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21/2/20210205eeb005f9dd2949cb80ff21432ab6c2e7.jpg
井冈山既有光辉的历史,又有绚丽的自然风光。 刘旭/摄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刘旭□ 彭世民 徐炜萌□ 复旦大学学生 谭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21-02/05/076998.html

等待处理…

井冈山女红军,一个崇高又圣洁的称谓

2021/2/5

井冈山既有光辉的历史,又有绚丽的自然风光。 刘旭/摄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刘旭

□ 彭世民 徐炜萌

□ 复旦大学学生 谭雯兮

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历时两年四个月的井冈山斗争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这里留下了井冈山会师、黄洋界保卫战、八角楼的灯光、朱德的扁担等许多耳熟能详的党史故事和传奇。

而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一大批女性同样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女性,她们活跃在战斗和生产的第一线,和男同志一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历博办主任饶道良,参与搜集整理了井冈山女红军的故事,“我们将参加过井冈山斗争并在斗争中作出贡献的所有女性都尊称为女红军。”饶道良说,井冈山女红军,是一个崇高又圣洁的称谓。她们由一群或血气方刚,或泼辣干练,或稚气未脱,或书生气十足的学生、农协会干部甚至农家女、童养媳组成。她们的豪迈和坚韧为井冈山道路的胜利开辟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她们的铁血柔肠和巾帼情怀更对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做了最好的诠释。

据饶道良介绍,当时的井冈山女红军大都来自赣西南和湘南这两块红色热土。赣西南和湘南地理相近、山水相连,民俗风情有着特别相似的地方。当时广大妇女参加井冈山革命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直接参加革命战斗,她们大多是苦大仇深、反抗精神强的年轻妇女。由于共产党人和红军对革命的深入宣传以及当时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点燃了她们心中的烈焰,怀着期待和憧憬奋不顾身地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之中。另外,还有一大批普普通通的妇女,虽然她们不是红军序列中的一员,但在共产党人和红军的影响及带动下,她们有的与正规红军一道驰骋疆场,英勇杀敌;有的在后方努力生产,节衣缩食支援前方,她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绘制了一幅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壮丽画卷。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雕塑园伫立着19尊雕塑,其中有两尊是井冈山斗争时期女红军杰出代表的雕塑,一位是贺子珍,一位是伍若兰。据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编研陈列室副主任张莉介绍,在井冈山这个革命的大熔炉中,当时建制内的女红军充分发挥自身有文化、思想活跃、有丰富宣传工作经验的优势,深入农村开展群众工作,向广大妇女姐妹宣传党的政策,号召妇女自己解放自己。由于她们深入细致的工作,根据地内的妇女进一步被发动起来。

不在红军建制内,但又一直支持甚至亲身参加革命斗争,也是湘赣边界妇女的一大特点。当时红军战士不仅缺衣少食,连双布鞋都穿不上,绝大多数红军都是穿草鞋。妇女委员会就发动群众给红军做布鞋,在布鞋的中间用各种花线缝上“革命到底”“英勇杀敌”等字样。对此,中共湘赣边界特委书记朱昌偕曾高度评价:“在每次战斗中,不但可以参加并且表现一部分相当力量,还可以拿武器如红军一样冲锋,尤其是在每次群众大会,妇女更比男人来得多些……”

龙关秀在参加革命工作之前,是足不出户的农村妇女。为了解决山里红军吃饭的问题,龙关秀接到了组织上交给她的为红军战士送粮食的任务。龙关秀心里很着急,因为以前用的一些送粮办法都已经被敌人识破了,再用老一套办法肯定不行。

夜深人静的时候,龙关秀想出了一个为红军送粮的绝妙主意。把儿子哄睡后,龙关秀拿出小孩的衣服和裤子缝在一起,里面装上米,当成小孩背在背上直接将粮食送上山。她用这个办法送出了一袋又一袋的粮食。

不幸的是,这个办法后来还是被发现了,当敌人要她说出藏粮食的地点和红军战士的藏身地时,龙关秀没有说半个字。残忍的敌人先是烧了她家的房子,又杀害了她的丈夫和不满周岁的儿子。最终龙关秀也没有幸免于难。

聂槐妆是井冈山茅坪一户人家的童养媳。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茅坪后,她从革命军人的身上看到了希望。加入革命队伍后,聂槐妆进步很快,她白天发动群众,做妇女工作,晚上读夜校,不久就当上了茅坪乡妇女主任。

1929年1月,国民党进行严密封锁,妄想把红军冻死、饿死、困死在井冈山。山上尤其缺盐,和送粮食一样,当时送盐也是同样艰难。但聂槐妆想出了个好办法,她把食盐融化成水,用棉衣将盐水吸干,再将棉衣烘干,穿在身上。就这样,聂槐妆为红军战士多次送盐。

同样不幸的是,这个办法最后还是被敌人识破,聂槐妆牺牲时年仅20岁。

井冈山斗争时期,许多女红军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青春之歌。为此,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还专门搜集整理了100多位井冈山女红军的故事。“她们就像罗霄山脉盛开的最艳丽的红杜鹃,永远绽放在革命的历史上。”饶道良说。

追忆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精神

□ 复旦大学学生 谭雯兮

生于斯长于斯,井冈山也是我成长的摇篮。青山如画里,这里曾上演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沉眠着革命烈士的忠骨,回荡着一曲又一曲红色歌谣。

井冈山上散落着无数历史的旧迹,记载着过往的峥嵘岁月。90多年前,红军在这里浴血奋战,伟人在这里运筹帷幄。他们登上井冈山,也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过往已为陈迹,而井冈山精神,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传承与弘扬井冈山精神,是我作为一名井冈山儿女的责任。我生于井冈山这一英雄的土地,学于复旦这一有着红色历史的大学,这是我的荣耀。我常常自问自省,我该如何无愧于这份荣耀,如何回报家乡的哺育、学校的滋养,将于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精神传承下去?我能否在面对艰难险阻时,将铭记于心的井冈山精神付诸实践,力克万难?我能否像毅然走下井冈山,随红军远征的战士们一样,走上一条无愧于心的人生道路?

我坚信,在革命先烈的引领下,在井冈山精神的指引下,我辈青年能对这些问题做出肯定的回答,为祖国和时代交出一份满意的人生答卷。

上篇:林叶萍当选福建省妇联主席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