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20/12/pc20201201632e9809fd3442bab5e204880152e72f.jpg
编者按 11月27日-28日,“第二届全球女性发展论坛暨纪念北京世妇会2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其中,四个平行论坛分别围绕“脱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20-12/01/074085.html

等待处理…

关注性别平等实践共议妇女发展方略

——第二届全球女性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观点分享

2020/12/1

编者按

11月27日-28日,“第二届全球女性发展论坛暨纪念北京世妇会2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其中,四个平行论坛分别围绕“脱贫攻坚与妇女可持续发展”“社会治理中的妇女参与”“女性·媒介·发展”“为女性提供平等优质的高等教育”等主题展开,与会专家从学科或工作实践视角对妇女发展问题作了深入研讨。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见习记者 范语晨 记者 富东燕

11月27日-28日,“第二届全球女性发展论坛暨纪念北京世妇会2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来自全国妇联、政府部门、国际组织、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国内外嘉宾共同探讨了加快实现性别平等、促进全球妇女事业发展之路。其中,四个平行论坛分别围绕“脱贫攻坚与妇女可持续发展”“社会治理中的妇女参与”“女性·媒介·发展”“为女性提供平等优质的高等教育”等主题展开,与会专家从丰富的学科或工作实践视角,对妇女发展问题作了系统深入地研讨和交流。

脱贫攻坚与妇女可持续发展

脱贫攻坚战彻底改变了我国7000多万贫困人口的命运并帮助广大农村贫困妇女脱贫致富。“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如何巩固脱贫成果、更好地促进妇女发展成为与会专家关注的热点。

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扶贫》总编辑文炜结合自己的多次调研和采访谈到,脱贫攻坚在诸多方面都给予贫困农村妇女前所未有的机会,比如唤醒意识觉醒、激发内生动力、提高经济地位、赋能政治地位等,而这个特定群体的发展与脱贫又反作用于这场伟大战役的正向速度。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中,中国农村妇女能够更深层次地去审视自身价值,实现更好的发展。

脱贫攻坚战后,农村妇女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吴惠芳通过调研发现机遇主要存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产业升级为妇女的本地就业与创业提供了新机遇,人居环境改造与美丽乡村建设为妇女参与乡村社会管理搭建了新平台,城市健康、养老、家政等服务业快速发展为妇女流动就业创造了更多机会。但与此同时,农村合作社等合作组织能力弱、照料角色的性别固化、返贫风险等依然是妇女发展的挑战。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室主任张丽宾认为,参与经济活动是妇女脱贫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今后一段时期,要推动妇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通过完善工资制度和要素使用权、收益权缩小两性收入差距,提高妇女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和保障水平,推进妇女高质量参与乡村振兴战略,更好地保障和实现妇女的经济权利。

社会治理中的妇女参与

妇女在社会治理中的参与程度与能力,是女性地位和发展的重要参照。与会专家与基层妇联工作者一方面以乡村、城市社区为两大主阵地,讨论基层治理中的妇女参与状况,一方面将思考延展至宏观的、全球性的妇女发展理论。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的重要场域,女性在当代乡村中的政治参与在呈现出长足进步的同时,又面临文化、教育、观念等多方面阻力。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庞晓鹏运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两种方法,还原了农村妇女参与村委会选举的真实状况:妇女在农村选举中的真实参与度要远低于统计学上的数据,而社会规范是影响妇女投票率的重要因素。此外,庞晓鹏还评估了妇女领导力的影响指标,结果证明,提升妇女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水平,是推动妇女成为村干部、领导村庄发展的有效路径。

作为城市社会治理的终端,社区是女性工作者较为集中的单元。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施芸卿着眼当下中国城市化速度放缓、抚育私人化加剧这两大背景,以社区治理中的新力量——知识妈妈群体为个案,分析了女性参与对于勾连私人和公共领域、搭建社区治理公共性的积极意义。研究发现,妈妈群体通过抚育的邻里支持网络、抚育友好的城市公共空间的生产、以及具有公共性的抚育话语创造,将“带孩子”重新编织进社会的公共支持当中,将柔性的家庭逻辑引入公共的制度话语中。

