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20/12/pc202012146335033fe62f44e484ddad27601d85f6.jpg
阅读提示 妇女/性别研究如何在学科之间实现实质性的跨越,是当今妇女/性别研究和妇女学学科建设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作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20-12/15/074487.html

等待处理…

妇女/性别研究的跨学科性与学科发展

2020/12/14

阅读提示

妇女/性别研究如何在学科之间实现实质性的跨越,是当今妇女/性别研究和妇女学学科建设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作者认为妇女/性别研究的“跨学科”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在传统学科中“添加”妇女;二是用女性学的知识体系改造传统学科中的男性中心偏见;三是将所有的学科理论都作为“方法”相互借鉴,模糊学科间的界限,用“全科”的面貌彰显女性学的学科价值,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开辟新的路径。

■ 畅引婷

妇女/性别研究所具有的跨学科性毋庸置疑,但何为跨学科,怎样跨学科、为何要跨学科的问题在学界远未达成共识。就现实状况而言,大多是指妇女研究与其他传统学科的相互融合,而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边界究竟如何“跨越”其实并没有真正涉及。目前,在不同的学科门类下使用不同的学科范式来谈论女性和性别,其意义所指有时候并不完全相同,甚至自相矛盾。学科间的界限及其阻隔,不仅在南辕北辙中严重影响了学者之间的交流和对话,而且在学科建设中也难以形成共同的话语言说体系。因此,如何在学科之间实现实质性的跨越,就成了当今妇女/性别研究和妇女学学科建设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女性: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存在

女性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存在,是与国家、族群、阶级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因此,把“女性”作为一门学问并重点关注就成了当今学界绕不开的重要话题之一。对此,我们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大数据所显现的“热点”问题可以看出,在社会学领域,“女性”一词排序第7位,“性别差异”一词排序第17位;在艺术学领域,“女性”一词排序第12位;在文学领域,“女性”一词排序第16位;在体育学领域,“中国女排”一词出现在第42位。

本文所谓“热点”,主要是以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和2020年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发文二者重叠的前50个关键词作为依据的,共涉及17个学科,上述4个学科对女性的特别关注绝非偶然。在社会学领域,不论社会发展本身,还是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女性”无论怎样都绕不过去,位居“第7”即是明证;“性别差异”一词之所以会成为热点,其意义十分广泛,既包括自然的差异——男女不一样,也包括社会的差别——男女不平等。而“不一样”和“不平等”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在社会学研究中难以回避。在艺术学领域,女性之所以备受关注,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复杂的社会变迁中,不论顺境还是逆境,女性无限的创造力和聪明才智皆因“艺术”而充分显现,人类的历史文化也因(女性的)“艺术”而被记忆和传承。文学作为人学,失去女性,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书写的价值,所以,女性在文学领域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体育学中的“中国女排”,显现的是一种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振兴与腾飞需要女排精神作为支撑。

上述事实表明,女性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性别符号,作为社会存在的重要一部分,“她们”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学/文化、艺术,乃至民族精神的塑造始终是融为一体的。随着女性社会参与的日益广泛和性别问题的逐步凸显,妇女/性别研究会进一步向其他各个学科延展,如2020年的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在立项中,共有49项与妇女、女性和性别相关,涉及16个学科,社会学、文学、人口学位居前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女性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联以及妇女研究的跨学科特性。

女学:知识再生产的一条重要途径

女性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和关注对象在历史上从来就没有中断过,问题的关键是在怎样的理论视域和价值取向下观照并规范女性?女性本身在性别规范和性别秩序建立中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父权制视域下的女性。父权制作为一种性别制度,就其本质而言是压迫女性的。在这一框架下,女性主体能动作用的发挥犹如戴着镣铐跳舞,无论怎样都难以充分施展。比如,“家庭”作为女性的主要活动场域与“社会”相比,不仅活动范围狭小,而且视野的局限和经济上的依赖也造就了女性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被动服从的性格特征,进而为父权制的千百年维系提供了温床。直至今天,历史的惯性作用依然在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女性学视域下的女性。女性学的兴起是对父权制的一种反叛,性别平等和公正是新的性别文化和制度建立的重要前提。女性作为一个整体被学界关注,其意义显而易见。首先,改变了传统的知识生产体系,女性的生命历程和生产、生活经验被充分挖掘和显现,书本上曾经的“被告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或挑战,知识来源的渠道由此而变得多元;其次,重构了女性的主体身份,在现代化的历史条件下,女性不只是一个受压迫的(弱势)群体,同时也是改造社会和自身的能动主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女性不仅在职业领域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而且是社会变革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再次,重建了社会性别关系,女性与男性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同时也是相互制约的命运共同体。女性对社会生活的全面参与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结构性社会变革,不仅改变着传统的性别依附关系,而且为新的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和环境。女性作为真正的“人”,其生命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

学人:在学科融合中创新知识

跨学科与其说是妇女学的一个基本特征,不如说是对学人学术素养的一种基本要求。学科是人们为了全面地认识世界和更好地改造世界而开辟的知识生产途径,如果把学科作为“方法”(而不仅仅是专业),不同学科之间则有着诸多相通之处。落实在妇女/性别研究之中,所谓的“跨学科”主要有以下三种依次递进的方式。

一是在传统学科中“添加”妇女,即理论框架不变,研究对象转化。其意义在于发现、呈现或展示,使女性在历史和知识生产中由“缺席”变为“在场”。这是目前最为便捷、也是最容易进入的一条路径,但需要警惕的是,在传统学科框架下解释/诠释妇女,会不自觉地复制传统,包括父权制和性别刻板印象。

二是用女性学的知识体系改造传统学科中的男性中心偏见,具有知识更新和理论创新的双重意义,是妇女/性别研究所追求的具体目标。但不可忽视的是,由于学科界限的阻滞,使得相互间的跨越异常艰难,稍不留意,真理就有可能在隔行隔山的述说中变成谬误。由此许多学人在传统学科边界的固守中不敢轻易跨越雷池,其结果,只有树木,难见森林。

三是将所有的学科理论都作为“方法”相互借鉴,模糊学科间的界限,用“全科”的面貌彰显女性学的学科价值,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开辟新的路径。这是层次较高的一种要求或追求,难度相对较大。目前较为可行的一种方法是,围绕自己的主打专业向邻近学科扩展,把历史学、社会学、哲学、政治学、语言学等作为基本方法,在术业专攻的同时,尝试打破学科间的封闭状态,使得有关女性和性别问题的探讨在深度、广度和高度,以及对现实社会改造的力度和话语言说的信度等方面全面提升,进而形成新的知识增长点,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添砖加瓦。

(作者为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编审)

上篇:曼努埃尔·高特兰:让建筑给城市涂抹亮色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