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袁鹏
“那年,马县长和镇里的领导把他们自己的钱交到我手里时,我激动得哭了。我只是一个普通女人,却得到那么多的帮助!”回忆往事,杨英童激动地对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说。
今年30多岁的杨英童,是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兴隆镇下庙村的养殖户,她提到的马县长,是全国妇联原挂职西和县负责帮扶工作的副县长马菁。
2016年上半年,杨英童的养殖场遇到资金困难,马菁和镇上的领导相继拿出自己的积蓄交给杨英童,帮助她解了燃眉之急。
杨英童中学毕业后做过餐馆服务员,在工厂打过工。2011年,她和丈夫在家里搞起了养殖,可就在这一年,她丈夫因病去世。当时,他们的两个孩子,大的5岁,小的才3岁,家里还有年迈多病的公婆。突如其来的变故几乎击垮了杨英童,但在床上整整躺了10天后,她又开始在自家的养猪场里忙起来。“养猪是我和丈夫做过的唯一的大事,我一定要继续把它做下去!”杨英童对记者说。
为了方便照顾孩子,杨英童让公婆住在老屋里,自己索性带着孩子住在猪场的一间石棉瓦盖的简易小屋里。那些日子,杨英童每天起早贪黑,粉碎饲料、喂猪、清理圈舍等等,一个人承担下了猪场所有的活儿。尽管非常苦,但杨英童坚持了下来。
西和县精准扶贫行动启动后,杨英童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了一定的扶持,但由于缺乏资金等原因,她家的养殖一直没有很大起色。“那时候我一天只知道养猪,也不知道去找什么人帮助,扩大养殖规模。”杨英童说。
2015年,西和县被确定为全国妇联定点帮扶县,杨英童很快进入妇联帮扶干部们的视线。
“全国妇联来的马县长和我们县的妇联主席来考察了我家的养殖场,她们给我出主意、做规划。后来,妇联又给了我一笔资金,支持我扩大养殖规模,还让其他姐妹以入股的方式一起发展养殖。”杨英童说。
2016年,杨英童的养殖业出现了转机。在妇联和妇联干部的帮扶下,杨英童扩建了养殖场。新猪场有1200平方米,可以容纳800头猪。当年2月,杨英童一下添了700头猪崽,形成规模养殖。但问题很快就出现了,700头猪,光一天的饲料就要近3000元。因为前期投资太多,杨英童的手里已没有余钱。看着嗷嗷待食的生猪,她急得快哭了起来。
紧要关头,妇联帮扶干部雪中送炭,再次给了杨英童帮助。“那天,马县长给我送来了2万元钱,她对我说,钱不多,你先用!不够,我们一起再想办法。她还鼓励我说,不管再难,也要坚持下去!”杨英童对记者说。
不久,在多方支持和协调下,贷款资金也到了位,杨英童渡过了一大难关。当年年底,她家700头猪全部出栏,杨英童还清了大部分贷款和债务。2017年春节前,她为投资入股的10位姐妹们发放了第一笔分红。
2017年,以杨英童的养殖专业合作社为首的巧康联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立,杨英童当选为联合社理事长。联合社主要为参与养殖的农户提供养殖技术、销售等方面的帮助,共带动32家农户发展养殖业。与此同时,杨英童的养殖事业也实现了新的跨越。为了增效,她还在县城开设了猪肉经销点。
2017年,杨英童还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心愿,为公公婆婆建起了一栋两层楼的新房。“公公婆婆一辈子没住过好房子,哪怕让他们能住一天新房子也好!”杨英童说。
从当初一个人独自面地生活的挫折,到今天实现自己养殖业的发展,并带动其他姐妹一起增收致富,杨英童完成了自己的人生飞跃。记者眼前的杨英童言谈自信,脸上再也没有了昔日的困惑与伤感。
“作为一个农村女性,英童能吃苦,坚持创业,她身上有一股女性自立自强的精神。”西和县妇联主席刘芳莲这样评价杨英童。
几年发展经历中,杨英童得到了妇联干部们的关心帮助,并与她们结下了深厚友谊。记者到来前不久,她刚送走了一批全国妇联帮扶小分队的干部。 “每次帮扶小分队要离开的时候,我都特别难过。有一次,我和姐妹们去送一位帮扶领导,我抱着她哭得一塌糊涂。在我的心目中,妇联的领导们就像我的姐妹。”杨英童对记者说:“我永远忘不了她们对我的帮助和鼓励,我一定要把我的这份事业做好,否则我对不起所有帮助过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