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20/10/202010113f76716ae2c643bdaa3b19bea34f0a71.jpg
游戏《恋与制作人》海报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任然 住在北京的芳芳(化名)是恋爱养成游戏资深玩家。5年前,一个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20-10/12/072833.html

等待处理…

女性向游戏火爆背后——

完美体验真能取代真实恋爱吗?

2020/10/11

游戏《恋与制作人》海报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任然

住在北京的芳芳(化名)是恋爱养成游戏资深玩家。5年前,一个“超唯美画风”的名为《奇迹暖暖》的游戏打开了她的新世界,这款带有故事情节,并以换装方式通关的手游,让芳芳开始日日沉浸其中。而在2017年底,一款名为《恋与制作人》的恋爱养成类手游,则让芳芳无法自拔。

不只是芳芳,《恋与制作人》让全国百万玩家为之沸腾,成了现象级的女性向游戏,不仅游戏里四位男主角经常登上微博热搜榜单,在某一男主角的生日当天,玩家们还通过社群集资,投放庆生广告于深圳京基 100大楼的LED屏幕,花费约24万人民币。来自极光大数据一项有关《恋与制作人》的调查显示,游戏上线不到一个月,日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200多万。

“像《奇迹暖暖》和《恋与制作人》这样的游戏又被称作女性向游戏,或是乙女游戏,是主要针对女性开发的游戏。”已在游戏行业工作12年的孟博介绍,这类游戏一般以女性为主角,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男性角色作为“完美男友”与玩家扮演的女主展开浪漫互动。“从2015年开始,至今热度不减。”孟博说。

“女性向游戏越来越火爆,众多青年女性倾向于这种虚拟的游戏体验。”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韩运荣教授提出追问,“玩家追逐的虚拟恋爱体验真的可以取代恋爱吗?”

心理专家徐沛则认为,此种现象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对于玩家应持有包容态度。已从事大学生婚恋教育十余年的西南科技大学教师陈昌霞对此表示认同,她提出,游戏中包含了很多现代科技和认知原理,比如人与技术物的交互。“游戏开发者应当坚守科技伦理。”陈昌霞说:“而青年人则要学会与智能化技术物相处,同时努力提升爱的能力,用尽可能的完美方式,去爱现实中那个不完美的人。”

“游戏让我体验了完美幸福”

芳芳是一名职场白领,部门负责人。生活中,她爱追剧,爱美食,热爱一切“美好的东西”。在她看来,恋爱类手游里就有很多“美好的东西”。

“比如说,在《恋与制作人》里,男主的声音太苏了。”芳芳补充道:“全是真人配音”,她在游戏中第一次付费就是为了解锁声音。

“而且,它让人感觉很真实,有时候接到男主的短信,会恍惚觉得他真的存在。”芳芳说:“听声音时,就觉得他在身边。”

《恋与制作人》的游戏情节中,女主角负责经营一家影视制作公司。期间,女主角会遇到四位完全不同性格的高颜值硬实力男主角,并得到他们的帮助,与他们培养感情。游戏还开发了一个虚拟手机系统,玩家可以通过打电话、发短信、朋友圈以及微信聊天等方式与男主角展开交流。

除了买声音,芳芳在游戏中还投入了不少资金。“四个男主角,是按顺序出场的,所以你想和最喜欢的男主约会,就得先不停地完成任务,花钱就会快一点帮助通关。”芳芳说。

《恋与制作人》游戏,芳芳玩了2年多,此后她还尝试了其他类型的恋爱养成类游戏,有古装宫斗型,也有科幻、魔幻等类型。“几乎每天会花一两个小时在游戏上”。

芳芳目前是个单亲母亲,她自己本身也成长于单亲家庭。在她看来,这类游戏和很多恋爱类韩剧一样,里面的男主无论外表、个性都很完美。但不同于电视剧不受自己控制,在游戏中,女主是自己,剧情的发展节奏由自己推动,而且是养成类,所以可玩很长时间,“更让人着迷”。

她认为,无论是电视剧还是游戏,这些男主在现实中都不可能存在,“就算存在,他们身边的人也不会是我。”芳芳说:“但有游戏啊,游戏让我体验了这种完美幸福。”

让人“幸福”的“完美”设计

“不只有职场白领,我们了解到,《恋与制作人》玩家类型覆盖面比较广,大学生、自由职业者、单身人士、已婚女性等等,且大部分是年轻女性。”孟博说。

极光大数据调查显示,玩家中,94.2%是女性,并以年轻女性为主,24岁以下的玩家占比达到73.7%。

在孟博看来,游戏吸引年轻女性,与其“完美”设计有关。他介绍,游戏无论是在颜色基调上的视觉设计,还是在音乐、场景等氛围设计上都充满了浓郁的少女气息。游戏中,玩家的恋爱对象都拥有完美人设——高颜值、高忠诚度、魅力性格以及拥有“霸道总裁”“富二代”“学霸”“特警”等完美职业或身份……

