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
记者 彭芸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在老有所养、幼有所育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着力解决“一老一小”民生问题。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意见》相关问题做了解读。
问:养老托育关系千家万户,请问《意见》在解决好这一百姓身边事上有哪些系统性的考虑?
答: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是一项系统的民生工程,养老和托育,都是直接服务于家庭,都是面向最需要社会关爱的人群,都面临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需要完善制度体系、凝聚各方共识、形成工作合力。对此,《意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整体性推进:
一是突出规划引领。明确规划要求,省级人民政府要将养老托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并制定“十四五”养老托育专项规划或实施方案。加强督促落实,以往也有规划、政策,但从执行效果看,有的并未落实到位,这次明确各地要建立常态化督查机制,督促规划或方案的编制实施。
二是坚持统筹推进。统筹解决“一老一小”问题,养老托育在很多方面有共同之处,首次将社会高度关切的两大民生事项统一考虑、集中回应。统筹推进城乡养老托育发展,既考虑有效供给不足的共性问题,又结合城乡需求的不同特点,分类施策、差异化发展。
三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养老托育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力争实现“最多跑一次”,推进“好差评”工作,改进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强化统计等数据资源支撑,以普惠为导向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合作平台。建设宜居环境,以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和营造婴幼儿成长环境为导向,推动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活力发展城市和社区。
问: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需要场所、财税、人才、融资等诸多要素的支持保障,请问《意见》在这些方面有什么具体措施?
答:要满足多样化服务需求,就要扩大多方参与、多种方式的服务供给。兜底线,强化政府保基本职能,为特困老年人提供好进也想进的养老院,让留守婴幼儿能得到科学照护;扩普惠,提供老百姓有钱买得到、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安全有监管的普惠性养老托育;促市场,主要依靠社会力量,充分激发能动作用,推动要素市场制度建设,促进公平竞争。
同时,针对行业发展面临的场地设施供应不够、财税支持享受不到、专业服务人才短缺、融资模式亟须突破等突出瓶颈制约,《意见》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加大制度创新、政策支持和工作力度,进一步健全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的政策体系。一是保障土地场所供应;二是推动财税支持落地;三是提高人才要素供给;四是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问:面对日益旺盛的养老托育需求,《意见》在完善服务体系上有什么考虑?
答:目前,我国居家、社区养老托育供给能力不足,专业化机构总量短缺与结构矛盾并存,服务质量有待提升,难以满足人民对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对此,《意见》从家庭、社区、机构3个方面作出部署安排。
一是增强家庭照护能力。支持优质机构、行业协会开发公益课程,利用互联网平台等免费开放,依托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力量提供养老育幼家庭指导服务,强化家庭赡养老年人和监护婴幼儿的主体责任。
二是优化居家社区服务。完善服务网络,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养老和托育服务网络,支持具备综合功能的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引导专业化机构进社区、进家庭。发展家庭托育,建立家庭托育点登记备案制度,研究出台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鼓励开展互助式服务。
三是扩大机构服务供给。提升公办机构水平,坚持公益属性,完善公建民营机制,引进养老托育运营机构早期介入、全程参与项目工程建设,探索开展连锁化运营。推动培训疗养机构资源转养老,将转型发展养老服务作为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培训疗养机构改革的主要方向,确保转养老服务项目2022年底前基本投入运营。拓宽普惠服务渠道,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领作用,引导地方政府制定支持性“政策包”,带动企业提供普惠性“服务包”,建设一批普惠性养老服务机构和托育服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