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20/8/pc20200819ebd97aea7f6e4e7899d5efeeeea24b8d.jpg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杨娜 发自北京 今年入汛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入梅时间早、持续时间长,降雨分布广、累计雨量大,部分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20-08/19/071742.html

等待处理…

今年水稻生产有望灾年实现丰收

2020/8/19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杨娜 发自北京 今年入汛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入梅时间早、持续时间长,降雨分布广、累计雨量大,部分地区发生较重洪涝灾害。汛情发生正值早稻灌浆收获、中稻田间管理和晚稻育秧移栽的关键时期,给水稻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灾害发生后,农业农村部组织水稻专家组,实地调研评估灾害影响,科学指导灾后生产恢复,因地制宜开展技术指导,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全国农技中心副主任王戈表示,从实地走访和调研看,今年汛情区域相对集中,受灾程度最大的是早稻,一季中稻和双季晚稻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但由于种植面积扩大、技术保障增强等因素,水稻有望灾年实现丰收。

王戈介绍,从早稻生产情况看,洪涝灾害导致局部地区早稻田块无法及时收获,倒伏和穗发芽现象严重,单产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但没有逆转增产的趋势。从中稻生产情况看,尽管洪涝灾害导致南方部分中稻生育进程推迟,无法及时晒田,分蘖受阻,不利于高产群体构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纹枯病易发,但目前中稻处于苗期,后期回旋余地大,只要后期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单产和总产有望与去年持平。从晚稻生产情况看,洪涝灾害导致部分晚稻秧田被淹,秧苗素质偏差,早稻腾茬晚影响双季晚稻适时栽插,特别是机插秧超秧龄现象突出,苗高苗弱、返青期延长,不利于晚稻稳产高产。

王戈表示,灾害往往是区域性的、阶段性的,一个区域或一季作物受灾,并不等于全年和全国减产。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断增强。只要应对措施到位、补救技术得当,大灾之年同样可以获得丰收。

上篇:努力让每一粒粮食都不被浪费
下篇:四川乐山紧急转移被困群众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