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20/12/pc2020120802448c07f3eb4d22b3eae279f1df4759.jpg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见习记者 陈姝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20-12/08/074326.html

等待处理…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

2020/12/8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见习记者 陈姝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我们要“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如何理解国家在“十四五”时期的养老政策?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对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进行了采访。

《建议》明确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任务

原新认为,“十四五”期间是我国人口正增加的最后一个五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第一个五年,做大财富“蛋糕”,夯实应对老龄社会问题的物质保障,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是首要任务。

原新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向中度老龄化,通过供给侧改革、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国际国内双循环等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同时还要通过完善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优化政府、企业、居民之间的分配格局,稳步增加养老财富储备,“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延长生命周期中的生产性时间”是《建议》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另一个举措,原新解读说,目前,中国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77.3岁,这需要我们采取延迟退休、灵活就业等政策改革,在制度安排上促进个人生命周期中劳动就业时间的延长;创造老年人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机会,促进健康老年人社会活动参与、家庭活动参与,激发老年人的参与行为,提升老年人幸福感和获得感。

随着“50后”“60后”逐渐步入老龄时代,老年群体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明显变化,他们追求产品品质,享受型消费变成潮流。原新认为,培育养老新业态,发展银发经济,不仅可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还可以让老年人从被照顾者变成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

据统计,2016年中国人口预期寿命为76.3岁,预计到2040年有望达到81.9岁。预计到2045年,每4个中国人中就有1位老人,如何构建一个老人友好型社会迫在眉睫。

据悉,自2004年以来,我国连续16年为退休人员涨工资,保障了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

原新表示,《建议》在要求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同时,提出要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与基本养老服务由政府主导不同,普惠型养老服务是在基本养老服务之外,面向广大老年人、靠市场供给、由政府引导的一种服务,瞄准的是数量规模更庞大、需求更多样的普通工薪收入群体,实现从靠政府的基本养老到靠市场的普惠养老,不断提升保障水平和覆盖面。

“要以实现家庭和睦为目标,加强家庭美德教育,完善家庭支持政策,健全家庭服务体系,提高家庭发展能力,巩固家庭养老功能。以实现代际和顺为目标,统筹解决好未成年人、成年人和老年人三大年龄群体间的责任分担、利益调处、资源共享和权益保障。”原新说,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家庭将获得更多养老支持,形成老年人、家庭、社会、政府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原新表示,“十四五”期间,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确定了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的目标,只要我们本着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原则,可以预见老年人生活质量一定会在我们优越的制度之下日益提升。

上篇:牵住扶贫“牛鼻子”鼓起妇女“钱袋子”
下篇:女性作品点亮北京国际摄影周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