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西流
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教育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17年工作要点》,将向用人主体放权,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作为今年工作要点之一。另据教育部等五部委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高校要将师德表现作为评聘的首要条件,提高教学业绩在评聘中的比重。(8月7日《重庆晨报》)
将教师职称的评审权下放到高校,表明教育行政部门向简政放权迈出了关键一步。今后,教育行政部门不再管理高校的微观事务,诸如职称评审等,将赋予高校更多更充分的自主权。再者,从某种意义上讲,将教师职称评审权下放到高校,是职称评审“去行政化”的具体体现。特别是,今后高校将师德表现作为评聘的首要条件,提高教学业绩在评聘中的比重,彰显了职称评聘“以德为先”。
如今在一些高校,教学不如搞科研,搞科研不如写论文,已成为一种潜规则。“学术GDP”不仅主宰着职称评审,而且左右着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利益分配。特别是在狂热追求“学术GDP”的背后,凸显出的是教学边缘化、学术功利化和高校行政化,“重科研、轻教学”现象越是名校越是突出,并形成了恶性循环。比如,教师从事教学,只是在挣应得的那份工资;从事学术研究,不仅可以争得巨额的科研资金,而且易出成果,可以获取丰厚的经济回报,并在职称晋升中占主导地位。尤其是带“长”字的教授,均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某个科研领域的带头人,又是高校的行政官员,获利颇丰。
再看高校职称评审。教学成果短期内无法出数字政绩,从而在考核中被弱化甚至忽略,申请多少项目、发表多少论文、获得多少经费等成为主要指标,导致越来越多的教师变成科研的“打工仔”,越来越脱离教师教学的本位,也脱离了大学育人的本质。更为严重的是,量化的数字指标所带来的焦虑可能会使一些教师冒险在数字上造假,甚至剽窃学术论文,不惜恶化高等教育的生态环境。
可见,给高校放权仅是职称评聘改革第一步。关键是,高校应摒弃对“学术GDP”的盲目崇拜,改进考核方法,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比如,学术和教学,只是考核的一个方面,不再具备决定一个教师职称晋升的压倒性重要性。德才兼备是理想的晋升标准,且“德”应在“才”之先。为师者不必是“学术专家”,但必须授业解惑。在高校去行政化已成为教育改革方向的当下,只有让教学的归教学,学术的归学术,行政的归行政,才能让教师回归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并重的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