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评论员 韩亚聪
从“越详细越好”到“提地不提人”,北京、上海等城市近期新冠流调报告发生的变化,是疫情防控中治理智慧的体现。避免为了保障一部分人的安全感,而伤害另一部分人的安全感,“最小必要”,是流调个人信息发布应坚持的原则。
在疫情防控中,流行病学调查是重要一环,能够为判定密切接触者、采取隔离措施及划定消毒范围等提供依据。然而,流调信息“裸奔”、个人信息被“和盘托出”,导致病例遭遇网络暴力的现象时有发生。
“越详细越好”,真的有必要吗?与涉及场所、具体时间等必要信息相比,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信息显然不需要广而告之。公布这些私人信息不仅无益于疫情防控,甚至会带来负面反应:因为害怕信息公布后,自己和家人被歧视、被网暴,确诊病例不敢说实话,导致流调“断线”。
平衡公众知情权和病例隐私权,是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不能回避的问题,需要精细考量,下“绣花”功夫。在流调个人信息发布中,各地各部门首先要“说好”。坚持“最小必要”原则,将必要信息及时告知公众,做到公开透明,而对于一些非必要信息,要严格“加密”。其次要“做好”。对病例涉及的场所进行全方位消毒,做到流调到哪里,消除隐患到哪里。同时,加强对参与疫情信息收集、使用的主体的监督、指导和约束,守好病例信息,做到“密不透风”。
一场疫情,诠释大爱和理性。在经历了几百个日夜的并肩战“疫”后,人们一定会理解,流调个人信息发布坚持“最小必要”,是战胜疫情的“最大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