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旋
快过年了,又到了单身男女们的煎熬时刻。中国的老人们,永远不缺乏两种热情:一种是催儿女结婚,一种是催儿女生娃。
前几天,一个不到30岁、年入50万的小伙子,勇闯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被守株待兔的阿姨们抓个正着。在了解小伙子的具体情况后,给他下了定义:无房无户口无稳定工作,“三无产品”。
房子男方出首付,婚后一同还贷款,阿姨们觉得不太行“我们就是没房,才要求男方有房的”,老家有五六套房子也不行。
要求这么高,阿姨家条件一定很好吧? “我女儿月入7000元,但她是护士,工作很稳定……”寒风中凌乱,小伙子最后逃离了现场。
相亲,上海有人民公园,北京有中山公园,深圳有莲花山公园。在这里,有着最神奇的画风:明明属于年轻人的相亲,却成了一群老年人的盛会。他们早出晚归,挨个比对信息,抄下号码,然后与对方互相勉励一番,一天过得充实又满足。然而,父母这边在高要求相亲,可年轻人已经不想结婚了。
相亲到底相什么
为了占个好位置,叔叔阿姨们早早起床,穿上最精神的衣服,背上最贵的包。他们的心思,儿女们接受吗?按老人的话说,多数都不配合:“女儿觉得我多事,她都28岁了,也不谈恋爱,整天忙。要不加班,要不就和朋友出去玩儿,说自己还小……”少有配合的,也只是因为来相亲角,让父母生活有了奔头,顺便锻炼身体。
与其说为了帮孩子相亲,不如说,只是缓解了老人自己内心的焦虑:那种羡慕他人,可自家孩子却没走预定路线的焦虑。其实,如果你懂中国文化,你就会懂中国父母的焦虑。
被逼婚的人,一定都听过这样的话:“妈妈的同事,现在抱孙子了,都不出来打麻将了”“别人问起你为什么还没结婚,我都不好意思说”“再不结婚,我都没法见人了”。
这些在集体主义环境下长大的长辈们,他们最大的安全感来自于和别人一样。而不结婚,就是和别人最大的不一样。他们追求的,是一种集体认同感。为了这种认同感,他们可以在不幸福的婚姻里,牺牲感受,一忍就是几十年。
一位女士跟我说,父母总是催婚,说女人早早结婚生子好。人生任务完成了,又有人帮着带,你们想干嘛就干嘛,日子全是自己的。想想也有道理,于是结婚生子。然而,婚姻给她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婆婆强势、老公懒惰、自己准备不足,生活一地鸡毛。她跟妈妈诉苦,妈妈却说,不稀奇,自己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她震惊了,她不理解,既然如此,妈妈为什么还催自己嫁人。
在父母心里,其实有着更深层的恐惧。有一段婚姻,就意味着有一个家,意味着有一个人可以依靠,遇事有人可以商量。结婚未必幸福,但尚且可以赌一把。而如果不结婚,面对的将是一个人去扛所有的风雨。
有些不婚是不敢
可年轻人不一样了。年轻人不需要认同感吗?并不是。谁都想追求爱与被爱,想要一个安全美好的生活。有些人不结婚,是因为不敢。
小敏从小就特别心疼妈妈,明明赚钱不比爸爸少,但回到家,爸爸什么也不做,母亲忙完工作,还要回来伺候一大家子。
妈妈说:“你爸爸至少每天回家,不在外面乱来,已经比对门的叔叔好太多了。”那一刻,她对自己说,如果男人都这样,我宁愿不要结婚。
他们看过父母婚姻中的龃龉,就没办法闭着眼逼自己忍了。这背后,其实也有一种恐惧,害怕自己重复上一辈人的生活。结婚就成了妻子、妈妈,那个独立的“自我”却隐没在各种社会角色里。如果想活出自己,就可能对家庭、对孩子有亏欠。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有些女孩看到家族中的人离婚,影响到自己的婚姻观。没有见过幸福的婚姻模板,所以,就不知道怎么幸福,也不相信自己能幸福。
从小耳濡目染了婚姻的不幸,目光所到之处皆是婚姻的苟且,让很多人,对婚姻望而却步。
我们结婚只为了幸福
什么样的婚姻才能吸引年轻人呢?网上有个回答:结婚,只是为了有人陪伴,有人分享,有一份牵挂……然而,现实却没那么容易实现。
不得不承认,现在仍有一大批婆婆,仍然认为女人就应该做家务生孩子,男人可以做甩手掌柜。仍有一批男性,从小被家庭娇惯,认为娶个老婆回家,是为了伺候自己及家人。但是这个年代,我们有了拒绝的底气。我们不再被社会赋予的角色所定义,而是可以选择自己定义自己。
家庭和工作之间,如何来平衡。选了家庭的,能力会被忽视掉,唯一的评价标准是,你有没有把家庭照顾好?选了事业的,工作和家庭哪个都放不下,只能掏空自己。所以,有些人不想结婚,他们选择的是自己。
父母们有一种朴素的乐观主义,自己不幸福没关系,孩子一定会幸福。其实这种想法南辕北辙了,只有父母婚姻经营好了,活得幸福了,孩子才会对婚姻有信心,才会向往婚姻。
而年轻人觉得靠婚姻靠不住,不想结婚。这个想法也未必正确,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潜意识,我们只能靠婚姻,或者靠自己。
其实,靠自己是绝对性的,不管你有没有婚姻,都得靠自己。不是为了把坏日子过好才走向婚姻,而是为了把日子过得更好才选择婚姻。只有在自己过得好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收获婚姻的幸福。因为婚姻不是跳板,也不是补偿,而是一种锦上添花。只有到了这个时候,婚姻才是爱情的归宿。
(作者系心理咨询师、家庭治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