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丽婷
□ 刘翠君
2017年初春,河北省迁西县东莲花院乡马家沟村农家女姚兰兰的农家院就开始动工了。投资35万元,高标准的古风古韵民宅,姚兰兰忙得不亦乐乎,整个像换了一个人。“我觉得有讲习所老师的指导,经营农家院我心里有底气。”
2015年,迁西县妇联在马家沟村建立了村民讲习所,根据该村姐妹的需要制定了每月一课的课程表,姐妹们学到了好多实用知识和技能。2016年,马家沟村妇女姐妹们强烈要求讲习所的课程加至每月两课。姚兰兰是课课不落,而且每次上课都会认真学习,并积极跟老师互动。
马家沟村,地理位置优越,加上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旅游业日益发展。县妇联根据该村妇女创业意识不强,对身边的自然环境优势、全县发展全域旅游的形势认识不足的情况下,又安排志愿老师王艾春有针对性地做了创业指导课程,通过这堂课,姐妹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很大转变。姚兰兰就是其中行动最快的一位,她极力说服家庭其他成员开办农家院。
在马家沟村,像姚兰兰这样的妇女姐妹不在少数,她们通过参加“村民讲习所”的学习,生产生活多多少少都发生了变化,两年来新开办的农家院就有4家,2家农家院进行了整体翻修。而且,马家沟村农家院经营过程,明显比以前更规范、更有文化,这都是村民们在讲习所学习创业指导、旅游管理、农家院经营、厨艺培训、礼仪培训等课程所产生的效果。
近两年来,围绕美丽乡村和美丽庭院建设,迁西县妇联探索开办“村民讲习所”。为了建设立得住、推得开的讲习所,县妇联经过多渠道招募和主动约请,迅速组建了一支由100人组成的专业多样、素质过硬的志愿讲师团队。其中有干部、有工人,有各个行业的专业精英,不但有大批女性参与,还得到不少男同志积极响应。
讲习所,讲什么?“村民需要什么,讲习所就讲什么。”县妇联定下调调。迁西村民讲习所课程设置是“7+3+n”模式, 7堂课是:美丽庭院创建、科学教子、创业指导、心理健康、安全知识、感悟孝道、美容与化妆,3堂课是实用技能培训,是板栗核桃和栗蘑科学栽培与管理,这是迁西的三大产业。这“7+3”十堂课是迁西农村妇女的必修课,与她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实践证明,课程选对了,妇女们获益匪浅。
如何吸引更多的农村妇女参加学习,还真需要花一些力气。迁西县妇联在这方面没少下功夫。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开课了,人来得不多,怎么办?妇联工作人员利用村内大喇叭,一会儿广播培训通知,一会儿让会唱歌的人对着广播唱,用村部的热闹氛围将大家吸引过来。再就是充分发挥骨干作用,特别是妇女小组长和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妇女,成立巾帼志愿服务队,先向她们讲清楚美丽庭院创建和妇女讲习所的意义、内容和目标,再明确她们的肩负召集妇女参加学习的任务。有妇女骨干和志愿服务队队员带头参加,慢慢地妇女们都愿意来了。前一段时间在九山村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动员会暨育儿知识讲座,会议室爆满,在门口站着听的有几十人,学习热情非常高涨。现如今,讲习所已经成为村民最喜欢去的地方。
目前,迁西县先行试点的讲习所有234个,占全县417个村一半多一点。这些讲习所不仅为本村妇女姐妹解决了不少问题,而且还发挥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示范村周边村了解到办讲习所的好处,也都坐不住了,纷纷请示县妇联,要先把讲习所活动开展起来。如白草洼、毛庄等村,既不是省级重点村也不是县级重点村,按照安排,属第二批甚至是第三批,但这些村的姐妹们积极主动地在今年就建立了讲习所。
讲习所,不仅让妇女群众学到各方面的知识,提升了广大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拉近了县、乡妇联干部与村里姐妹的心。一次,妇联副主席刘翠君带领志愿老师贾璐铭在白草洼村讲课,讲完已是中午吃饭的时候,村里一位听课的大姨说什么也不让走,说:“今天说啥也不让你们走,非得在我家吃不可,咱们一不吃公家,二不吃村里。”开饭后,村妇代会主任从家里拿来粽子,村书记把自家刚做的豆腐汁、豆腐脑、豆腐全端来了,村主任把昨晚逮的蝎子拿来炸了……
2016妇女工作十大创新案例
妇联主席点评
迁西县妇联通过办村民讲习所,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我们把讲习所培训与倡导妇女读书相结合,持续提升了妇女的综合素质。把讲习所培训与国家阳光工程培训相结合,持续提升了妇女的创业就业本领。把讲习所培训与妇联工作相结合,使上级妇联组织布置的工作更容易在基层落地生根。如美丽庭院创建工作,通过讲习所持续不断地宣传动员和探讨交流,使村民特别是妇女由被动到主动,到形成习惯养成自觉。又如,通过讲习所法律培训和宣传,妇女们不仅知道了自己的权利,而且还知道权益受侵害后去找谁代理。村民讲习所的开办,既使广大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又成了迁西县妇联开展各项工作的“利器”。
(迁西县妇联主席 于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