的女性主义批判》;爱德华·卡朋特的《陈述:女性设计》和希拉·德·布瑞特威利的《一个女设计师的设计观》等,都是女性主义设计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成为国内学者了解该学科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重要借鉴。

从女性立场出发理解设计

英国设计史学家彭妮·斯帕克又一力作《唯有粉红:审美品位的性别政治学》(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8年11月版)近期推出中文版,这是从女性主义视角进行设计史和设计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经典成果,其研究方法对于中国设计史研究是一种具有深度和可行性的借鉴范式。

该书首版于1995年,此次中文版据2010年修订版译出。该书的研究成果凸显了跨学科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彭妮·斯帕克借鉴了许多利用性别研究方法在各领域取得成果的学者的著作,比如文学史学家艾莉森·赖特关于女性“保守现代主义”的论点,以及社会学家珍妮特·沃尔夫关于女性与英国中产阶级郊区化现象的观点。这是设计史研究在方法上的重要进步,与性别有关的某些历史和理论问题已经跨越了传统上划定的学科界限。

与其以往的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不同,彭妮·斯帕克对自己之前的设计理论进行反思,并且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自己基于女性立场对设计进行理解的全新视角,同时也反映了当下国际设计理论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性话题。该书体现出设计学理论研究领域学术视野的开阔性,并在研究方法上呈现出深度交叉特点。该书的译介代表着国内首次对女性主义设计学研究经典著作的引进,具有重要的前沿价值和现实意义。

重视女性文化及家庭私密空间的设计

在经典设计史的叙事文本中,设计史研究多以男性为主导,像包豪斯和现代主义设计中有关公众空间的主题会被强化,而女性文化以及和家庭私密空间有关的设计则被忽视。彭妮·斯帕克的研究发现,女性设计师处于被忽视的位置,很大程度上缘于在现代社会中,女性常常被作为消费者而非创造者看待。在《唯有粉红:审美品位的性别政治学》一书中,彭妮·斯帕克讨论了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这段历史时期内,女性对现代性的不同体验,以及女性文化是如何通过家庭技能传承的。作者希望以全新的视角揭示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时期的英美物质文化,对现代设计史的发展进行了重新的分析和阐释。

该书涉及的物质文化范围很广,与经典设计史的研究范畴不同,表达了对于19世纪~20世纪英美家居设计领域的关注。在书中,斯帕克论证了20世纪的现代主义设计具有强烈的男性气质,其所主张的民主、平等的社会愿景和大批量生产的、简洁实用的设计哲学并没有得到完美的实现,正是因为过于强调阳刚气质而忽视女性文化——强调生产而忽视消费,强调样式而忽视审美,强调公共领域而忽视个人领域——现代主义设计是一个高度性别化的项目,其本质是有缺陷的,因而注定无法适应今天我们这个多元化的后现代社会。通过对家庭生活、女性消费、家务劳动,以及现代主义设计和文化理论的研究,斯帕克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探寻现代主义物质文化史的新视野。

女性主义视角:开展中国设计批评的可能切入点

设计批评一直是中国设计理论界的热点和纠结的课题。虽然近年来国内出版的设计理论类和设计批评类的专著和教材不在少数,但相对于世界范围内的学术研究来讲,中国的设计批评尚处于一个起始阶段,一个语境建构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几乎所有从事该项研究的学者都在想方设法为适合中国的“设计批评”提供一个合理的范式,而中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和艺术领域的评价体系似乎一直让“设计批评”停留在一个框架构建的阶段,许多具有实质意义的设计批评问题一经展开,便会遭到多方力量的制约。

虽然少数人在一直坚持设计批评的深入开展,但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的是,有些并不属于学术讨论本身引发的问题竟成为了学术研究的主要障碍。目前国内的美术评论领域所盛行的那种虚无缥缈式的评论方法并未给设计批评带来更多的营养,反倒助长了其回避矛盾的不良习气。设计不同于美术,它最不能回避的矛盾就是市场和消费者的批评,艺术家尚且可以对作品敝帚自珍,但不受欢迎的设计在生活中便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如何展开中国的设计批评?女性主义视角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极具可行性的渠道。女性主义是设计批评无法回避的话题,也是对设计实践有直接干预性的话题。女性主义设计批评的力量已经在西方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显现:从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到影视和多媒体广告设计……这些实践领域对于女性主义设计批评的态度几乎无一不是从忽视、抵触,到重视甚至是有些讨好的转变。随着女性自我意识的崛起,女性主义设计批评在中国也必将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设计理论研究与设计批评的女性主义视角在中国已经出现,希望她能够从现在的“小众”方式发展成被所有相关领域的学者都重视的一个研究方向。

(作者为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

上篇:苏珊娜·瓦拉东:她 不是女画家,是画家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