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
记者 富东燕 见习记者 范语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得到充分彰显,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一系列新要求、作出一系列新部署,字里行间洋溢的民生情怀,铺展开一幅新时代人民生活的美好画卷。如何深刻领会《建议》中构建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容?如此重点强调民生有着哪些重要意义?为实现美好生活我们还需在哪些方面努力?为此,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我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建议》中重点强调民生保障,这是我们党的一贯宗旨和根本初衷,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理念。”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春明说,自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以来,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创造历史的英雄,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社部社会制度比较教研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向春玲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意义。
她表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主体论的观点,我们的发展为了人民,我们的发展依靠人民,我们的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所以,把让老百姓过更好的日子,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作为‘十四五’时期和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正体现了我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共产党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也是新时代践行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
人民,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的关键词,如何让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如何让城乡居民收入再上新台阶?如何让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些14亿百姓关心的问题在《建议》中均作出了清晰、有力、让人民满意的回答——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政策含金量超过以往历次规划建议。
“《建议》着重强调了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各项保障措施,其现实意义非常重大”,赵春明认为,这为我们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创造了有利条件。
“国内大循环将成为我们未来的发展重点,而在这个过程中,激发民众的消费潜力与消费能力,是国内大循环战略的重中之重。”赵春明说,因此,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就有更多的能力来消费,从而刺激国内经济增长,而国内经济增长反过来又将进一步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而达到一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刺激消费增长—带动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再提高’的良性循环格局。
“十三五”取得的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民生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对于“十三五”时期我国的辉煌成就,向春玲表示,在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过程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字可见——在居民收入方面,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733元,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持续扩大;在生活质量提升方面,人们解决温饱之后,在家电、汽车、教育、健康、旅游、文化等方面的开支增长,2019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28.2%;在社会保障方面,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养老住房保障有了大的推进;在教育方面,2019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8%,积极推进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医疗健康方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显著提高……
“特别是精准扶贫,成就显著!”向春玲说,2012年底我国9800多万的绝对贫困人口,今年将全部脱贫。“中华民族即将从整体上消除绝对贫困,这是人类减贫史乃至发展史上前无古人的壮举。”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我们党和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使中国率先走出了疫情严重影响的阶段,让人民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生产链和供应链逐步走上稳定和快速的轨道。”赵春明特别指出,这为“十四五”期间的民生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作出了重大贡献。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过去五年来,14亿中国人民有了更满意的收入、更稳定的工作、更好的教育、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当前,“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十四五”规划的实现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来实现。”向春玲强调说。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奋勇前行之际,向春玲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要统筹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问题,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第二,要坚持共同富裕,特别是关注城乡社会中相对贫困群体,实现共享发展;第三,要更大地激发社会活力,“十四五”规划的实现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需要人民广泛参与,需要共建共治共享。
为进一步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切实将人民福祉提升到新水平,赵春明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对于已经脱贫的广大农民来说,如何确保不再返贫是关键,在给他们“输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造血”机制,从而使农民的小康生活得到充分保障;提升广大民众的收入水平还有很大空间,需要我们切切实实采取有力措施,让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同时,赵春明提出,优质的医疗资源和教育资源要大幅增加,使人民的生命健康和教育程度得到足够保证。住房只住不炒的理念和措施要进一步落实,使广大民众在拥有必要的住房时,能有更多余力来增加其他消费,切实改善和提升生活质量。
宏图既展,使命催征。站在历史的重要关口,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依然存在。两位专家均呼吁,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决策部署,广大民众需凝心聚力,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再鼓干劲,创造新的更大的辉煌。“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一幅面向2035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图景已然铺展在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