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6/8/201608089ce9216b27a54cf8a9fbddf15957816c.jpg
“陪读妈妈”们在就业互助基地里做手工。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茹希佳 文并图 “陪读”对许多中国家长来说,已不是一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6-08/08/030419.html

等待处理…

南通启东:为“陪读妈妈”找到家的感觉

2016/8/8

“陪读妈妈”们在就业互助基地里做手工。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茹希佳 文并图

“陪读”对许多中国家长来说,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为了让孩子能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名牌中学,由中小学生父母尤其是孩子们的母亲组成的“陪读”大军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在江苏南通启东市这座以教育之乡而闻名遐迩的地方,“陪读妈妈”群体更成为一个特别需要关注的女性群体,进而走入了基层妇联组织的视野。

启东市妇联主席杨海燕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通过市妇联组织召开座谈会、重点走访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启东约有“陪读妈妈”1.5万人,陪读家庭多数靠孩子的父亲打工支撑家庭开支,大约70%以上的“陪读妈妈”有迫切的工作需求;20%以上的“陪读妈妈”存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困惑;5%的“陪读妈妈”存在婚姻家庭情感问题;40%的“陪读妈妈”有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面对这一特殊女性群体,启东妇联本着“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联组织”的原则,以“陪读妈妈”较为集中的启东市北城区街道紫薇花苑社区为试点,专门设计了凝爱“陪读妈妈”支持项目,全方位关爱关心“陪读妈妈”群体,让她们在城市社区中也能找到“家”的感觉。

帮“陪读妈妈”就业

紫薇花苑社区包含紫薇花苑和香格花园两个小区,在这两个小区周边围绕着三所当地著名的小学、初中、高中,可谓“陪读妈妈”们的必争之地。

顺着紫薇花苑社区主任陈鸿的指引,记者走上当地出租很抢手的“状元楼”二楼,二楼最显眼的便是楼道里右拐第一间墙上贴着的“就业互助基地”字样,“这就是我们为‘陪读妈妈’群体开展项目的一个载体,她们空闲时可以在这里做手工加工,按件计酬,多劳多得。”北城区街道妇联主席吴柳柳指着两间贯通起来大约120平米的手工加工场地,上前详细介绍起来。

其实,这个手工玩具加工基地也是一位资深“陪读妈妈”的杰作,“当年,从乡下到城里来陪儿子读高中,我把自己的玩具加工厂都一起搬到城里来了,边陪读边经营,两不耽误。”香格花园手工玩具厂厂长吴亚英笑盈盈地回顾着她当年的边陪读边创业经历。

如今,吴亚英的儿子早已考上大学,有了一份好工作,但吴亚英却决定留在城里,留在香格花园,“我想这里会有许多跟我一样的‘陪读妈妈’,她们也需要一个边陪读边挣钱的地方。”吴亚英从一名“陪读妈妈”成长为一名凝爱“陪读妈妈”支持项目的志愿者,吴亚英告诉记者,在就业互助基地,目前已经有21名“陪读妈妈”加入进来,她会亲自免费教授“陪读妈妈”们手工玩具的制作过程,确保“人人都能学会,人人都能挣钱”。

在手工加工缝纫线上,一位阿姨正娴熟地操作着机器,见记者上前细看,她笑着介绍说:“我是‘陪读妈妈’,原来在老家就做这个,现在算找到老本行了,我租的房子就在6楼,下楼就可以干活,干起来轻松,挣得比在老家还多,做上4个月就能把一年的房屋租金赚出来。”

这位阿姨叫周亚菊,来自启东市北新镇,她的儿子很争气,2014年,成功考上了启东市汇龙高中,这是一所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孩子来城里上学,我不放心,靠近学校租一个房子,每天给孩子送两顿饭,看他饱饱地吃下去,我才安心。”

周亚菊的老公在上海打工,她一个人在启东城里陪儿子读书,按她的话说,“每天除了给孩子做饭,其余时间都空得很。而且全靠老公一个人打工挣钱,他的压力也太大。现在,在就业互助基地我一个月能赚3000多元,刚好补贴家用。”周亚菊心满意足地说。

周亚菊盘算着,在城里打工比在老家务农一个月能多赚1000多元钱,“本来觉得,到了城里人生地不熟,熬个3年就过去了。没想到,妇联对我们外来农村人这么好,还帮我们就近安排了工作,这陪读一趟还赚了。”

提高“陪读妈妈”育儿素养

凝爱“陪读妈妈”支持项目的社工在开展项目时发现,“陪读妈妈”的生活以孩子为中心点,完全忽略了自己的感受,“事实上,如果妈妈们能掌握一定的亲子交流技能或许能让陪读生活增添更多乐趣,也能让孩子受益良多。”“陪读妈妈”项目社工董晓燕说。

“陪读妈妈”周红娟曾经也为到城里来陪读而担忧过,“女儿考上了汇龙高中,我是肯定要陪她过来读书的,但是,离开老家,搬到城里总觉得很不适应,原来推开门都是乡里乡亲,现在住在高楼,推开门相互不认识,孤单寂寞得很。”

针对像周红娟这样的“陪读妈妈”普遍存在的心态,北城区街道、紫薇花苑社区辟出了一间80平米的房间,用作凝爱“陪读妈妈”支持项目,在这里项目志愿者成立了“朝晖学习看报阅读社”,以阅读社为阵地,项目组开展了“陪读妈妈”家教知识讲座,组织“陪读妈妈”和子女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感恩教育活动,“陪读妈妈”们互相分享读书心得,交流育儿经验,“这里成了我最愿意来的地方,关键是在这里,我和其他‘陪读妈妈’认识熟悉了,不再感到孤独无助了,社区还时常为我们请来教育专家传授亲子沟通技能,现在也学会不随便骂孩子,而要多用鼓励的方式教育孩子,增添孩子的自信心。”周红娟积累了许多感悟。

周红娟的女儿今年开学就上高三,她说:“农村我是回不去了,这个小区真好,这里的氛围真好,等女儿考上大学,我和老公一心攒钱,要在这里买一套房一直住下去。”

关怀“陪读妈妈”精神需求

每到夕阳西下,香格花园社区的小花园内、紫薇花苑24号楼前的广场上音乐准时响起,将近100余名“陪读妈妈”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赶到这里放松身心,“这里是疲惫一天以后最好的放松场所。”周亚菊说,每天做饭、送饭、做工都是“窝”在室内,时间长了,浑身肌肉酸痛,到健身广场溜一圈,“全身舒爽”。

凝爱“陪读妈妈”支持项目社工沈永梅说,每天早晨,我们带领“陪读妈妈”们在小花园内打太极拳;晚上,在楼前广场跳广场舞,“在她们快乐健身的同时,我们还进行一些政策宣传、心理疏导、矛盾化解工作。”

沈永梅告诉记者,每年9月孩子们开学季,新一波“陪读妈妈”们来到小区,“她们刚从农村来,很多习惯让城里人受不了,比如乱扔垃圾、楼下划地种菜等等。为了回应居民的投诉,但又不让‘陪读妈妈’们反感,我们都选在广场舞的娱乐时间解决这些矛盾,让她们在欢乐的气氛中逐渐适应城市人的生活习惯,既点出了问题又没有驳人面子,解决矛盾效果非常好。”

社区主任陈鸿觉得,凝爱“陪读妈妈”支持项目就是要通过多种渠道,以物质、精神双丰收为目标,让更多的“陪读妈妈”在陪读期间找到“家”的感觉,全方位快速融入城市生活,促进她们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且陪读且快乐”。

上篇:大榕树下,听家庭教育故事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