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20/8/2020082300897601b2c9445ebe164a17c061dccf.jpg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姚建■ 李曦 曾晖 “不学诗,无以立”“好家风,世代传”。初秋的周六,又是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20-08/24/071822.html

等待处理…

山东济宁探索家风建设新路径

创新传播载体 打造带不走的传承队伍

2020/8/23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姚建

■ 李曦 曾晖

“不学诗,无以立”“好家风,世代传”。初秋的周六,又是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石门山镇河东村妇联主席刘静组织村里的孩子们在一起“诵读经典 传承家风”的时间,这是孩子们在疫情后首次线下相聚,声音格外响亮。疫情期间,刘静主要通过微信等在线方式带领孩子们读书,坚持了近两年的活动,她不想因疫情中断。

家风化雨,润物无声。推进家庭文明建设、涵养新时代好家风是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关键。济宁市妇联坚持以弘扬好家风为切入点,立足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和载体,发挥“她”作用,做足“家”文章,让家风文化深入人心。

孔子故里寻家风

曲阜市从整理传承老家风和培养孕育新家风“两端”入手,以实施“母亲素质提升工程”为切入点,以“母子传承国学”品牌建设为突破口,创新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新路径,让家风作为家庭的精神内核在新时代有了新的阐释与传承方式,石门山镇河东村妇联的做法正是其中的一个案例。

曲阜市妇联还通过入户座谈,帮助农户梳理遗失的家风,邀请知名艺术家书写家风家训家规,累计给农户免费送出装裱好的家训1560余幅;在全市范围内征集的3000余条家规家训格言、450余篇家风小故事、180余封亲情感恩家书,经过筛选整理,进行常态化展览展示。

前不久,曲阜市妇联携带近20幅装裱好的家风家训来到陵城镇李杭村,“美丽庭院”示范户代表纷纷上台,领取了《孔子故里好家风作品选》家风家训书籍和牌匾,“我家的家训是‘教子有方勤是首,传家万世孝当先’,我教育我的孩子对父母要孝敬,对四邻要和睦,以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陵城镇李杭村村民王淑玲说。

从寻找“最美”到传递“最美”

“百忍堂中有太和,一勤天下无难事。”这是数十年来一直挂在济宁市金乡县许昌峰老师家中的家训对联。

许昌峰家庭是济宁市“五好家庭”,是金乡县“十大最美家庭”之一,在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中,家庭成员互敬互爱,坚守着“上所施,下所效”的家教家风,丈夫、妻子、女儿、女婿都是教师,一大家子培养出了10个大学生,是金乡县人人交口称赞的教师之家、书香之家、幸福之家。在传递“最美”的路上,许昌峰家庭也从未停下脚步。响应市、县妇联“培树好家庭、传播好家教、涵养好家风”号召,许昌峰加入了家教家风宣讲团,进镇村、进社区,把“最美家风”传递到千家万户。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能有幸参与武汉抗疫一线战斗,既是本分也是荣光……”在济宁市妇联的“家庭教育大讲堂”上,被评为山东省抗疫最美家庭的援鄂女护士高鸿翼告诉记者,她和丈夫都是医务工作者,正是“医者仁心 扶危救困”的家风文化让她面对疫情毫不犹豫地选择挺身而出,她将追随妇联组织,通过家庭教育宣讲把自己的家风文化和故事分享给其他家庭。

济宁市妇联在全市开展了寻找“五好家庭”“最美孝老爱亲家庭”“最美书香家庭”“传承好家风的好父母、好媳妇、好婆婆”等优秀家庭和优秀家庭角色活动。让群众当主角,把“寻找”的话语权和“最美”的决定权交给群众,找的是群众身边人、讲的是群众自家事,传播的是家庭文明新风,弘扬的是生动鲜活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寻找“最美”的基础上,成立家教家风宣讲团,开展家教家风巡讲活动,影响带动更多家庭见贤思齐,争做“最美”。

让家风文化在志愿服务中温暖传承

李子君是尼山世界女性论坛副秘书长、尼山母爱书院执行院长,也是济宁市妇联“家风传承志愿服务队”的成员,她带领自己的“母教文化”团队连续4年矢志不渝守护孔母颜徵在的祠堂,通过各种公益宣讲宣传家庭教育、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李子君告诉记者,她钟情和执着于传播孔母、孟母等历代优秀母教文化带给孩子的影响和好家风对家庭、社会的重要意义,“妇联组织提供了为广大女性和家庭传播这些理念的平台,在新时代这是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事情。”

据了解,济宁市妇联充分发挥巾帼志愿服务在传承优秀家风中的作用,去年以来在全市范围内组建了40多支4000余人的“家风传承志愿服务队”,她们长期活跃在社区家长学校、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地方,通过讲述优秀家风故事传播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的新理念,用志愿服务帮助女性和家庭涵养好家风。“让家风文化有一个新颖的传播载体,让家风传承有一支带不走的队伍。”济宁市妇联主席李丽说。

上篇:子女的生日,给妈妈过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