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7/3/m201703243e35a98e7c3a4140810acf136f8eeadc.jpg
创业和投资心态上的不同,是很明显的。投资,是自己要去拿结果吗?投资实际上是你找到那个人,最终是要通过那个人去拿结果;而创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7-03/24/037060.html

等待处理…

蒋海炳:作为创业者 怎样做正确的事

2017/3/24

创业和投资心态上的不同,是很明显的。投资,是自己要去拿结果吗?投资实际上是你找到那个人,最终是要通过那个人去拿结果;而创业,基本上责任都得揽在自己身上,你要对很多人负责,你要对员工负责,你要对投资人负责,你要对家里的亲人负责。

我是 2003 年进的阿里巴巴,也是淘宝从阿里独立出来之后招的第一批员工。这是一次根据自己兴趣做的随性的选择,抓住了这个时代进入互联网行业很大的一次机会,并能够在这个领域内发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非常荣幸!

阿里有一句话叫做:做正确的事情和正确地做事情。有时候符合规定地去做,叫正确地做事情,但是我们更应该去想,尤其是作为创业者,怎么样是做正确的事情,是对长远更有利的事情。

以下这些创业状态,你属于哪种?

第一种,为了证明自己而创业。

其实这不是最佳的创业状态。我是2008年从阿里出来的,当时离开公司之后看了一个月的奥运会,比较任性。按照我现在的观点,那时我没有一个成熟的创业者应该有的态度。一方面呢,是想创业;另一方面,其实也是有点负气,单纯地想通过创业去证明自己。但是人都是要经过自我证明的这么一个阶段,而真正到成熟阶段的创业,其实是一种比较忘我的状态,而不是在做自我证明的事情。

第二种,为了赚钱而创业。

我希望年轻的创业者,更关注如何挣钱这个问题。只有当你拥有过金钱之后,你再去思考使命,才是真正的使命。或者换句话来说,没有见过钱的人在这里讲使命,无非是用所谓的理想与使命,来包装自己赚钱的意图。那并非是一个真正想要去实现使命,实现理想的状态。我觉得现在这种奔着钱去、冲钱去的创业项目,能接触到的太少太少了,一接到BP(商业计划书)都是一个天大的梦想,一个伟大的使命。一般来讲,35岁以下的年轻人,我更希望他们讲的是商业模式,讲的是如何挣钱,至于使命的事情,当你的企业起来了,到了一定的价值,才是你一定要去讲使命的阶段。

第三种,为了兴趣爱好而创业。

对一个事特别特别的喜欢的人,被称作极客。极客是特别好的一种状态,但是极客出来创业,我觉得需要找一个搭档,一个懂经营管理的搭档,从而让极客把全身心都放在项目本身上。

第四种,为赶时髦而创业。

这一般都是一些富二代或者一些刚毕业的学生的想法。在这个时代,创业一直被看成是一件“高大上”的事。然而放到十年前,创业没什么好高大上的,无非也是自己找个出路,也是讨生活,甚至说还会被大家瞧不起:你找工作没人要,才去创业嘛。但现在,创业这件事情好像被拉到了一个很高很高的高度。我认为从国家的角度来讲,推动创新创业本身没错,社会需要用创新来创业,需要用年轻人的热情来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转型。但是从个体来讲,被这股狂热裹挟进去,并非是一个最好的状态。每个人还是要对自己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我们之所以相对比较欣赏在阿里受过一定熏陶的年轻创业者,是因为,一方面,他知道怎么挣钱,另一方面,做事情会比较讲规矩,也会有一些理想去支撑着自己,在困难的时候坚持下去。

个人介绍

蒋海炳,前支付宝2号员工,花名“老顽童”。“阿里系”离职创业高管之一。2008年,随同一批老阿里人离开阿里巴巴,创业成立专为电商做人才服务的招聘网站——“马伯乐”;随后创立杭州创业孵化器——福地创业园;2014年底,蒋海炳创立了多牛资本,专注初创期项目的投资。

问答环节

问:初创公司团队成员之间如何把控股权分配的原则?种子轮或天使轮的融资资金用途如何说明和规划?

答:初创团队中的股权分配,我建议:首先,你要确定最核心的那几个人。并不是说,你最初找的这几个人都一定要给股权,否则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以后会有股权纷争。建议团队中关系最可靠的两三个,三四个人,大家分配直接的股份,其他人,我建议做期权。同样的,我觉得大家应该有比较明确的意识:必须要有一个大股东,而且当大股东的这个人一定是在团队内最有影响力,最愿意把这个事情做下去的人,而不是说谁最有资源,谁的资格最老。

关于种子轮和天使轮的问题,我觉得作为阿里系出来的创业者,如果说种子轮都要向别人去融的话,有点说不过去,也说明这个创业者不够认真、不够有决心。我们认为百万以下就是种子轮的钱,这点钱自己都不能出的话,那创什么业呢?种子轮的钱基本上是搭团队建产品模型的。天使轮的钱,基本上是用于它能够在某一个垂直领域或者某一个城市里面,做一定规模的验证。

问:经历过一波又一波的互联网创业泡沫,“梦想”的概念被过度消费。如何让创始团队成员更好地凝聚在一起度过“干最苦、拿最少”的阶段?

答:我觉得分两个层面来看:第一,有些赶时髦来的创业者觉得创业这个事很好,很时髦,“这个梦想万一实现了呢”,对吧?但是,这批人马上就会进入到另一个极端,“去他的什么梦想”。我觉得这样的人也不会有梦想。真正的梦想是发自内心的对这件事情的认同。说“梦想”被过度消费,无非是一个“发财的白日梦”,我觉得那个不叫真正的梦想,我们得把这个概念区分清楚。第二,凭什么一定要哄着员工,“拿最少的钱干最苦的活”呢?如果说是作为一个梦想,一定大家都是自愿的,不需要哄,不需要骗。坦诚跟大家交流是最好的。给员工提供比较好的条件,艰苦应该艰苦在合伙人身上,不应该艰苦在基层员工身上。去哄骗基层员工不是成熟的创业者应该有的做法。另外一方面,大家还是应该把期权这个事情认真来对待,不要信口雌黄;或者说一些将来不能兑现的话,这样自己的威信也是会逐步被消耗掉的。我建议大家可以提早用正规的方式,通过法律文书来执行期权的分配。

问:如果员工成长速度跟不上业务节奏,该如何处理?

答:员工的成长速度跟不上业务节奏会成为常态。当员工跟不上的时候怎么办?我觉得还是原来我们在阿里的那套方法:第一,给机会调整岗位,如果说他能够在别的岗位适应的最好。如果说给个机会仍然不行的话,那也只能淘汰,但是不能太粗暴,不能初期的时候大家辛辛苦苦地工作,现在员工稍微跟不上,就裁员;另外,我觉得一个健康的基体永远有新陈代谢的过程,一定要有新人进来,而且成长不够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有能力的人来带员工。管理者因为忙于业务,忙于交际应酬,而忽略了团队的成长,这个时候就要看看能不能引进一些在专业管理方面更牛的人进来,带领着团队进行提升。

(整理 @潘国彪形大汉、Rita)

上篇:徐曼毓:在创业中与女性同修共成长
下篇:创资讯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