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姚改改
暑期学校放假,浙江农林大学(以下简称浙农林大)的校妇联执委们却并没有闲着。应叶青两次来到湖州市长兴县,指导经济林果和观赏花木良种基地的建设,蔡碧凡则多次与长兴县妇联就“美丽庭院”建设共谋计策,双方商定于9月份推出具体的“任务清单”。
尽管浙农林大妇联成立不过大半年时间,但妇联工作却势如破竹般快速推进、有序开展。副校长沈月琴当选校妇联主席后,已在不同层面召开3次会议研讨妇联工作;6月6日,“浙农林大妇联”微信公众号正式运行;6月30日前,完成18个二级妇联的组建;7月9日,校地妇联携手共建……
当前,像浙农林大一样,浙江各高校的妇联组织建设正当时。女性是参与社会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数据显示,现如今学校女教职工占总教职工人数的一半以上,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活跃着大批女职工、女教授、女专家、女学生。如何在高校里着力推动组织覆盖“破难”,把妇联改革进行到底,努力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是浙江省妇联力求突破的瓶颈和攻克的难题。
党建引领 破局起航
2019年6月28日,浙江传媒学院(以下简称浙传)妇联成立。从筹备到成立,仅用两个月。用浙传妇联主席徐璐的话来说:“推进如此顺利,最主要的是上级给力和校领导发力。”
简单一句“上级给力和校领导发力”,道出了高校建妇联组织的关键——党建带妇建!
浙江省委高度重视党建带妇建工作,省教育厅党委认真贯彻党建带群建工作座谈会精神,大力支持党建带妇建工作,并把高校组建妇联情况纳入党建述职内容。浙江省妇联主动与省教育厅党委沟通协商,共同确定高校组建妇联的试点,依托党建加快妇建。试点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专门成立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并在机构设置、组织架构、人员配备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校领导亲自过问、具体指导,于当年6月份完成了妇联组建工作。
在试点基础上,浙江省妇联与省教育厅联合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妇联组织建设的意见》,联合举办高校组建妇联培训会,全面推进“2020年实现全省高校妇联组织有效覆盖”目标实现。
推进过程中,省市妇联逐一上门走访高校,宣传党建带群建工作座谈会精神,对接妇联组建工作,指导高校筹备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及时跟进指导开展高校妇女工作,加强对女教职工、女大学生的引领联系服务等。
2020年上半年,浙江新建高校妇联11所,截至目前已有38所高校成立妇联组织。
因“校”制宜 创新探索
浙江传媒学院女教师占比53.18%,女学生占比68.54%。成立妇联后,由于女性群体庞大,学校又启动了二级基层妇联的建设工作。二级基层妇联原则上以二级党组织为单位建立,女性师生人数较少的单位可组建“联合妇联”;基层妇联执委会由各二级党组织召开妇女大会或妇女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代表中设一定比例的女学生代表。
浙农林大妇联和长兴县妇联签订“巾帼红·助力长兴乡村振兴”校地妇联共建协议,双方聚焦“巾帼建功推产业发展、巾帼参与创美丽庭院、巾帼先行助垃圾分类、巾帼帮扶促持续增收和巾帼关爱送温暖爱心”等方面,开展人才共用、技术共享、项目共研、活动共办、实现共赢。
火热的组建氛围感染着每一所高校。有的高校甚至妇联还未建,工作已先行。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每年选派25名女大学生,到海宁市长安镇的村(社区)担任妇联挂职副主席,深度参与儿童关爱、家庭教育等工作,在实践中推动女大学生成长。
各高校在建立妇联组织后,在上级组织指导下,根据自身实际和学校优势,不断探索组建模式,创新服务形式,写好改革的“后半篇文章”。
按需定制 有效覆盖
在高校建立妇联组织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在组织“有形覆盖”的基础上推进工作“有效覆盖”。
什么是女教师和女大学生乐于接受、能从中受益的方式?高校妇联服务的重点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摆在高校妇联面前的问题。而按需定制,则是她们找寻到的答案。
温州医科大学妇女成立大会上,吕帆主席邀请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唐立梅和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林献丹讲述她们的追梦故事,并采用5G+VRD的装备实现720度全景直播,让场外师生都能领略优秀女性的风采。
在浙传,校妇联牢牢把握广大妇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实了解女教职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活动。“Women”讲堂系列活动、“不吼不叫”亲子沙龙讲座等,满足女教职工在亲子教育、身心健康等方面的需要。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妇联承办市妇联SYB(创办你的企业)和IYB(优化你的企业)培训班,聘请女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培训扶持700余名女性实现创业,同时,接受市妇联委托,培训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的女农创客10余人,帮助她们实现脱贫致富。
各地高校妇联组织围绕着爱国主义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健康系列教育、家庭观婚恋观教育、创业培训指导等方面开展工作和活动,为女教师成长成材铺路,为女大学生顺利走上社会创造良好条件,不断增强高校妇联组织的存在感、吸引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