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学安
国务院扶贫办将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媒体、社会等监督力量的合作,及时发现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等问题,对搞形式主义和增加基层负担的,对建档立卡不准确、精准帮扶不落实、贫困退出不真实的,严肃批评教育,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影响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予以曝光。(7月25日《法制日报》)
近年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与此同时,扶贫工作也面临着扶贫不精准、扶贫资金漏出、扶贫效果下降、扶贫难度加大等问题。据媒体报道,在中央扶贫政策下行落实过程中,不少地方都发生过扶贫造假闹剧,安徽利辛县将大笔扶贫资金投向基础建设领域的问题就是典型事例。
扶贫是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为何一些地方会弄虚作假?一方面是因为扶贫的难度越来越大。扶贫工作已经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越往后脱贫难度就越大。另一方面,就是不愿意真扶贫,认为这是吃力但是政绩不大的工作,不愿意花精力干,热衷于“等靠要”,甚至以戴贫困帽子为荣。
扶贫资金分配出现乱象,既折射出申报环节的漏洞,也体现出整个扶贫流程管控不力。要想不让扶贫资金成“唐僧肉”,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管理监督机制,严格细化贫困对象选定标准,消除“精准扶不贫”之类的怪现状。一方面,需要着力保障“末端”民众的扶贫信息知情权,吸纳基层监督力量,并将入围的贫困户情况在相应范围内进行公示,让“假贫困”无处藏身;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制度,明确标准、细化扶贫对象确定方法步骤等工作流程。同时,要加强对相关部门和公务人员的监督和约束,加大对权力滥用者、假冒贫困者的处罚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