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21/1/202101274a2a998267754a6d91034fc126035851.jpg
范文(一排左一)与母亲(一排右二)及其所培训学员的合影。 ■ 口述:范文 四川雕塑艺术院教授、雕塑家■ 记录:任然 中国妇女报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21-01/28/076733.html

等待处理…

一个艺术之家的扶贫之路

2021/1/27

范文(一排左一)与母亲(一排右二)及其所培训学员的合影。

■ 口述:范文 四川雕塑艺术院教授、雕塑家

■ 记录:任然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这几年,很多朋友了解到我在忙碌什么时,都很惊讶。我是一名雕塑家,从业至今已有30年,然而,从2017年开始,我走上了扶贫之路。最让朋友们难以理解的是,我年逾八旬的父母,也参与进来,常常随我一起奔赴300公里外的帮扶村。

我们一家都是艺术工作者,父亲的专业是油画,母亲则从事工艺美术方面的研究和教学。朋友们常问,你们去扶贫图什么啊?艺术家能怎么扶贫呢?

我父母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是四川美术学院建立的见证人和亲历者。特别是我的父亲,山西临汾人,14岁参加革命,15岁随军南下步行至川,与老一辈的艺术工作者共同开启了西南的文艺事业。我父亲常常说我身上有着红色基因。扶贫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应是我们每个人的担当。

艺术家怎么扶贫呢?其实,艺术看起来高大上,但它来源于生活,它是接地气的。特别是民间工艺美术,来自民间,更要返回民间,为乡村振兴服务。

去农村,为什么?

在艺术世家的浸润中,我自然走上了艺术之路。我出生时,父母均是四川美术学院(下简称川美)骨干教师,我便从小在川美环境中长大,川美雕塑专业毕业后,便去了四川雕塑艺术院工作,直到现在。

我的个人经历并无太多波澜,但我从小就被父母的人生故事所激荡,被他们深沉的家国情怀一直感染着、影响着。

1983年,那一年我上川美附中一年级,父亲带我坐火车回山西临汾,走到一个老院子前,父亲用手一推,门吱嘎一声开了,我姑妈在里面喊我父亲的小名,说:“你回来啦。”这是我第一次回我父亲的老家,也是他难得的一次回家。

1948年,贺龙元帅在山西临汾创办西北人民艺术学校,我父亲进入该校学习。1949年,山西临汾的西北人民艺术学院第二分部迁往陕西西安,并更名为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贺龙是学校首任校长。之后,部分教学骨干南下四川,筹办了西南人民艺术学院(川美前身之一),这里面便有我父亲,当年他15岁,跟着部队走了半年,走到成都。

此后,父亲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在了川美,奉献给了四川文艺事业。他1953年从川美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四川美术学院附中校长,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院长,重庆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而我母亲则有深深的民族民间艺术情结,她1958年川美毕业后留校任教,1960年,主动申请到农村劳动。有次她在田间劳动时,看到一个农村妇女的围裙,是一条蓝印花布,她一打开,觉得太漂亮了。她说,民间美术让她倾心,她发现了美在民间。

此后,母亲便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民间艺术。她到自贡扎染厂学扎染,然后引入课堂,开设了民间图案课、民间染织课等课程,并写了《四川扎染》《少数民族图案教学与设计》等书,均成了教材,母亲常说,随着她对民间艺术的深入了解,她越发觉得要“情系民间”。

父母退休后,他们对艺术事业的奉献并未停止,母亲仍每年深入民间进行田野调查并写书,其中《中国少数民族服饰》这本书,便是父母对中国的西南、西北、海南岛、台湾地区高山族进行了调查后共同所写,成了国家“十一五”重要图书。

母亲那代人对工作的热忱,对事业的忠诚,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二老总说,国家培养了我们,民间滋养了我们,尽管已经“老朽”,总想着再贡献一点力量。

在二老的熏陶下,我也对民间艺术有着深深的眷念。自2013年起,我受聘为《中国工艺美术全集(四川卷)》“工艺雕塑篇”执行主编,便多次深入四川省各地考察。特别是深入马尔康、金川、壤塘、松潘、德格、白玉等阿坝、甘孜的藏区调研,让我对少数民族文化也有无限的热忱与喜爱,也总想着为那些大山深处的乡亲们做点什么。

所以,当四川省文旅厅对口帮扶点需要人去扶贫时,我们一家人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全部参与了进来。

艺术,怎么促增收?

