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朝清
北京某医院医美中心主任李薇薇近期的出诊时间几乎都排满了。在她接待的患者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十七八岁的高中毕业生,还有一些在校大学生。李薇薇告诉记者,以前整形的艺校生居多,现在一般学校非艺术类的考生都会来。(6月28日《北京晨报》)
不论是“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还是“学得好不如长得好”, “颜值至上主义”已经成为一种亚文化,在年轻人中颇有市场。 喜欢印象管理的年轻人,为了在他人面前有一个更加耀眼、更加光彩的“镜中我”,不惜采取整形这一身体消费手段。
“颜值”作为一个网络流行语,说到底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折射。在求职、择偶、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外貌出众的人们拥有更多的机会。在社会竞争渐趋激烈的今天,容貌作为社会资本的分量在不断提升。“颜值”生动地说明了容貌是有价值的,姣好的容颜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资本,也可以实现社会资本的积累和再生产。
在一个注重符号互动的时代里,身体的符号属性不断凸显。许多年轻人也明白“颜值只是社会竞争力的一维,并非全部”,他们既想“靠才华吃饭”,也想拥有一副好脸蛋;只有内外兼顾、既注重内心的锻造也追求外在,才能在社会评价体系中占据较高的位置。
年轻人对“整形热”趋之若鹜,根源在于要赢得社会认同。“颜值”具有创造身份边界和社会分层的功能,不同颜值的人们在生存生态上存在着差异;当“以貌取人”成为一种社会心态,与身体特性相关的符号消费便会火爆起来。
在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当下,追求颜值并没有“原罪”,公众也没有必要戴上“有色眼镜”来看待整形。
可是,面对“颜值至上主义”,我们却应该对价值追求的迷失和社会认同的错位保持应有的警醒。颜值许多时候只能“锦上添花”,能力的提升、精神家园的建设才是根本,不能本末倒置。
避免整形行业“野蛮生长”,杜绝“微整形”沦为“危整形”,既需要制度规范的伸展,也离不开市场监管的网络覆盖。
是否整形,是年轻人的选择权利;给整形行业戴上“紧箍咒”,给消费者系上“保护绳”,则是一个成熟社会应有的做法。追求颜值固然没有什么错,但年轻人要懂得:内在的修养与品性,才是最牢固、最持久的“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