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村新貌 赵梓涵/摄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赵梓涵 王蓓 王恒
一场大雨落在大别山上,2020年夏日的大湾村格外绿意葱茏。
闲下来时,杨秀梅总爱坐在村头高处凝望,为家乡的新气象一次次惊叹:
极目远眺,绵延耸立的大别山绿影婆娑,与眼前粉墙黛瓦、青烟袅袅的徽派楼群交相辉映,不远处的河道中,三五成群的船只在峡谷漂游,一抹抹橙色身影,给小山村增添了更多生机与活力。
“好山好水好政策就是我们的‘金饭碗’。”希望,在这个56岁的农妇眼里闪动。
杨秀梅的家乡安徽省金寨县大湾村地处大别山腹地,战争年代曾是革命老区,但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等因素影响,这里的村民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与群山昼夜守望,与贫困不懈抗争。
村里的干部群众奋斗了几十年,但直到2014年年底,全村3348人中,仍有554人未脱贫。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
带着对老区人民的深情牵挂,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大湾村视察,给这片红色的土地带来了乘风破浪的勇气,也给这里的脱贫攻坚打了一剂“强心针”。
在精准扶贫的指引下,一场山乡巨变的画卷徐徐铺陈——
如今,山还是那座山,村早已换了模样。
改变
鸟鸣是杨秀梅的闹钟。
每天黎明即起,清扫院落、拾掇家务,“吱呀”一声推开木门,薄雾中的小院准备开门迎客。
条件改善了,这个曾深刻感受过贫穷的农妇仍不敢懈怠,“出门靠打提,吃粮挑脚皮,过去的苦日子简直不敢想。”
30多年前刚嫁到大湾村时的情景还清晰记得。
刚进村子,心就凉了半截——太穷了,连条完整的路也没有,家家都是几口人挤在一个土坯房里。后来听说,有和她前后脚嫁过来的媳妇,最后还是嫌这里穷,走了。
手指远处,她苦笑:“我家以前就住在那边的山里。”
顺着方向望去,荒山难寻人迹,与眼前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徽派民居形成强烈对比。
直到2016年之前,大湾村还有不少住房属于危房,住上新房子是村民一辈子的梦想。
精准扶贫以来,在政策的助力下,大湾村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途径,挪穷窝、换新业、拔穷根,2016年,62户贫困户都住进了新房。
山间平地上,一栋栋二层小楼错落有致,平整洁净的硬化路直通家门,小桥、流水、亭台镶嵌其间……这个曾经以“穷”闻名的小山村彻底换了新颜。
确立以乡村旅游带动发展的思路后,大湾村随即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创办农家乐。
“山上种茶、家中迎客”成了许多贫困户的致富经。
享受到了政策,杨秀梅家2016年也搬到带着大院子的二层小楼,眼见邻居一个个靠着发展旅游经济致了富,当年已年过五十的杨秀梅也不服输,干起了民宿。
“过去除了种地没有糊口的营生,我老伴儿和儿子儿媳全都在外打工,有了条件,不加油干对不起好政策。”谈起当初的选择,杨秀梅仍旧坚定。
民宿有着一个令她引以为豪的名字——“君临小院”。“君临”,即请君光临。她说,想把好日子更多地展示给光临小院的游客。
生活一天天好起来,杨秀梅干劲越来越足,“君临小院”经营得风生水起,节假日时客房总被早早订满。
赚了多少钱?这是她的商业机密。但不经意间得知,“每年几万元总是有的”。
如今,大湾村的民宿早已从几年前的三四家增加到了三十几家,其中一大半,都是以各家媳妇名字命名的。
越来越多帮扶政策的陆续出台,让和杨秀梅一样的农家妇女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底气
在崭新宽敞的二层新居里,张贴着一张放大的脱贫证,新居不远处,年代久远、土墙斑驳、砖石裸露的土屋则诉说着这个农家昔日的困苦。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和大湾乡亲们促膝长谈、与当地干群共商脱贫大计的地方,就是陈泽申老汉的这个老院儿。
