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凌霄
上初中前,总会看见母亲下班回到家里,拎着大包小包的旧衣服。今天是三姑家表姐的裙子,明天是妈妈同事家干姐姐穿不了的衬衣。总是会有这样“数不尽”的“新”衣服来占领我的衣柜,自然很少有跟着父母去商场挑衣服的机会。
直到上初中,因为身高的猛增,父母第一次带我去商场,买了一身真正属于我的衣服。一件黄色的T恤衫和一条深蓝色喇叭牛仔裤。从此,牛仔裤最美最好看的印象,一直停留在脑海中。学生时期的青葱岁月,几乎被统一的校服包揽,让我对购置新衣服没有任何概念,也从来不知道怎么去搭配那些上装与下装。那些年,看着身边的女同学“花枝招展”,自己却依然固执地保留着最初的审美,不愿去改变,不愿去尝试。
大学四年,我选择的大多是T恤配牛仔裤,和一双小白球鞋,偶尔去尝试买几件自己认为好看的衣服,然而多数都在穿过一次之后就成了压箱底的物件。
直到大学毕业,准备去国外继续深造,在咨询了各种“前辈”之后,大家给我的建议都是:不用带衣服,到了当地现买现穿,既不占行李空间,又便宜好看。因此,除了必要的羽绒服和内衣外,我未带一件多余的衣服。
然而 初到陌生的地方,身上的衣服脏了,需要洗涤,怎么办?和几个小伙伴来到一家服装大卖场。一起去的小伙伴感到特别开心,她有足够的经验去淘自己想要的衣服,而我却一筹莫展。
最初,我还是遵循自己固有的原则,选择T恤以及牛仔裤。对于牛仔裤,最基础款的无非就是腰的高度,身型的宽窄,以及裤型是喇叭、直筒,或者是窄脚。唯一困难的是不知道自己在陌生国度该穿哪个尺码。我分别试穿了不同型号的深蓝色小脚裤和浅色高腰直筒裤,下装的选择就解决了。
以前我爱选择长款T恤。因为我的胯骨较宽,整个人呈现的是一个A型,所以觉得长款可以遮挡自己的不足。然而在这家卖场里却找不到一件合适长度的T恤。最后在小伙伴的建议下,我选择了一件印有夸张字母的T恤,和一件料子很薄带有荷叶边的上装。
我拿着衣服进了试衣间,发现短款的T恤穿在身上也没有想象的那么显胖,反而更显腿长;小脚裤也不像想象中那么紧包,还能有恰当的余量,让人行走自如。这一次试衣让我确定了自己所适合的型号,也发现了有些服装风格款式,如果不去尝试,就不能随便妄谈是否适合自己。我发现了一些自己的新亮点,甚至觉得有点意犹未尽。这次的经历,也为我之后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服饰风格之路,铺垫了很多。
也许是主修设计专业的原因,在接下来的课余生活中,我开始在服装搭配上更下功夫。和同学一起去逛街,会时不时地注意各个服装店内橱窗中的搭配;在选择衣服的时候,也会听从同学们的建议;努力地了解自己身材上的优点和缺点,尽量明确哪些是需要去遮挡的短处,什么是可以展现魅力的优势,这些都可以通过服装来加以修饰。
渐渐地我发现,以前自己所喜欢的蕾丝、花边装饰的风格其实根本不适合我,这也就是为什么以前买过的衣服很多都压了箱底的原因。对于我这类身材偏高的大骨架女生,蕾丝风格的衣服花纹复杂,反而看不出清晰的亮点,容易显得身形更宽;但如果选择装饰少的衣服,恰好可以利用身高的优势,显出自己的高挑。
因为设计课程要做研究调查,我尝试跟随一个很会买衣服的室友一起去逛服装店,观察她的购买路径和动机,看她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衣服。从她的购买过程中,我也受益许多。
我的室友也是个大骨架女生,她的选择多为裙装,尤其是A型裙。因为这样可以遮住身体比较胖的部分,让她看起来更苗条。除了连衣裙,她还喜欢搭配袖子稍长或略显修身的T恤,她常常将上装的底部放在裙子中,这样会很好地露出腰身,让自己看起来修长。她选择最多的是深色款衣服,因为这样可以根据人眼对颜色判定的误差,而让自己看起来比原本的样子瘦些再瘦一些。观察室友的选择,我也学习到了一些穿衣之道。
除了观察身边的朋友,我还时常翻阅杂志,参考明星和模特的穿搭秘笈。让我又一次发现,自己在服装选择上依然存在误区。比如,宽松的衣服会让人显瘦,然而在我身上并非如此。因为宽松的衣服大多适合纤瘦的姑娘,而骨架大的人穿上反而会显得没有腰身,看起来臃肿。再比如,尽管阔腿裤并不是适合每一个人,但如果是一条九分长短的阔腿裤,就又变得更为大众,视觉上它可以拉伸大多数人的腿部长度……这些,都是我在分析图片中学到的。
慢慢地我发现,只要按照自己的特点搭配穿衣,可以让身材变为一种天赐的礼物。
通过各种理论和实践,在初步掌握了适合自己的选择和搭配技巧后,我开始减少了进试衣间的次数。每一次购买新衣所用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慢慢地也能一眼看中适合自己的版型和款式,多数的时候这样的速购非常成功,也很少买“一次性”衣服了。
如今,我的购衣渠道也从实体店扩展到了网购。虽然偶尔也会有失败的退货经历,但是大多数的挑选还是非常适合自己,并被大家认可。以前不敢尝试的白色衣服如今在我的衣柜里成了主体力量。始终让自己看起来呈现一个“A”型,是我选择和搭配的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