去之前,我确实有点懵,我也想过,我一个搞雕塑艺术的,如何用雕塑艺术来进行扶贫呢?前往叙永县进行实地考察后,我便向父母请教。

泸州市叙永县,位于云贵川交界的乌蒙山区……母亲听完我在村子里的调研情况后,提出了“解决方案”——做扎染。

我一听“扎染扶贫”时,就觉得可行。一是“扎染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目前正倍受国内外消费者和时装界青睐;二是扎染艺术具有易接受和易制作的特点,能有效带动群众愉快学习、自愿学习,从而更容易掌握扎染技艺;三是当地村民有刺绣基础,当地还有天然矿物染料,这样就可以生产出扎染工艺与保健结合的“生态自然”扎染工艺品,更容易走向市场;四是师资力量有保证,母亲从事染织美术,色彩写生和民间美术教学及研究50余年,具有丰厚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可由她领衔授课。

2017年10月10日,第一期“扎染艺术培训班”由四川雕塑艺术院支持在叙永县水尾镇西溪村开班,父母亲和我的扶贫志愿者们参与进来,母亲在开班仪式上深情地说:“我的扎染艺术是从民间学来的,我要加倍回报给民间,这就是我的初心。而作为一个老师把自己的知识全部教给学生,这是本分也是职责。”

然而,培训班开班的第一天就遇到了困难,村民不理解什么是“扎染”,只来了6个学员。我从那时便意识到,扎染扶贫最大的困难是转变村民的观念。因此,第一期培训班结束后不久,我便将村民作品带到文旅厅举办的扶贫展览,并开展义卖活动,当村民发现自己的扎染作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卖了几大百元,随即参与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至今,以我为主导的扶贫团队,历年整合各类资金50余万元,已在叙永县开展了5期培训班,培训了300多人,带动6个乡镇12个村400多户农户通过参与扎染项目增收,截止2019年底已实现户均增收2000余元,人均增收千余元。其中多名学员,靠着扎染走上了致富路,如水尾镇西溪村村民张开丽三年前学习扎染艺术,现在这不仅成了她一门手艺,还成为生计来源。她的一件扎染作品曾在首届澳大利亚“四川美食文化节”上拍卖了将近4200元。

“叙永扎染”是文旅厅的扶贫项目,我们也在文旅厅党组的持续支持下,摸索出了一套推广组合拳——培训班作品展览、组织学员外出进行考察学习、组织企业家走进叙永扎染、注重宣传、参加各种活动进行展销。

目前,叙永县在2018年12月8日已建立“叙永县扎染蜡染苗绣专业合作社”,有了“扎染扶贫工坊和扶贫车间”,有了自己的商标,生产制作的产品采用“线上、线下双向交易平台”非遗+扶贫的模式进行销售。

文化,如何服务乡村发展?

其实,四年扶贫,我发现,艺术、文化不只是能靠其产生的作品来促村民增收,来服务于村庄建设,它也是能激发人的内生动力的,能引人向善,引人向美,唤醒村民对善美生活的向往。

我们很多学员不只是为了增加收入来做扎染作品,他们常常做出作品自己先用起来。在沙发上放上一个扎染抱枕,在床上铺上一个扎染床帏,在墙壁上挂上一幅扎染画……他们说,自己的房间变美后,看见什么都觉得很美好,做什么事都觉得很有劲儿。而群英村的老党员邹洪英大妈,家庭突遭变故,却乐观如故,坚持学习扎染技艺,她还动员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学习队伍中来,号召大家共同加快家乡的发展。

群英村11岁的何聪正是感受到了这样的号召,开始喜欢扎染、蜡染,并在假期期间参加了培训班,动手做了一个包包、一个方巾、一个抱枕,还卖了150元钱。这让我们看到的不只是艺术扶贫,更看到了中华传统文化、民间工艺美术的保护和传承的希望所在。

我母亲说,希腊美学家认为,艺术的本质是和谐,村民在学习扎染的过程,能从扎染的点、线面的组合感受到节奏、韵律的美,从色彩搭配中感受到和谐与对比的美。村民学习扎染是一个审美休养的提高过程,也是对艺术本质的一个探索过程。

如今,我们已走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乡村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正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文化艺术对其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而于我个人而言,我会继续传承父母的这份家国情怀。如果有人问我现在在忙什么,我会说,在“雕塑”,不过这个作品可能要用下半生来完成,作品名字就叫“不忘初心,情系民间”。

上篇:没有了
下篇:周萍:带着一颗敬畏之心去守护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