游戏中,会模拟各类真实恋爱环境,如真实通讯、现实场景、生活选择等;会模拟现实中恋爱活动,比如暧昧称呼、浪漫情话等;还会制造一些危险、男主奋不顾身来保护等情节,多维度满足玩家恋爱体验。“这一切对真实的模拟,都是为了与现实对接,从而增加玩家在游戏过程中的沉浸感。”

而游戏需要通过抽卡模式才能推动剧情的发展,玩家拥有强大的卡牌去完成各项任务后才能解锁下一章剧情,这便是游戏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游戏设计者挖掘了更深层的用户心理后,精心策划与设计了游戏角色的道具,满足玩家对自己游戏内角色装扮的代入感,这部分内购收入也占比可观。

在孟博看来,此类游戏的兴起,首先源起智能手机的飞速迭代以及4G网络环境的全覆盖,为其提供了最基本的网络设备基础。其次来自游戏开发者的水准增高,开发出的产品无论从美术、玩法和系统等各方面,都越来越高质量。“游戏唯美、好玩,门槛低又易上手。”孟博说:“加上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游戏世界很安全,规避了真实恋爱关系中的麻烦和矛盾,所以大家愿意‘无风险’地投身其中。”

掌控好“游戏”这把双刃剑

“‘完美’的优质男性和‘超现实’的恋爱体验游戏一方面缓解了人们的现实恋爱需求,另一方面规避了恋爱关系中的种种矛盾和麻烦。”韩运荣在一篇有关女性向游戏的论文中如此总结,“越来越多人更愿意关注在精神上独立自主,疲于恋爱关系的维持,而乙女游戏却恰恰为玩家们提供了‘完美’的恋爱平台。”

“乙女游戏向玩家们提供了‘恋爱体验’却改变不了玩家们的单身现实。”韩运荣说,《中国统计年鉴2017》显示,我国的单身人口数量达到2.4亿,参照国外比例,未来将会达到4亿。

韩运荣对此表示担忧,她提示:“尽管女性向游戏满足着玩家的多元游戏体验,但游戏行为一旦成为长期习惯,容易使女性玩家沉溺其中,回避现实生活中的挑战,所以其负面性也值得人们警惕。”

“在我身边,很多还处在单身的女孩子,都过着自我感觉良好的生活。”对此,长期关注妇女儿童身心健康的心理咨询师徐沛认为,“目前,孩子们会去玩这类游戏,是当今信息化时代的特点,是一个正常现象。”

“追求完美是人的本性。”徐沛提出,“当太沉溺时,可适时引导当事人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以婚恋心理、亲子教育、青年职业生涯规划为主要研究方向的陈昌霞,对游戏为何具吸引力以及该如何对待,做了进一步解读。

“游戏的设计思路和科技发展密切相关。”陈昌霞说,游戏运用了大量的认知心理学、心理哲学等知识以及一些人工智能科学技术。“比如人机交互贯穿在整个游戏中,增加玩家的沉浸感。”陈昌霞举例说明:“游戏中的故事是架空,与现实较远,让玩家可以大胆想象,想象促使快感的产生。于是,部分玩家可能依赖这种感觉而长期被其吸引,甚至迷恋其中。”

陈昌霞提出,一方面应思考人们怎么去和游戏相处,“学会与游戏相处,而不是被游戏中的技术绑架,让其成为‘双刃剑’;一方面要提高年轻人对‘到底什么才是爱情’的理性认识:是不断追求与游戏中、电视剧中那些完美人设的人在一起,还是提升自己爱的能力,和普通人一起去经营幸福。”

陈昌霞认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游戏会越来越吸引人,甚至引入AR(增强现实)技术。游戏设计方“不能把人性的东西用得太淋漓尽致,让玩家忘记现实生活中的使命和价值。科技的发展要坚守伦理底线。”

对于玩家来说,需要有自我反省能力,当自己过分沉溺于游戏时,要反思是否自己存在一定的心理成长需求,从而积极寻求家人、朋友和相关专家的帮助和支持。

全社会也应当主动关切青年群体的身心健康,对其婚恋观通过开设课程、讲座等方式予以引导,“帮助其进入游戏这个虚拟世界后,能掌控好‘游戏’这把双刃剑”。

上篇:没有了
下篇:因婚外情离婚的家庭占比近一半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