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21/1/202101280439e3906fed4dcab4fb64930376dd7c.jpg
▲陆荣艳在上古拉社区种子库检查种子保存情况。目前,该种子库已保存六十三个品种,其中有三十七个为本地传统品种。 ▲卢瑞香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21-01/29/076776.html

等待处理…

一颗种子,孕育着生命,承载着悠远的农耕文化和农民浓厚的土地情怀。 在我国乡村,有这样一群农民,其中大部分是妇女,多年来,他们像对待稚嫩生命一样,珍爱、保护着世代留传下来的农作物种子,并和农科农技专家们一道选育新品种。这些普普通通的农民,成为土地和作物生命的坚实守护者。

保育老种子,妇女在行动

2021/1/28

▲陆荣艳在上古拉社区种子库检查种子保存情况。目前,该种子库已保存六十三个品种,其中有三十七个为本地传统品种。

▲卢瑞香在实验地里查看高粱长势。这些年,她和丈夫种植了五十余种老种子,他们自主研发的高粱新品种在全国多地得到推广。

张秀云在种子实验地里收获玉米。经过7年培育,她成功增育了一批玉米新品种,有了以她名字命名的“秀云1号”“秀云2号”“秀云3号”品种。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李雪婷/文

■ 王文燕/摄

2020年12月19日,《种子:全球挑战与中国现实》报告发布会暨以“播厥百谷,藏种于民”为主题的传统农耕文化大地艺术摄影展在北京举行。活动现场,来自10个省份23个村庄的50多位农民代表,带来了300多份种子和土壤,讲述了他们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保护、传承老种子的生动故事。

马山古寨:妇女蹚出保种育种新路

广西马山县马山古寨村上古拉屯有村民300多人,其中1/3为瑶族,2/3为壮族。上古拉屯地处喀斯特地貌区,灌溉用水紧张,遇暴雨易引发山洪,交通运输不便。世居于此的农户在巴掌大的地里种玉米,保留着丰富的玉米老品种,被一些专家认定为糯玉米的发源地,但由于多种原因,当地的玉米品种也越来越单一化。

2000年,马山古寨加入了广西参与式育种项目。村妇女小组领头人陆荣艳积极动员,最初只有9位老人的保种育种小组成员发展到63人,其中主要是妇女。经过农户、农村社区、专家们的共同努力,古寨实现了12个玉米地方品种与部分蔬菜老品种的保育,恢复了往昔的种子多样化。自2006年起,古寨开始进行玉米“桂糯2006”的种子生产,并与其他项目社区分享其生产成果。

2012年,陆荣艳带领27名留守老人及妇女一起建立了马山荣艳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开始实行生态循环农业的尝试。2014年下半年,合作社开始扩大种植佛手瓜苗。当时,古寨周边村镇还很少有人种植佛手瓜苗,县域市场几乎处于空白。合作社种植的佛手瓜苗一上市就供不应求。尝到甜头后,陆荣艳带着农户们继续引导村民积极种植当地老品种。也就是在这一年,上古拉社区种子库逐渐成形,到2019年底,古寨社区共登记传统品种资源124种,合作社种植的蔬菜、玉米和旱藕等农产品,大多来自这些资源。

2018年,上古拉社区种子库正式建成,大部分工作人员是当地农村妇女。截至目前,种子库已收集保存63个品种,其中有37个本地传统品种。库藏品种免费提供给村民,收获后翻倍返还。如今已有89位村民使用了种子库资源,大部分也是妇女。这个社区种子库与政府种质库也建立了联系。2019年,种子库收集的三种地方玉米种质资源,存入国家种质库和广西农科院种质库。

如今,在古寨社区,一个由妇女主导的集优质作物种子的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等于一体的农民种子企业已具雏形。专家介绍说,农民种子企业的运营,可以促使专业合作社增强复合经营与管理能力,更好地与市场链接,缩小农民种子系统和市场差距,让从事种子保育的农户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他们也在逐步带动当地的年轻人,共同参与保种育种,守护土地的永续与健康。

石头城村:育种“育”出农民女专家

石头城村坐落于滇西北山区、金沙江河谷,千百年来,纳西族居民在这里创造了极具韧性的山地农耕系统,农作物品种数量十分丰富,形成了一套高效而富有活力的混农林耕作系统。但在过去20多年里,当地的农家种子流失速度加剧,作物品种日趋单一。面对年年干旱、雨季推迟等气候变化,石头城村的农业生产愈加脆弱。

2013年,在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参与式行动研究团队的支持下,石头城村成立了种子保育小组,承担起了保种育种的职责。种子保育小组成员以妇女为主,其中,张秀云、李瑞珍、和秀勤等为骨干力量。经过多年努力和坚持,不少普通的农家女成为育种能手。

张秀云把家里最好的耕地拿出来进行育种和制种,种植从广西引进的玉米品种和本地流传下来的黄玉米、大马牙、小白籽儿等老种子。“在纳西文化的贡品里,玉米、小麦、糯米粑粑,这三样不能缺。这些是祖传的,我们不能丢。”张秀云说。

育种制种比常规种植更加辛苦。张秀云每天都要到地里观察,就像抚养孩子一样看护它们。“秸秆长得高了低了都不行,高度一定要均匀,出穗儿看须子、看颜色、授粉套袋儿,每个程序都得非常严谨,一丝不苟。”张秀云说,玉米秸秆有的会长到两米多,容易倒伏,她就从山上砍来树枝和竹子,把它们一株一株支起来。

