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7/4/m201704205ae5378ecbb4474799bba301c5622b78.jpg
与婚姻相比,事业是曾昭燏的第一选项,她是曾家另一个不同凡响的女子。她的事业节节攀升,她乐在其中。 ■ 张红萍 曾昭燏是曾国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7-04/20/037839.html

等待处理…

曾昭燏:以事业为人生第一选项

2017/4/20

与婚姻相比,事业是曾昭燏的第一选项,她是曾家另一个不同凡响的女子。她的事业节节攀升,她乐在其中。

■ 张红萍

曾昭燏是曾国藩的弟弟曾国潢的曾孙女。祖父曾纪梁,秀才出身。父亲曾广祚,秀才出身,诗人。曾昭燏,1909年出生,和堂姐曾宝荪一样,6岁时在老家富厚堂曾氏私塾开始接受启蒙,所学科目既有传统文化的知识,也有英语、体操、音乐、绘画等现代科目。她的母亲和曾宝荪的祖母相同,对子女的教育十分严格,因此她们家出了不少人才。

曾家与她年龄相仿的曾氏女子,大多和她有着相同的求学经历:她们从小在家乡富厚堂读曾氏私塾,12岁时进入堂姐曾宝荪办的艺芳女校上六年一贯制的初中、高中,毕业后各自考取大学。

1929年,20岁的曾昭燏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外语系,因为诗词曲赋俱工,第二年转入国文系。她是我国著名学者胡小石的得意门生,1933年,她以优异成绩从金陵大学毕业。毕业后在金陵中学教过一年书,但她不愿意只做一个中学教员,1934年10月又考入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深造。

1935年,曾昭燏26岁,早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但她的理想是成为一个考古学家,与婚姻相比,事业是她的第一选项,她是曾家另一个不同凡响的女子。蔡元培曾说:“如有一种女子,对于研究学问或改造社会有特别兴会,超乎性欲与狭义的爱情之上,那自可守独身主义,抛弃为妻为母的职责,而委身于学问、社会。”曾宝荪、曾昭燏、曾昭懿显然就是这样的一类女子,她们对学问和改造社会的兴趣更大,愿意为了理想和事业牺牲婚姻与家庭。

1935年3月,曾昭燏独自离开中国,自费到英国伦敦大学攻读考古学。在伦敦大学,她拼命摄取各种所需知识,她不仅学习文字和历史,还学习“测量”“制图”“地质”和“人类学”等学科课程。这时的曾家已经不再富有,曾家女子留学深造大多靠自己努力。1937年,曾昭燏在伦敦大学完成毕业论文《中国古代铜器铭文与花纹》,受到英国专家的肯定,并授予她伦敦大学的硕士学位。同年3月,她去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参加什维希威格考古实习,又去慕尼黑博物馆参加藏品整理和展览等实际工作2个月。实习结束后,分别写出《论周至汉之首饰制度》论文一篇,《博物馆》专著一部。因为没有人供给留学费用,她只好放弃希望得到的博士学位,于1938年9月辞去英国伦敦大学助教一职,取道法国马赛、越南、香港,回到战争中的昆明。应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李济的邀请,担任该处专门设计委员。

回国后的曾昭燏把所有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古迹考察上。1938年6月14日,她与同事在云南大理一带进行考古调查,发现古迹多处。后来又调查和发掘了龙泉遗址和大理北段的遗址。1941年2月,由于她出色的工作表现和取得的突出成绩,32岁的曾昭燏被任命为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总干事。6月,又和同事一起考察发掘四川彭山江口一带崖墓,发现多处古墓,这时的曾昭燏已经是考古界一名重要学者。对于有些职业来说,事业与家庭不能兼得。对于有些人来说,事业的成功胜于其他一切追求。曾昭燏就属于这样一类女子,她的事业节节攀升,她乐在其中。

抗战结束后,曾昭燏参加了“战时文物损失清理委员会”“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1947年她参加了中央博物院的建设工作,1948年参加了联合国博物馆协会。

1949年,她没有像堂姐曾宝荪那样去中国台湾。她认为她的考古事业只能在大陆,就像梁思成认为他的古建筑史研究只能在大陆一样,他们都为了自己心爱的事业留在了大陆。

之后,她进行了许多遗址的调查和发掘。1951年,她被文化部任命为南京博物院副院长,1954年任院长,此时她迎来了事业上的第二个高峰,成为考古界的顶尖级学者。她主持发掘了南唐二陵(李弁、李璟),为研究南唐史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同时,她潜心考古研究,与尹焕章先生合撰《湖熟文化》和《江苏古代历史上的两个问题》等文,对湖熟文化和江苏古代文化的研究作了独到的论述。1955年她在任南京博物院院长的同时又兼任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社联副主席等职。

1962年3月,她一生最敬重和敬爱的老师胡小石教授逝世,使她黯然神伤。1964年年末,当时的政治环境使她倍感压力,她患上了严重的精神忧郁症。

1964年12月22日,她主动提出要送治疗她的医生回家,用小轿车送回医生后,她对司机说:去灵谷寺吧,我想散散心!她把准备好的一包苹果送到司机怀中,轻轻地说:请你吃着,等我一会儿。她登上灵谷寺,纵身一跳,结束了自己55岁的宝贵生命。

曾昭燏死后,陈寅恪写了首悼亡诗,其中两句为:高才短命人谁惜,白壁青蝇事可嗟。

上篇:我的《西游记》记忆
下篇:三棵树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