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记者王蓓 发自北京 今年两会,与民生福祉密切相关的医保话题,仍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1个省(区、市)建成省级结算平台,22个省(区、市)基本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中南地区、京津冀地区、东北地区已经开始探索建立区域间的跨省结算政策。“医改成效显著,但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多和加速,省内结算早已无法满足老百姓的医疗需求。从医保‘省内漫游’到全国‘一卡通’,到底还有多远?”把脉百姓所需、民生难题,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问诊:“跨”不过的就医门槛
3月5日,在山东临沂家中看完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的直播,正遭受疾病折磨的李大爷脸上多了一些笑容。
在过去10年里,退休之后的李大爷和老伴来到独生子工作的广州生活,可自从几年前查出患了糖尿病,他不得不独自回到家乡。“老家的医保在广州不能用,小病小痛的就算了,这样的大病,拿一次药就得几百上千元的,不用医保,咋看得起?”
“不光是李大爷这样由‘银发浪潮’、人口流动带来的‘老漂’老人,还有大量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群体、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投亲靠友在户籍地外常住的人,因疑难杂症或重大疾病转诊异地的病人等群体,都面临着异地医保结算的问题。”去年两会期间就提出“实现医保联网结算,解决异地报销问题”的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副院长孙丰源,今年依旧紧追这个问题。
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贾伟平。“比肩发达国家的优势医疗资源,让重大疾病病人趋之若鹜,却也因为异地结算问题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很多人只能望门兴叹。”
今年重点关注异地养老问题的全国人大代表龙芳和来自广州增城区石滩镇的冼润霞代表同样对医保异地结算问题格外关注,她们认为,作为劳动力人口流入大省,在当前制造业转型升级大潮下,如何吸引更多的外来劳动力安心留在广东,解决年轻人的家庭养老压力是“定心丸”。
支招:统一医保标准和医疗均衡是基础
“每个省基本都有相对较好的龙头医院。实现省内异地医保结算,老百姓在省内好一点的医院看病,就能直接报销结算。”孙丰源说。
“但是,与省内结算不同的是,全国联网将面临更大的地域间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保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这样的差距与省内各地市之间不可同日而语。”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说,国家已经推出异地结算进度表,在手续上已经解决了异地结算问题,并将全面推进异地结算。但目前由于医保基金还是来自所在地、还要回原籍地去报销,所以欠发达地区的保障水平依然会受影响。
“技术还只是最低的门槛。”贾伟平代表和孙丰源委员有着同样的感触:“要想实现无门槛跨省结算,关键是在政策的顶层设计中,设立全国统一的医保标准。”
孙丰源认为,要统一标准,就要改变现在实行的单病种付费,变为通过统一的疾病诊断分类,制定出每种疾病的定额偿付标准,医保机构按这个统一标准向医疗机构支付费用。
“一旦实现全国联网,或将出现大量病人涌向拥有优质医疗资源的一线城市的问题”,对此,贾伟平代表认为,要实现切实的分级诊疗转诊制度,把病人留在基层治疗。
“如何把病人留在基层?一是基层要有药,二是要有能治病的医生。要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设施建设,同时要着力加强基层医疗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医疗技术水平,以均衡化的医疗水平,让老百姓可以放心就近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