在女性越来越普遍地参与到社会公共生产的同时,传统性别分工的惯性反而使女性面临着公共劳动与家庭照料的双重负担,甚至形成了“全球照料链”的压迫。基于此,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李洁呼吁社会再生产理论在女性发展研究中的复归,重新思考女性所蕴含的再生产逻辑的价值:关怀、情感、照料、相互合作与支持。李洁认为,女性发展这一命题本身不是用男性的逻辑来衡量女性,而应从女性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世界发展的逻辑。

女性、媒介与发展

媒介是形塑公众性别观念的重要途径。作为北京行动纲领的重点关切领域之一,媒介与性别是此次研讨会的热点议题。与会专家分别从宏观理论层面和微观操作层面探讨了媒介对女性发展的复杂影响。

交叉分析模式着眼于女性压力的多维性与复数性,是被女性主义研究所广泛使用的范式。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曹晋将这一模式本土化、运用到中国的性别与媒介研究中。例如她所做的“更年期修辞”研究,揭示了在新媒体的传播效力下,这一修辞如何把性别、年龄、市场经济等多重权力结合起来,使中年妇女成为更年期的代名词,从而迎合了男权与资本结盟的社会性别秩序。曹晋认为,交叉分析模式给了我们一个宏观微观结合的视野,使得我们更深刻地看待妇女以及其他社会主体的权力位置,从而找到推动性别平等的抓手。

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使得算法成为塑造性别意识的技术工具。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宋素红认为,这一现象导致了“算法性别歧视”: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算法遵循的简化特征忽视了女性群体的多元性,往往以传统的二元性别标签进行信息传播。女性主义理论家劳拉·穆尔维提出的“男性凝视”在当下并未消失,反而发展为算法传播的“编码凝视”。基于此,宋素红提出了对算法治理的几点建议,应从全面搜集数据、注重算法反馈、推广性别友好的科技教育实操层面着力,增加算法的性别敏感指数,形成性别平等的算法伦理。

网络虚拟空间是媒介塑造性别观念的另一阵地。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的吴炜华多年来致力于网络空间的性别呈现研究,他梳理了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网络中的性别权力版图和女性网络使用者的贡献。从网络游戏到网络文学时代,大量优秀的女性内容生产者参与到网络文化的构建之中,形成了多元的网络亚文化群体。在网络与现实交叠的空间中,女性的积极介入生产出属于自己的文化立场,实现了对技术权利不平等的对抗与反拨。

为女性提供平等优质的高等教育

教育是社会化的首要途径,也是女性获得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的前提。因此,教育机会对于性别平等的推进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会专家分别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不同教育类型切入,全面深入地讨论了当下女性高等教育现状,为如何增进教育中的性别平等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思考。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石彤用整合的视角,将性别、教育、阶层三个要素间视作“互嵌”的关系进行分析,揭示了当下教育中性别平等面临的挑战。在“新时期高校贫困女生弱势处境与社会支持”的课题中,石彤及其团队通过行动干预的方法,对贫困女生群体的具体弱势表现作了精细的刻画,例如她们在外语水平、创新能力、未来职业期待等方面的不足及成因。同时,结合社会支持理论,石彤认为高校社会工作的开展能够为高校贫困女生建立一个立体、多元的“整合式社会支持系统”,成为促进教育平等的重要路径。

理论探讨之外,与会学者从自身工作经验出发,讨论了不同类型教育实践中的性别平等的推进现状。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董彦菊围绕成人继续教育,分享了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承办城乡妇女的再教育,推动女性赋能的女性特色职业教育之路。汕头大学淑德学院作为国内第一所女子书院,是女性书院教育的成功代表,书院院务主任苏冰钿分享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模式探索:通过设计系列女性培训项目,性别教育课程和实施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开创了综合性大学开展女性教育的新模式,为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多元发展提供了路径的借鉴。

上篇:没有了
下篇:反家暴:疫情下的全球困局 推进中的本土创新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