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韵曦
近年来,《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等大型文化节目的热播,不仅唤醒了国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追随,也让蒙曼走进了观众的精神世界。
首次当选妇女代表并参加中国妇女十二大,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难耐激动的心情。她以一句秋瑾的诗词抒怀:“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她说:“女性同男性一样,是社会上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并且不乏英雄豪杰。把这样一股力量更好地凝聚动员起来,中华民族必将无往不胜。”
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直接相通
前不久,蒙曼再次回归她成名的《百家讲坛》,担任《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的经典释义人。提起节目中总书记对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的诸多论述,以及总书记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要求,蒙曼也有基于自身的理解。
“家风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抓手,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家庭。”在中国的传统认识中,有“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也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蒙曼看来,这些认识都把家庭作为人生成长中非常关键的一环,“所以总书记重视家风建设,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倡导家庭道德,都基于传统文化的事实。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特性,也是优势。”
同时,“家庭是我们每个人成长中的加油站和助力器,也是我们遭受挫折时最重要的心灵港湾。从这两个角度来理解家庭,对现代人来说太重要了。做好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也是应对世界变化的良方。”
在蒙曼以往的论述中,不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相通性,“比如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而在我们古代有着深远的民本思想传统。再如现在我们讲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而《礼记》有‘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我们的传统文化不是过时的文化,恰恰具有非常强大的时代、地域的超越性,能够跟现在的精神追求直接相通。”
蒙曼建议,如果将这些传统文化精髓梳理集纳、广泛推广,将会与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相得益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会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它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源头活水。”
文化传播者是一个让人快乐的身份
莎士比亚曾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何能将悠久而深奥的中国历史讲得既见解独到,又能得到观众的广泛认可?蒙曼说,她并没有什么诀窍,只是遵循了节目编导一句简单的建议——心里想着人就行。
“这句简单的话语传达出了实在的道理。”回头思考,蒙曼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中国文化推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感觉,讲课也是一样。“多想想观众想知道什么,如何表达能让听众更容易接受,不具有侵犯性和攻击性,这样就能达到一种相对温和的传播效果,也希望这样给人内心留下的影响会更加持久。”蒙曼说道。
随着“文化传播者”这个身份的广为人知,蒙曼深感“这是一个特别让人快乐的身份。”“诗词大会激活了中国人的诗心,我为之所付出的也就得到了应有的回报。”特别是看到现在百姓生活越来越有文化味儿,她深感与有荣焉,“过去到了哪个节气,人们想到的往往只有民风民俗和节令食物,而现在大家会找一首诗来表达心境。这样一些新民俗的出现,意味着国人有了更多文化传承和文化追求。这是让我内心非常高兴的一件事”。
愿为妇女和家庭建设做贡献
如今,蒙曼又多了一重身份。
2017年,她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并出现在首场“党代表通道”上接受媒体采访。最近,她又作为工会十七大代表,在参与小组讨论时妙语连珠地解读“工匠精神”这一新时代热词。很快,她又出现在中国妇女十二大的盛会上,贡献巾帼智慧。
“我一直讲,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中国的知识分子是有自己的精神传承和精神担当的,我们特别想为国家尽一份力,这也是知识分子深深怀揣的家国情怀。”她说。
蒙曼坚定地说:“我不仅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不仅是一名传统儒家文化熏陶出来的知识分子,也是具有党性修养的人。如果党和国家需要我,我义不容辞。”
作为中国妇女十二大代表,蒙曼对两个话题特别关注:女性的就业发展问题和教育问题。在高校工作时,她发现很多女大学生的就业受到冲击,“生育政策的调整从顶层来说对国家具有积极意义,是件好事,希望能在这样的背景和现实下,更好地解决女大学生的职业进入和提升问题,让她们享有真正的获得感。”
同时,鉴于女性教育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联系,她希望能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纽带,为妇女和家庭建设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