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9/5/20190529607b6fefbcb34f84802cbfc01cc00d3b.jpg
■ 舟子 由陈可辛导演的电影《中国女排》近日传出最新消息,巩俐确定将出演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这一角色。此前也有消息称,演员关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9-05/30/060204.html

等待处理…

巩俐演郎平,行吗?

2019/5/29

■ 舟子

由陈可辛导演的电影《中国女排》近日传出最新消息,巩俐确定将出演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这一角色。此前也有消息称,演员关晓彤有可能将出演惠若琪。《中国女排》已经于4月在福建漳州女排训练基地正式开机,导演陈可辛在启动仪式上透露,电影时间跨度长达40年,以几代中国女排真实故事为背景,讲述她们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热血故事。为了保证运动场景的专业性和可看性,此次选角会采用大量的真实球员参演。

巩俐演郎平,行吗?有网友担心:巩俐要出演郎平?关晓彤有可能出演惠若琪?这阵容能接受吗?也有网友表示期待和鼓掌。

第一时间看到此消息时,我也吃了一惊:毕竟目测之下,巩俐和郎平如此“判若两人”,更主要的是都很知名,都有鲜明的“既定”印象刻在人们的脑海中。如果是一个不那么熟知的演员来演郎平,感觉不会这么不搭吧:因为不熟悉,还可以留有想象空间,把那白纸一张的空白表演者的形象往郎平那边去想,然后越想越像。可是,巩俐,她太“约定俗成”了,她塑造了那么多的角色,不少都在我脑海里栩栩如生。她是她们,但目前,她很难是郎平呀。可是,消息既然已经确定了,退一步海阔天空,我又想:既然巩俐可以是她们,她怎么就不能是郎平呢?以前的她们中有的角色,不也本来离她十万八千里吗?可她不也把她演成了她们,比如《秋菊打官司》里的秋菊,《唐伯虎点秋香》里的秋香……巩俐演秋菊时,我不也是有点意外吗?可是,看过之后,我觉得那就是秋菊本尊无疑了。秋香,我也以为巩俐那么“庄严”的人怎么能演那么“疯癫”的“周星星”式的喜剧呢?可是,一看还真是手不释“眼”,一鼓作气“笑”到底了,同时有了一个新的认知:原来端庄霸气的山东姑娘也可以这么谐星似地笑死人不偿命的。

有的演员演谁都是在演自己,有的则演谁就像谁。前者中的知名演员也不乏拥趸者,但我欣赏的是后者。如果演谁都是在演自己,那还要演员干吗?演员的工作是为了塑造表现角色,不是为了挥之不去的自我流连。话虽这么说,认识也是如此明晰,但当事情真的来临时,我还是会有点懵,比如,当张国荣主演的《红色恋人》来临时,我大感思维跟不上。看过电影后,却信服了:红色恋人就是他,他就是红色恋人。也许,“演技派”就是这样的吧:演谁像谁,演谁是谁。这就是实力。而巩俐是具有这样实力的人,她出演的电影角色“十人十面”,各有千秋,各自鲜明。

最初觉得巩俐演郎平不搭后,我就想:那谁来演郎平合适呢?想来想去,觉得有网友说得对:何不让郎平出演郎平,惠若琪出演惠若琪。可是又如网友所言:这样一来,这部电影不就成了纪录片了吗?现在要拍的是一部电影啊。电影作为文艺作品,应该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电影中的郎平应该似郎平而又不是郎平的呀。

从电影《中国女排》开拍引发的热议可见,中国女排在大众心中的人气依然居高不下,而且人们很期待郎平及其女排姑娘在影像中与大家再次相见。女排精神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传承,已经成为民族和国家集体记忆的一部分。“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文艺作品是情感的表达和承载,激励了几代人的女排精神需要这样的表达与承载,这是对女排成长历程的纪录,也是国家崛起历程的一个局部与微观剪影,是为存证。

想当年少时看日本电视连续剧《排球女将》,有过多少感与动:为其中的队友、人情所感,为其中的拼搏精神所动,为其中的“流星赶月”“晴空霹雳”所炫目,以至于多年以后,还能记得那些炫目招式的名称和那个早逝的“海归”天才少女尤佳……后来,我们有了中国女排,她们给予我们的激励与奋进丝毫不亚于那部电视剧,以至于,长久以来,我有一个隐秘的不满足与联想:为什么没有我们的《排球女将》呢?什么时候会有呢?郎平和她的队友、队员们不是有那么多的粉丝吗?谁能满足一下粉丝们的心愿呢?

现在有陈可辛挺身而出担此“大任”了。我无比喜欢陈可辛导演的《甜蜜蜜》,非常喜欢他导演的《武侠》。有这两个“喜欢”保底,他再拍什么我都是倾向于支持和赞成的,更何况是拍我们的“万人迷”——中国女排。不过,天下没有简单的好事。拍《中国女排》是荣誉也是“大任”,要拍得理想殊非易事。中国女排深受爱戴,《中国女排》能否让观众爱戴?不容易。导演、演员和制作方等如何通过努力拼搏、团结协作,完成一部能够深孚众望的电影《中国女排》,我们作为中国女排的迷妹迷姐、迷弟迷哥们都很期待。陈导、“巩皇”,别让人失望哈!

上篇:常沙娜:“花开敦煌,我一辈子的事业”
下篇:《1000天阅读效应》:开启幼儿阅读之窗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