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朝清
有媒体报道,这个“五一”,张先生一家四口自驾到安徽合肥游玩,可原本兴高采烈的家庭出游,却在旅途中频遭尴尬:买的景区亲子套票只含“两大一小”,订的酒店也没有适合一家四口的房间,只能额外付费。这让张先生有些郁闷,酒店、景区的配套服务为何不能照顾到二孩家庭呢?
“全面二孩”作为一项公共政策,改变了许多人的日常生活。在旅游如火如荼的当下,不少二孩家庭也有“世界那么大,带孩子们去看一看”的利益诉求与情感需要。然而,酒店、景区的配套服务“慢了一拍”,让二孩家庭的消费需求得不到有效的满足,降低了游客的出游体验,直呼“伤不起”。
旅游作为一种将消费者的需要、认同、情感和文化勾连起来的经济活动,是对游客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的外在呈现。在物质生活渐次丰盈的今天,许多消费者不愿意“将就”,而是讲究地追求生活品质。不愿意一家四口委屈地挤在一张床上,不愿意凑合的二孩家庭,遭遇了酒店“不给力”的尴尬与纠结。
尽管“二孩经济”方兴未艾,一些商家却没有做到“始终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二孩家庭越来越多,“二孩经济”逐渐从特殊性需求向普遍性需求转变;当消费者的需要得不到及时的回应,不仅会损伤他们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也会损伤商家的利益,这何尝不是一种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双输”格局。
从“独生子女时代”到“二孩时代”的转型,不仅需要公共政策的调整,也需要市场的对接以及老百姓的公众参与。在转型的过程中,“二孩经济”会出现暂时性的边缘地带和空白地带,让市场供需出现断裂与脱节。只有打破思维定式、行为惯性和路径依赖,更好地融入“二孩经济”,商家和消费者才会更快地实现互利共赢。
“春江水暖鸭先知”,面对“二孩时代”带来的市场变化,商家要有敏感的反应能力,切实做到“想顾客所想,急顾客所急”,做大做强“二孩经济”的利益蛋糕。这一点,汽车行业显然比一些景区、酒店反应迅速得多。成千上万的家庭出现了结构性变化,五座汽车变得更加拥挤甚至会出现座位不够的困境,七座汽车的新鲜出炉,是拥抱“二孩经济”的一个样本。
二孩家庭的消费需要处于一种被遗忘、被漠视的夹缝地带,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转型的阵痛”。对于景区和酒店来说,拥抱“二孩经济”并不难,是只要愿意就可以做得到的事情。在“二孩经济”的市场需求不断攀升的当下,商家如果继续自弹自唱、孤芳自赏,早晚会陷入无人喝彩的边缘化境地。只有敏感、精准地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商家才能多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