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漳县殪虎桥镇光明教学点修葺一新的教学楼。
韩亚聪/摄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韩亚聪
“国家对农村教育有多重视,你到学校看看就体会到了。”
初到甘肃漳县,对于县上干部这样的“信誓旦旦”,我们全国妇联第十九批扶贫接力小分队的队员们,尽管对农村教育提升耳熟能详,但还是谨慎地在心里留下了“回旋空间”,毕竟地处西秦岭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这里,去年刚刚脱贫摘帽,还有很重的脱贫巩固任务。
十月的漳县,淅淅沥沥的冬雨里已经夹上了小雪花,远山重重叠叠,层林尽染。在海拔最高达3672米的殪虎桥镇,许多村子和学校就分布在大山深处。
“乡村最美的建筑是学校”,这话一点儿不假,也是我们国家对教育扶贫前所未有重视的最朴素直观的表达。
利用几天时间,我们走访了殪虎桥镇的所有学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我们对这些学校的最直观印象。
从只有35名学生的沙沟台小学到有107名学生的竹林沟东洲春蕾小学、从有57名学生的铁沟村暖水小学到有56名学生的光明教学点、从有96名学生的东桥佳洋小学到只有21名学生的瓦房白玉兰小学……这些学校都是修葺一新的两层教学楼,国旗飘飘、书声琅琅,给蜿蜒的大山增添了无穷的活力和希望。
“我们现在的硬件设施一点儿也不比城市差。”校长们有“90后”也有“70后”,但在与他们交流中,这是我们听到的共同的、最多的,也最有底气的话。
的确,这里的硬件设施“超乎想象”。多媒体教学系统已经是“标配”,许多以前农村孩子闻所未闻的功能室也开进了校园,教室里有图书角,体育器材一应俱全。在铁沟村暖水小学,中国儿基会捐赠了图书馆,书架上琳琅满目,学生们既能在馆内看书,又能借阅回家。这里还有计算机室、心理咨询室、音乐室等配套功能室。
这样的功能室,已经在殪虎桥镇的小学“遍地开花”。
得益于2017年甘肃“全面改薄”项目和全国妇联的帮扶,这些农村小学硬件设施有了质的飞跃,而得益于西部地区营养餐计划,农村孩子们的营养补充也有了保障……“小学毕业后,所有的孩子都会上初中,辍学率为0!”辍学成为历史,让校长们在我们这些“外人”面前说话声音都高了几度。
在无数的惊喜和感动之余,校长们也在忧虑着几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在竹林沟小学,10名教师的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沙沟台小学的手风琴、科技含量高的实验室用品,没有人会用;这几年,光明教学点已有四五名教师考到城里的学校了;大部分学校没有音体美等专业教师,这些科目都由主科教师兼任……“说到底,师资力量这些软实力还没有跟上硬件的发展”,校长们觉得,这一定会对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有影响,毕竟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
今年,23岁的大学毕业生曹亚杰刚刚考入铁沟村暖水小学,在农村小学她觉得“很充实,也很高兴”。校长们都认为,这样的专业、年轻、肯沉下身子的老师,是农村学校最期盼的。
还有一件事关家庭的事,让校长们五味杂陈。
因为多了许多扶贫产业,家门口就业越来越普遍,与以前相比,留守儿童和贫困儿童少了许多,但家庭教育的难度却更大了。“孩子们接触的东西多了,很有自己的想法,玩手机的现象也很严重。”在校长们看来,学校教育之外的家庭教育,真的应该引起家长们的重视了。
这些年随着家庭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也让农村教师多了几分敏感。东桥佳洋小学的教师漆琦媛兼任学校心理辅导室和留守儿童之家的管理工作,让她印象最深的是,许多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家庭的孩子“家庭作业做不好”“爷爷奶奶管不住”,甚至有老人给她打电话求助。“我会带孩子们做一些阳光快乐的活动,同时也会通过家长会和微信群向家长们传输一些家庭教育的理念。”漆琦媛告诉在场的扶贫分队队员们,但这和父母应该发挥的作用比起来,显然还是太少了。
就在我们走访完学校的第二天,一场由漳县妇联组织的家庭教育课堂在盐川小学举办,整个阶梯教室座无虚席。怎么成为一个成功的家长?如何打破旧观念和旧思维?如何改变不好的态度和习惯?……面对教育专家的层层解剖,我曾经一度担心家长们能不能理解,会不会相信。但他们的“求知若渴”和全身心投入,让我既感动也深刻体会到,农村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已经觉醒,他们也渴望改变,并在努力塑造好的家庭环境。
“接续推进巩固拓展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个国家扶贫日作出的重要指示。
的确,脱贫之后就是乡村振兴,乡村振兴需要更多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硬件上去了,收入提高了,同时再把软件提升上去、家校结合起来,让孩子们接受立体化的、综合性的教育,这是所有校长们的愿望,也是家长们的愿望,更是乡村振兴的时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