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8/4/20180404e3ebaed39c43426e93106c386b98aed2.jpg
“80后”女车工赵晶 (新华社记者 彭源/摄) ■ 新华社记者 刘懿德 镗孔刀、螺纹刀、切槽刀……她能够熟练使用的刀具多达十几种;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8-04/04/047806.html

等待处理…

“女刀客”赵晶

2018/4/4

“80后”女车工赵晶 (新华社记者 彭源/摄)

■ 新华社记者 刘懿德

镗孔刀、螺纹刀、切槽刀……她能够熟练使用的刀具多达十几种;0.1毫米、0.01毫米、0.002毫米……她操作的数控机床,最大加工精度能达到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三十分之一;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技术能手、中国兵器集团关键技能带头人……她用自己奋斗的青春赢得了无数光环,却依然低调谦虚。她是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以下简称“一机集团四分公司”)数控车工赵晶。

走进位于包头市的一机集团四分公司小件加工车间,一台台机床前,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机器,打磨出各式各样的零件。这些零件最终将组装成主战坦克,成为国之重器。

2003年,刚满20岁的赵晶来到这里工作。从做学徒开始,她凭着顽强的钻研作风、不懈的奋斗精神,在岗位上创造了一个个成绩,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再小的一个零件,最终也会成为战车的一部分。每加工一个零件,都是在为国防事业作贡献。”

有了这份责任心,赵晶总是在追求“更好”。“有时产品允许有20%的废品率,我就想着能不能做到100%合格。”

2006年至2008年,赵晶连续多次参加自治区级、国家级数控大赛并名列前茅,成为数控车床界少有的著名“女刀客”。

随着声名鹊起,赵晶接的难活儿越来越多。一次车间接到任务,要加工一批铜套,最大加工精度0.013毫米,而当时车床的加工精度仅为0.03毫米。

要求高、难度大,没人愿意接单,难题最终落到赵晶身上。接到任务绝不推脱,为确保精度,她反复揣摩,一次次试制,一遍遍研究产品参数、琢磨加工方法,最终成功消除了加工中的不稳定因素,使产品合格率达到100%。

2013年,自治区级“赵晶技能大师工作室”申报成立;2017年,国家级“赵晶数控大师工作室”成功获评。

获得“大师”称号的赵晶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人到什么时候都得奋斗。技术工种更是这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以赵晶名字命名的大师工作室成立之后,她就一直带领团队成员承担起攻坚克难、革新技术的重任。

赵晶最满意的技术创新项目是“螺纹钢套提质增效”。日常作业中,螺纹钢套的加工量很大,但一直沿用的工艺加工精度差、废品率高,且每个零件的加工时间长达65分钟。

为了攻克这个难题,赵晶尝试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并专门编写加工程序。“我利用下班时间,在家把程序一段段写在纸上,第二天上机操作,然后修改完善。”一个模块接着一个模块,赵晶编写的程序最后达到三四万字节的容量。那段时间,赵晶家里满是写满程序代码的草纸。

赵晶的心思没有白费。经她改进后的螺纹钢套生产工艺一次即可加工成型,用时仅为5分钟,废品率也比以往降低了30%。

仅2017年以来,赵晶带领大师工作室团队成员就完成了近30项技术革新,革新后的生产工艺效率最高提升20倍。

上篇:刘文利——学校性教育破冰者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