在大湾村,很多户都是因病致贫,当初,陈泽申也是因丧子和老伴重病成了贫困户。
总书记的关心温暖着全村人的心,更给了经历过丧子之痛、对生活失去勇气的陈泽申巨大鼓舞,从那以后,靠着村里的产业帮扶和自己的努力,生活一年一个样——
先是忙着养羊、采板栗,再是在村里的茶厂当上炒茶师,后来不仅搬到了新居,孙子也考上了大学。每年算下来收入4万多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8年,他主动申请摘掉了“贫困帽”。
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陈泽申最爱坐在新居惬意的庭院里,呷上一口“六安瓜片”茶,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
“我还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咱可是向总书记拍着胸脯保证过的!”话语间充满底气。
这底气,靠的是大湾人从苦难磨砺出来的坚韧和党的各项好政策。
一年又一年,老区人民牢记总书记嘱托,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走出了一条“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红绿结合”的特色发展道路。
易地搬迁、光伏入股、教育资助、医疗保障、政府兜底……一项又一项工作在大湾落实,一个又一个“穷根”被彻底拔除。
2018年,大湾村实现整村出列,带动贫困群众摘掉了“贫困帽”。
致富路越走越宽,扩充的不仅是产量和腰包,更是思路和眼界。
越来越多的大湾人摆脱了贫困,开始换个眼光看家园:这里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自然环境非常适合发展茶叶产业;这里山清水秀,发展原生态乡村游潜力巨大……
观念一变,天地皆宽。
茶厂、光伏等村集体产业红火发展起来,大湾村十里漂流今年7月1日正式开漂,新投资建设的26栋精品民宿群即将运营。
年轻的规划、致富的眼界、脱贫的底气——这一切,让这片曾经古老贫瘠的土地正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
“期盼总书记再来看看我们村的变化”,这是陈泽申老汉也是大湾村村民的共同心声。
梦想
下派已是第6个年头,大湾村第一书记余静觉得,村里人一年比一年多了。
这位大湾村的脱贫领路人还清晰记得,下派之初那几年走村串户,不少人家门前都是锈锁一把,家家都在外打工,年轻人拼命读书只为跳出农门。
“近几年,很多外出打工的乡亲们都选择回乡创业。”在余静看来,大湾村富起来了,也让身处异乡的乡亲“记得住乡愁”。
36岁的刘辉洪就是其中之一。
婚后,为了生计刘辉洪和丈夫一起去北京打工,孩子也跟着到处奔波。直到2017年,眼见家乡发展越来越好,夫妻俩一商量,决定不再观望,“回家”。
回来的恰如其时,村里成立了集体民宿“大湾民宿”,刘辉洪应聘成了民宿管理员。
每个月有近3000元的收入,丈夫也在附近就了业,12岁和6岁的两个娃儿上学学费全免,一家人亲亲热热,团团圆圆,她感觉,“日子从没这么美过”。
而随着眼界越来越宽,梦想已超越了“富足”。
及时抓住村里提供的学习机会,刘辉洪考下了导游证,如今,兼任着村里的导游。
下一步,要在自家宅基地盖上新房,开家民宿有自己的“事业”,还要把两个孩子都培养成才……
掰着手指一件件规划,身为“80后”的刘辉洪目标明确。
当年,在贫穷的重压下,大湾人的梦想从未放弃顽强生长,而今,如刘辉洪一样的年青一代梦想越发五彩缤纷——他们要用自己的头脑与双手,闯出一片新天地。
我准备带领我们生产组一起做民宿,形成规模;
我要把村里的这些好的农产品,运到城里面去;
我想为守护家乡的绿水青山做点事;
……
脱贫不是终点,年轻的梦想在这片红土地上延伸。
一排排古色古香的民宿开张迎客,白水河的十里漂流项目如火如荼,大湾村一派热火朝天。
“只要努力,梦想就能照进现实。”刘辉洪望着村中央的广场,那里,一群奔跑嬉闹的孩子犹如跃动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