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薇
“我家几年前安装了上下水,生活污水都是经过净化才排放到湖里的。”从一个年逾八旬的农村老汉口中听到这句话,颇有点惊讶。
不久前,笔者应亚洲开发银行(亚行)邀请,前往安徽巢湖考察巢湖水治理成果。这个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在20世纪90年代因为水质污染严重,被政府定为需要进行环境修复的三大湖之一。虽然近年来加强了对工业污染的防治,但来自城市和非点源(无固定排放地点)的污染,特别是牲畜养殖、农药化肥径流流失以及农村生活废水等造成的污染仍未得到控制。
2012年11月,亚行向当地提供2.5亿美元用于巢湖治理,并支持以经济手段调节利益相关者的生态补偿计划和水污染排放交易机制,以控制普遍存在的农村水污染源,辅之以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厂、“活水工程”“生态护坡”等河道疏通措施。
经过5年的努力,目前巢湖的水质已由Ⅴ类转为Ⅳ(水质提升一级)类,湖区主要污染物指标均有所下降,新建设的巢湖湿地渚清沙白,波光粼粼。
我们通常说,在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过程中要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但在实践中,只有具备了经济效益,民众和企业才有配合治理污染的动力,才能取得社会效应,才能最终全面控制和治理污染源,实现环保目的。
在巢湖边的一个农家乐中,老板娘坦言,她曾经做过收购巢湖水产的生意,如今,她的农家乐月收入相当于过去的年收入,还在不知不觉中为当地经济转型作出了贡献。
环境污染紧随工业革命的步伐,与人类社会已相伴两个多世纪。几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都或多或少地经历了空气污染、水体污染等工业化“并发症”。
纵观全球,发达国家的治污之道,无外乎利用高科技手段化解污染,加之立法严惩排污。而巢湖治理的经验,又让人看到了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手段——从经济效益入手,让人们从环境治理中得到实惠,治污理念自然深入人心。
在环境污染依然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今天,审视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经历会发现,保护环境既要用适当的治理手段“疏”,更要用充分的经济手段“导”,绿色经济才会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