两三年实验种植之后,从广西引种的玉米种子终于适应了当地气候和环境,不但发芽率、结棒量提高,而且口感非常好。经过7年培育,张秀云成功育出了一批新品种,有了以她名字命名的“秀云1号”“秀云2号”“秀云3号”,她育种制种和试种的品种更是达到了87种。她因此被人们称为“农民育种家”。

张秀云家共有20亩地,她拿出10亩地进行育种和制种,有时候一亩地只收了几十斤种子。和国内外同行交流种子时,她也分文不收,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当地农民育种能手。育种制种收益不高,有时还赔本,但张秀云没有放弃,“我们现在吃喝都不愁了,赔本也要做点对人类有益的事情。”

在张秀云们的努力下,石头城村的种子保育工作扩展到金沙江流域的4个纳西村落,建成了4家乡村种子库,保存了300多个品种。如今,张秀云又有了更大的目标,她注册了一个专业合作社,准备带领乡亲们在保护传统种子和生物多样性的路上走得更远。

小米之乡:夫妻携手培育新品种

内蒙古赤峰敖汉旗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典型的旱作雨养农业区。这里杂粮品种丰富,其中,“敖汉小米”驰名中外,被称为小米之乡。卢瑞香的父母在敖汉旗良种厂从事育种制种工作,她耳濡目染,从小对种子有很深的感情。

2014年,卢瑞香与同样对种子有着浓厚兴趣的丈夫马鹏程,成立了鹏程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始从事农作物种植与种子的培育、销售。早在2005年两人还在开农资店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到店里来找老种子,卢瑞香有意识地选育了几个老品种,将种子免费提供给当地的农户种植。

公司成立后,他们的选种育种工作进入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这些年,他们种植了50余种老种子,自主研发的“新杂2号”高粱种子在黑龙江、吉林、山西、陕西、辽宁、河北都有大面积种植,他们选育的“敖谷1”“敖谷3”“敖谷八千”等19个优良品种也已推广到全国。

近几年,卢瑞香夫妇在新惠镇横沟子村进行谷子选育种试点,已有初步的成果,该村被确定为农民种子网络试点村。

“搞选种育种,也有不少麻烦事。”卢瑞香说,刚开始,农户种下他们的种子后常有出苗率不高或庄稼出现变异的情况,后来,两口子经过请教专家和自学后,给农户辅导种子知识,精心指导他们种植,“播种时种深、种浅了都不行,地太湿、太干也不行。农户播种技术提高了,庄稼也就长好了。”

2020年,卢瑞香和丈夫又建了一个生态农场,还请来土壤专家,对农庄的土壤进行了改良,种植自己选育的粮蔬新品种,并实行种养结合,走绿色农业发展之路。卢瑞香坦率地说,他们的公司已经走上正轨了,但销售团队还不强,公司培育的一些优良品种在全国范围内知晓率还不高,今后,他们将加强新品种的宣传与推广,让来自小米之乡的优良品种惠及更多农户和消费者。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农民种子网络公众号)

编后语

保护地方品种需要农民积极参与

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解决好种子问题作为2021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之一单独列出,并明确了三项关键任务:一是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二是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三是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解决好种子问题,首先要保护好种质资源。多样性的种子系统既是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基础,也是育种家培育作物新品种的原材料,也是品种选育不可缺少的来源。过去数十年,我国在利用和改良品种资源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为提高农作物生产率和粮食产量连年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杂交品种的推广,加之人们的保种意识淡化,一些地方品种和老种子在民间流失。据有关机构统计,1940~1990年,水稻品种从4.6万多个减少到仅1000多个,小麦品种从1.3万余个减少到500~600个,玉米品种从1万个减少到152个。因此,保护农作物地方品种,成为越来越紧迫的任务。
地方品种的保护,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因为种质资源必须保持活性,需要不间断的种植和选育,而且需要本土气候与环境的滋润。农民对祖辈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和传统农作物知根知底,可以在耕种过程中使一些地方品种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当然,一些地方品种由于产量较低、推广范围有限,难以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它的保护与传承,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也需要参与者有较强的公益和奉献精神。
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一批以农村妇女为主体的民间保种育种队伍在壮大。这些留守偏远乡村的妇女是农业生产的主力,也责无旁贷地挑起了保种育种的重担。她们默默耕耘,像抚育生命、抚爱孩子一样,精心呵护世代流传下来的农作物种子,让它们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让它们一代比一代健康、强壮。
在保种育种过程中,妇女们也在成长,思想境界不断提高,技术素质逐渐增强,并成长为农民育种家。虽然自己的经济收益较低,甚至亏损,但一种“大爱”支撑她们执着坚守,正如纳西族妇女、农民育种家张秀云所坦承,“我们现在吃喝都不愁了,赔本也要做点对人类有益的事情”。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的保种育种骨干力量在逐步带动当地的年轻人,共同参与保种育种活动和工作,还有一些先行者,如广西马山古寨的巾帼致富带头人陆荣艳、内蒙古敖汉旗的农民育种家卢瑞香等,正在探索市场运作模式。他们成立农民种子企业,拓宽以本地市场为主的多元市场链接渠道,通过销售部分优质种子,让保种育种的农户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市场模式的运作无疑将更好调动农民参与资源保护的积极性,有助于地方品种保护和利用的长期持续进行。
有了丰富的种质资源,打赢种业翻身仗就有了坚实基础。

上篇:没有了
下篇:董雪梅:卖土货卖出生活的甜味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