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20/11/20201105117bbe43d7ac4c4f8f212a5d7c922823.jpg
▲正在建设的共享农庄。 ▲做“派饭”的妇女们。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周丽婷 西窑头是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一个贫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20-11/06/073487.html

等待处理…

把艺术融入农村,将原来的闲散宅基地进行个性化改造,有的房子像灯笼,有的像音符……

窑头村:土味乡村有了时尚艺术味

2020/11/5

▲正在建设的共享农庄。

▲做“派饭”的妇女们。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周丽婷

西窑头是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一个贫困村,短短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原来一个脏乱差的村庄变成了一个美丽村、文明村、幸福村。

今年国庆节期间,西窑头村村民们聚在一起,忆往昔,说变化,话未来,唱起了村歌《谢谢党》:“谢谢你给我阳光雨露,谢谢你给我万般呵护,谢谢你带我走出阴霾迷雾,谢谢你带我走向幸福…… ”

新“风水观”让村庄美起来

西窑头村距离县城1.5公里,总人口110户285人,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55户,131人。人均耕地不到1.3亩,男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养家糊口,村里只剩下些妇女和老人。

两年前,彭黎明从县自然资源规划局选派到这里任村支书。和好多贫穷落后的村子一样,西窑头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脏乱差。

“改变贫困和现状就要先改变环境,我们开始重新解释农村风水观,家里干干净净,脸上喜气洋洋,穿戴整整齐齐就是最好的风水。”彭黎明对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说。

面对村里留守妇女、老人多,在县、乡妇联的支持下,西窑头村成立了巾帼志愿者队、文艺宣传队、矛盾调解队,“以党建带妇建,妇建带家建,家建促家风,家风促民风,民风引东风。”

村里建立了三代人参与环境整饬的志愿者队伍:老年人徒步捡垃圾队,既让老人活动了筋骨、锻炼了身体,也让村子里干净起来;中年人的美化绿化队,负责整治街道、种草种花;少年的评比检查队,利用节假日进院入户对卫生进行打分评级。

“我们树立村子和每一个人是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村子好了,我就好了;我好了,村子就好了。”

为此,西窑头村还引进了蔚县首家爱心超市,推行积分改变习惯、全民共建好乡村的工作模式。

“群众的思想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但是坚持下来就能见到成效。就拿去年村里道路拓宽需要占村民的土地来说,换以前一个电线杆儿就要3000元,但是这次全部无偿奉献。民风好了,村风变了,老百姓的心气也足了,大家开始商量着规划西窑头村的发展。”彭黎明介绍。

“五扶”培训让村民心里亮起来

在农村,留守妇女在家里的角色很重要,承上启下。因此,西窑头村从改变妇女入手,开展扶智、扶志、扶技、扶德、扶康“五扶”培训。

李文花就是通过“五扶”培训“站”起来的典型户。

李文花夫妻俩都是勤快人,开着豆腐坊,种了15亩地,还养了3头牛。但从2017年年底开始,李文花家不幸接连发生:先是爱人腰椎间盘滑脱没了知觉,去住院做手术。接着,出嫁的女儿被骗到传销组织,生死不明。没过几天,大儿子出车祸,被撞断了3根肋骨。在邻村打工的小儿子从房上掉下来,摔伤了腰,伤了肺。

彭黎明第一次走进李文花家时,看到满屋狼藉。李文花坐在一个矮凳上,两眼无神,直直盯视地上喃喃道:“没人干活了,牛送给别人去养,积蓄没了,还欠了外债。”

一番安慰后,彭黎明劝李文花去参加培训。没想到,一堂课彻底打开了李文花的心结。“那天,讲课的领导对我说,大起大落谁都有,抬起头,挺起胸,拍拍灰尘继续往前走。我心想,人家说的对啊!”

当村里张罗为村民制作家风家训牌时,李文花让村干部把“抬起头,挺起胸,拍拍灰尘继续往前走”这段话挂在自家的院墙上。

心亮堂了,日子也明媚起来。村里培训打太极拳,身体不好的李文花积极报名。有演出活动,她争当主角。彭黎明又帮她申请了5万元小额免息贷款,她又养了10头牛,重开豆腐坊。2018年,李文花养牛一项净挣5万元,再加上卖豆腐,一年纯赚8万元。

“最近我在学手舞,以后成了网红,豆腐就能卖到全国各地了。”李文花一边说一边笑,那种笑里充满了希望和自信。

“村民们每天被正能量熏陶,其他负能量便无可乘之机。”彭黎明说,两年来开展了大小67次“五扶”培训活动,提升了村民过好日子的自信心和技能。

乡村体验让农家庭院火起来

村民脑袋“富”了,腰包还得鼓起来。彭黎明介绍,西窑头村将创建美丽庭院和发展扶贫产业相结合,组织村里评选出的精品庭院办起了“农家乐”,打出响亮招牌“吃派饭”。

“住农家,吃派饭”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下乡支农干部心中难忘的记忆,彭黎明说,让城里的客人们体验下乡“吃派饭”的生活也是一种扶贫。从2018年6月至今,已有20多户农家核定为派饭点,11户在实际运作。掌勺的大娘、大嫂,都能手脚麻利地做出一桌原生态的农家饭,让客人们“忆苦思甜”,感受到浓浓的乡村味道。

任秀娥家就是一处让客人称道的派饭点。

她家4口人,丈夫因病不能出去打工。没有致富的路子,又没有资金来源,全家只能靠种地维持生活。被核定为派饭点后,任秀娥除了向村里厨艺不错的农户请教,还到城里餐厅找厨师学习,厨艺大长。每次客人吃完后,她总要让客人给提意见和建议。就这样,她凭着自己的好厨艺和热情诚实吸引了很多游客,一年下来,家里增收了1万元。

一年多来,村支部引导,公司管理,农户自主经营,在网络平台共推“民俗+派饭”订单,生意越做越好,还接待了不少团体。在吃派饭的过程中,村民们和城里人也有了交流,自身的眼界、素质和能力有了提升。“我们缺知识、少文化,是凉水;城里人有知识、有文化,是热水;我们凉水跟热水经常在一起,就变成了温和水。”任秀娥说。

沿着村庄走一圈,西窑头村干净整洁。走到村后,曾经的垃圾坑、荒草地变成了绿树环绕的池塘。池塘边上,工人们正在施工,一座座与农家院落风格迥异的房子正在崛起。

彭黎明介绍,这是西窑头村引进的升级版豪华庭院——共享农庄。该项目总投资2300万元,由13名国际顶尖设计师设计。“他们把艺术融入农村,将原来的闲散宅基地进行个性化改造。有的房子像灯笼,有的像音符……”

运营公司易居乐农项目以社区支持农业的理念进行运营,不但要把乡村的优质农产品带到社区,也要让城市社区的人回到乡村。项目建成后由该公司专业的精品酒店管理团队进行运营,结合节气活动,充分利用设计大师的社会影响力,把本地项目品牌推广出去,形成艺术人群的打卡地。

该项目属于资产性收益精准扶贫。乡政府、村委会每年资产性收益不少于110万元,可满足全乡275个贫困户公益岗位,年人均收入3600元,可增加村集体经济资金21万元。

“该项目带动的附属旅游产业,可使我们村吃上旅游饭,土味乡村有了时尚艺术味,进一步改变村民的命运。”彭黎明说。

上篇:没有了
下篇:还青山绿水“好气色”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