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20/11/pc2020111946e325b562e941f387a9f408ce44260c.jpg
中小规模养猪场(户)是生猪复产的主力军;精致型生态养猪农场快速崛起,给养猪业带来一股清新力量;中小规模养猪企业还有比较大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20-11/20/073841.html

等待处理…

非洲猪瘟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缓解之后,超大养猪企业加速扩张,中小型养殖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还有多大?专家指出,关键在提升科学的养猪观念和行为习惯——

小而精也能“与大象共舞”

2020/11/19

中小规模养猪场(户)是生猪复产的主力军;精致型生态养猪农场快速崛起,给养猪业带来一股清新力量;中小规模养猪企业还有比较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但要根据资金等实际情况找准定位,确定发展模式,做好成本管控和精细化管理,转变观念,不断提高科学养殖水平。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史玉根

非洲猪瘟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缓解以来,受高价行情的驱使和国家政策的鼓励,全国猪业复产渐入快车道,超大养猪企业逆势扩张,跨界资本纷纷进入,新型养猪模式应运而生,养猪业格局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在这种形势之下,中小规模养猪企业的生存状况如何?今后发展空间有多大,如何发展?

在前不久召开的2020中国猪业复产大会上,部分专家和养殖企业负责人就此话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散养户退出,中小型养殖仍占半壁江山

规模化猪场如何划分大小,国家并无统一标准。业内通常认为,年出栏1万头以上商品肉猪的为大型猪场,年出栏3000~5000头商品肉猪的为中型猪场,年出栏3000头商品肉猪以下的为小型规模化猪场。而年出栏500头以下商品肉猪的被称为散养户。

经历了非洲猪瘟疫情的冲击之后,我国规模养猪业的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近年来,非洲猪瘟、环保风暴、中美贸易摩擦、饲料净抗、食品安全等5个因素倒逼中国养猪业转型升级,产业格局也因此发生了变化。”正大康定南方饲料事业部营销总经理邓戈捷介绍,根据他们的调查统计,在2019年,1000到1500头年出栏量的猪场占全国猪场的47%,5000头以上出栏量的猪企所占比例上升到22%。

“目前,我国整个养猪产业结构正由散养户型占主体的金字塔型,向适度规模农场和家庭农场占主体的橄榄型结构方向转变,超大集团还是处在次主体的位置。未来,家庭农场和规模农场还会是我国猪业的两大核心,与大集团企业并存。”邓戈捷说,中小规模养猪场(户)是新一轮复产的主力军,但超大集团的扩张还会加速,所占市场份额还将增加。

与邓戈捷的看法相似,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仇华吉认为,虽然传统的中小养殖户特别是家庭养散户在加速退出,大型养殖集团逆势扩张,跨界资本积极投入,但一批精致型生态养猪农场也在快速崛起。“我们欣喜地看到,规模在500~3000头年出栏量的精致型生态养猪农场,存活率相当高,发展势头也相当猛,它们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一股清新力量。我估计,在未来的5~10年内,全国养猪板块可能会改写。”

扬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高远飞对中小型养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持乐观态度:“小一点的企业或养猪户,采用小而美、小而精的模式进行养殖,比方说3000头做一个场,5000头做一个场,肯定是现实的,也是有出路的。”

转变传统观念,中小型养殖会越做越好

超大企业持续扩张之下,中小规模养猪场(户)还有没有生存和发展空间?专家和养殖企业负责人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福建省畜牧业协会会长薛永钦表示,未来,大集团的生猪上市量、所占市场比例肯定会越来越大,几千头的中小型企业的份额会逐步减少,“这是一个发展趋势,但我认为,中小型养猪企业也可以存活,因为大象永远踩不死蚂蚁,只要你够强,就一定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养猪业的发展肯定不是单极化,而是多极化的,20多家超大集团不可能把整个养猪业搞定。”湖南省养猪协会会长刘艳书说,未来,超大集团与中小规模养殖企业所占市场比例,最多是五五或六四,中小规模养殖企业会有比较大的生存空间。

中小规模养猪企业如何生存和发展?采取哪种养殖模式?企业负责人和专家也谈了自己的看法,并给出了建议。

“没有完美的模式,只有适合的模式。”薛永钦说,第一,中小规模养猪企业要坚定信心,用科学的方式来发展,要根据资金等实际情况,找准自己的定位,然后根据定位,确定自己的发展模式;第二,中小规模养猪企业一定要做好成本管控和精细化管理,几千头量的单一猪场,如果不重视成本管控,不重视精细化管理,生存的空间只会越来越小;第三,中小规模养猪企业也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比如,老板能够亲力亲为,管理能更加到位。“只要老板肯不断学习,把学到的科学方法和成功经验,运用到养猪当中,中小规模养猪企业一定会生存得相当好。”

刘艳书说,过去,一些中小规模养殖企业受环保风暴和非洲猪瘟疫情冲击较大,损失也较大。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企业负责人和从业者的素质不高,健康养殖理念不强,对生物安全和环保要求等,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只要转变了观念,按科学、环保的方式去养猪,一定会越做越好。”

对于我国养猪业的未来,仇华吉表示,有忧虑更充满信心,“当前,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大大好转,但依然要保持高度谨慎。面对新的形势,我国养猪业既有困难,也有很多机遇。对于那些有信心、有经验、有底气的养猪企业来说,现在是一个好时机。我们必须做一些改变,改变过去不科学的养猪理念和行为习惯,对生产、管理的硬软件进行升级,这样不但能够改变养猪企业自己的命运,也能促进整个行业的升级与发展。”

上篇:没有了
下篇:合作社引来良种红薯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