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7/9/m2017091352e0164b2492427dad23a951ff29d772.jpg
政府部门、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都要站在受助者的角度去思考,在活动安排、宣传报道等环节尽量考虑尊重贫困学生和家长的心理,不要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7-09/13/042195.html

等待处理…

让爱心助学授者快乐,受者坦然

2017/9/13

政府部门、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都要站在受助者的角度去思考,在活动安排、宣传报道等环节尽量考虑尊重贫困学生和家长的心理,不要让助学变成他们的另一种心理负担。

必须要纠正助学制度的认知偏差,助学金不是奖学金,要摒弃“精英教育”思想的作祟。

■ 林秀莲

又是一年开学季,仍有少数特殊困境孩子没法如期上学,政府、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都在想方设法帮助他们重返校园。但这其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声音,使爱变成伤害,需要警惕。

公开述贫。有的学校为了表示自身公正,采取公开“述贫”方式,确定学生受助等次和金额,迫使贫困生不得不牺牲隐私、自揭伤疤。有的学生不想“哭穷”,情愿放弃获赠机会;有的学生在“比穷”后放声大哭。这种资助方式极可能让自卑者更加自卑,对学生造成“二次伤害”。

亮相媒体。有的部门和公益组织为了呼吁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爱心助学队伍,往往会对助学情况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还让受助学生面对镜头说些感恩的话。他们大多数人不想曝光自己的隐私,但不说似乎就是不懂感恩,要背负道德评判。有的贫困生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对爱心助学产生了排斥。

父母陪会。有的部门在开展助学活动时,不仅要请贫困学生到场,还要求他们的父母也必须参加。一些贫困家长本身有身体障碍,出行不便,到会场费时费力,十分不便。一般的贫困生都会疼惜父母,也不愿别人看到自己父母穷苦、残障的样子,此等心理,令人心酸。

择优拒差。一些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设置助学条件比较苛刻,比如,受助对象一定要重点大学,成绩差的就拒之门外。有的甚至对外貌也有一定要求,远远背离了扶贫济困的本义,使爱心严重变味。

助非所需。有的留守儿童并不贫困,他只是更需要陪伴和关心;有的贫困生并不缺乏书包铅笔等学习用具,但有的爱心人士仅凭自己的一厢情愿捐助,造成“供”“需”之间严重脱节,浪费了社会资源,成为“无效爱心”。

凡此种种,亟须精准助学归正爱心,让每一份爱都能恰到好处地“爱来爱往”,授者快乐,受者坦然,真正帮助贫困学子走过人生的泥泞,迎来阳光。

换位思考,尊重孩子。“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难的成长环境固然有助于逆境成才,但由此而带来的自卑心理往往也会对贫困生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政府部门、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都要站在受助者的角度去思考,在活动安排、宣传报道等环节尽量考虑尊重贫困学生和家长的心理,不要让助学变成他们的另一种心理负担。在媒体宣传时,尽量不要让贫困学生出镜,如果要出镜也要尽量采取背影或脸上打马赛克等保护措施。

部门联动,精准助学。当今时代资讯发达,民政、乡镇、银行各项信用数据都已较为完善,教育部门可以牵头,逐步整合其他部门数据,建立专门的信用系统,涵盖贫困生家庭信息、留守学生实际需求等情况,作为考察贫困学生的根据,逐步解决助学金等级评定和助非所需等问题。必要时也可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去采集信息、实地考察,再也不要出现“哭穷”“述贫”等黑色幽默了。

一视同仁,有助无类。贫穷本已造成贫困生的经济地位不平等,如果助学再分等级,成绩差的贫困生面临学业上丧失信心和经济上陷入困窘的双重压力,更容易自暴自弃。因此,必须要纠正助学制度的认知偏差,助学金不是奖学金,要摒弃“精英教育”思想的作祟。同时要纠正助学制度的设计偏差,对困难学子要真正做到应助尽助,“一个都不能少”,而不能片面地以学习成绩定对象、论数额。

助学助心,全面立体。目前,爱心捐助活动较多,金钱、物资的捐献较之以前也相对丰裕。但对大量贫困学生来说,他们更缺乏的是“温饱”之后的教育、促进心智成长的机会。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突出问题。社会各界应从重视“助学”变为注重“助心”,从过去偏重物质方面的捐助,转变为精神、物质双管齐下,关怀贫困学生的心灵和精神层面的健康成长。可以引进心理专业团队和学业辅导志愿者队伍,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提供物质和精神双套餐,延伸助学链条,创新助学形式,使社会各界的爱心发挥最大的效益,从而让每个学子都能更加从容、更有尊严地安坐课堂。 (作者系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妇联主席)

上篇:处理儿童家暴案件,实践中仍需完善
下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人权事业进展”展览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开幕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