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20/10/pc20201024927cff638fc44a90a4cc41a844c4292c.jpg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韩亚聪 即便是已经过去了27年,只要一想起、一说起1993年的那个夏天,48岁的老漆的忧伤、遗憾、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20-10/24/073184.html

等待处理…

老漆的“教育逆袭”

2020/10/24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韩亚聪

即便是已经过去了27年,只要一想起、一说起1993年的那个夏天,48岁的老漆的忧伤、遗憾、失落统统都会从心底涌到脸上。

如果说高考失利拉远了老漆与大学校门的距离,那家庭变故则在他和大学愿望之间划下一道重重的分割线。

“那年我父亲得了病,家里经济困难、缺少劳动力,作为长子,我就应该把这样的重担扛起来!”在复读与生存之间怎么选择,老漆的选择是显而易见的。

老漆名叫漆发科,是甘肃省漳县瓦房村人,我们全国妇联第十九批扶贫接力小分队在走访时,遇到了正在村委会忙碌的他。

“村里有没有辍学的孩子?”“大学生有多少个?”“这些年村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发生了哪些变化?”……乡村兴不兴,关键在教育,所以我们很关注对这方面信息的搜集、调查。

“没有一个辍学的孩子!我们村里人对教育都非常重视。”老漆接过我们抛出的问题说,“再穷不能穷教育”不仅是国家的承诺,也是村民们的“家庭底线”。

接着,他给我们讲起了他的故事。

高考失利、复读无望,老漆把全部心血倾注到了一个目标上:好好务农,改善家庭条件。整整10年,他没有出去打工,一心低头干活、照顾老小。

1994年老漆结婚后,3个女儿分别于1997年、1999年、2001年出生,这3个孩子寄托着老漆的人生希望,也让家里的负担重了几分。2003年,他开始了外出打工生涯,兰州、新疆、内蒙古他都去过,主要在建筑工地上干活。

两个“10年”,不仅没有打消他的失落,反而失落感越来越浓。“跟上过大学的同学坐在一起,都觉得低人一头”,这样的感觉一直伴随着他。

而让老漆欣慰的是,3个女儿的学习成绩一个比一个好,就像继承了他“一定要上大学”的基因。也因为3个孩子都上学,家里经济状况越来越紧张,但即使是“50元钱学杂费都要借”,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让任何一个孩子辍学打工。

2013年漆家“因教育致贫”,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孩子们不用交住宿费,还能享受助学金,家里的负担大大减轻。

老漆教育女儿们也有自己的“独家秘笈”。他最看重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只有‘三观’正确,才能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对于孩子们成绩倒退,老漆会拿自己和上过大学的同学“现身说法”,让孩子们体会不上大学的苦和上了大学的甜。虽然孩子们没说啥,但他能从成绩上看出来:“孩子们听进去了!”

光对孩子严格要求就行了吗?老漆很肯定地说:“不行!”一次,听完一名副校长关于教育孩子的讲座,老漆非常感动,回到家他反思了三天,给自己列出了“自查材料”,光和孩子要成绩、和孩子交流太少、不陪孩子一起阅读……他不回避自己的失职,并下定决心要克服这些缺点。

同时,老漆还写了总结,教育孩子要有颗感恩的心、教育孩子做个诚信的人、培养孩子的奉献精神……7个方面有心得有反省有希望,密密麻麻地写满了13页白纸。他拿出来给我们看,字迹俊逸,“现在还经常拿出来,自己看看也给孩子们看看。”

说到做到,这些年老漆一直言传身教。2013年,他参加了电大的函授班,经过两年的培训、学习,通过了23门课,2015年拿到了乡村行政管理的大专文凭。算是圆了自己的一个梦想。

紧接着,2017年、2018年、2020年三个女儿分别考上兰州理工大学、临沂大学、天水师范学院。一下子培养出了三个大学生,老漆说自己再也不会觉得“低人一头”了。也因为大学生能享受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再加上勤工俭学,漆家也告别了“教育致贫”,实现脱贫。

在瓦房村,这样的“教育逆袭”不在少数。

许芝芳、漆永平、田想贵、汪元明家里有两个孩子考上了大学,田彩云、贾粉梅家里出了3个大学生……近些年,在助学贷款、助学金、春蕾计划等教育扶贫好政策和好项目的助力下,瓦房村的上学难已经成了历史,人们的思想也随时代而变。瓦房村妇联主席张彩红告诉我们,没有一户因为贫困让孩子辍学,“只要孩子愿意上,没有一个家长不让上。”

村委会工作人员帮我们粗略统计了一下,今年瓦房村有5个孩子考上了大学,去年更多一点儿,走出11个大学生。而近些年考上大专以上的孩子加起来大概有50名左右。

而老漆记得,他高考失利当年,村里走出的大学生数量为零。

上篇:丰收美卷
下篇:已有近22万个 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