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20/8/pc20200810bf6fcfe7347d49ccb95b7bc8f6aff0fd.jpg
·阅读提示· 农村家庭受损型贫困女性是指因离异、丧偶、家暴、代际冲突、重大疾病或自然灾害等突发性外部风险,造成家庭正常经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20-08/11/071497.html

等待处理…

农村“家庭受损型”贫困女性的复合压力及应对策略

——源于黔鲁两地的基层调研

2020/8/10

·阅读提示·

农村家庭受损型贫困女性是指因离异、丧偶、家暴、代际冲突、重大疾病或自然灾害等突发性外部风险,造成家庭正常经济、社会功能受损,生活水平下降,生活质量不高,最终陷入慢性贫困的农村女性。这类女性的贫困呈现出“隐匿性、长期性和脆弱性”等现实表征,在生计、心理、教育、养老、社区舆论、风险应对等方面,承受着多重复合压力,对减贫的持续性和农村贫困代际传递有着直接影响,需要引起社会关注。

■ 史娜娜 苏海

长期以来,与贫困相关的研究大都呈现出一种宏大叙事和整体视野,却往往忽略了每一个活生生的家庭,尤其是与家庭联系甚为紧密的农村中老年女性。笔者与学生在贵州、山东两地,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和留守妇女开展了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本次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129份,有效个案21个。其中,被调查女性的受教育水平主要以小学及以下为主,占比高达86.9%。有69.8%的被调查女性身体有病痛,因病痛不能从事正常劳动的妇女占比22.5%,74.4%的被调查女性在疫情前没有正式工作。个案调查的对象大都是失独、丧偶、丧子、家庭成员有重大疾病或遭受家暴的女性,她们因自身家庭受损而处于慢性贫困的状态。

忽略的贫困:家庭受损型贫困

农村家庭受损型贫困女性是指因离异、丧偶、家暴、代际冲突、重大疾病或自然灾害等突发性外部风险,造成家庭正常的经济、社会功能受损,生活水平下降,生活质量不高,最终陷入慢性贫困的农村女性,这类女性的贫困呈现出“隐匿性、长期性和脆弱性”等现实表征,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

——隐匿性:“家丑不可外扬”。家庭受损型贫困的隐匿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从家庭内部来讲,家暴等因素导致的家庭受损常被认为是家庭内部的事情,常因“没有面子、被人笑话”等借口,被人为的忽视。另外,丧偶、丧子、代际关系不和等因素又会让女性的心理负担加重,却无法为外人所感同身受,只能由女性默默承担,导致这种贫困呈现出一种隐匿性。从外部环境来看,既有的扶贫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主要是依托“家庭申请、社区调查、上级核定”等规则化、同质性的范式实施的,对家庭受损型女性贫困的敏感性不强。另外,因为既有扶持措施更多倾向于物质扶助,加之专业扶助人员有限,而忽略或无法深入地调查和解决因家庭关系破碎导致的慢性贫困,也使这种贫困呈现出一种隐匿性。在本次被调查的21个特殊家庭之中,大多数女性都认为家庭关系不和、代际冲突等现象,是家庭内部的事情,所谓“家丑不可外扬”,不想为外人所道,这无形之中加大了女性脱贫的压力,不利于女性的物质增收和精神脱贫,影响了减贫质量。

——长期性:“这就是我的命”。家庭受损型贫困的长期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一是因为疾病导致的慢性贫困,需要长时间的健康恢复,且随着女性年龄增大,恢复的时间会更慢,医疗成本会更高。二是贫困的复原难度大,所需成本高,需要花费的时间和投入的精力大,更需要专业人士,运用专业的方法去关注和解决,而这也恰巧是当前扶贫行动所缺失的。本次调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保户,都会享受到政府的物质帮扶,但在女性的心理辅导、家庭关系调和等方面,却因人力有限,无法做到精准服务。

——脆弱性:“其实一个人好累”。家庭受损型贫困女性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因为丧偶、丧子、疾病等因素,导致女性自身承担的各类生活压力增大,外部支持网络不足,需要以个体力量应对各类社会风险,脆弱性的呈现概率更高。二是发展能力不足,因为女性在家庭生计、教育和照料等方面投入了大部分精力,无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导致其发展能力受限,脆弱性的感知程度更深。三是疫情、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外部风险会加深贫困女性的脆弱性,使其无法有效参与生产。既有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本的薄弱,也使其遭受风险后的恢复能力缓慢,极易导致脆弱性的循环往复。在本次调查中,凡是深处特殊家庭的女性都表示,疫情风险使得家庭成员外出看病、务工和子女教育受到较大限制,进而影响到了家庭收入和自身心情,处于一种疲于应付的生活状态。

家庭受损型贫困女性的复合压力

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家庭受损型贫困女性面临着外部和内部的多重复合压力。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是生计来源单一。这些女性主要以农业劳作或近距离的制衣加工、保洁员等非正式务工为主,缺少稳定的收入来源,使得经济层面的压力凸显。

二是家庭破碎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社区舆论压力。家庭关系的残缺使得女性生活幸福感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遭受着社会排斥,部分女性为摆脱现状而以牺牲健康为代价,努力奋斗,教育子女,承受着更严苛的内外压力。

三是教育及养老层面的压力。以女户主为主的家庭受损型贫困女性,大都承担着子女教育和长辈养老的责任,对丧子的老年女性而言,还面临更大的隔代教育负担,尤其在疫情期间,女性的教育压力凸显。

四是应对突发风险的压力。以疫情风险为例,这类风险使得女性原本的生活秩序被打乱,女性个体的生计空间和娱乐空间缩小,缺少足以应对风险的能力和资本。

五是对未来生活的茫然感。很多女性虽非常努力,却因支持网络不足,导致无法调和家庭关系,实现自身发展,这让其产生了一种宿命论的心理感知,既不利于女性身心健康,也会阻碍减贫目标的实现。

家庭受损型贫困的多元应对策略

对农村中老年女性而言,受身体健康、教育水平、生产技能和传统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她们更需要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环境,以此来摆脱贫困,提高生活质量。

——提供心理辅导和社工服务,增强贫困女性的生活韧性。以心理辅导机构、社会工作机构为代表的专业性社会组织可以弥补政府、企业等帮扶主体的不足,通过规范的需求调研、家庭危机的心理干预、针对性的个案辅导、多元化的小组活动,以及倾听、同感、沟通、资源链接等专业技巧应用,修复破损的家庭关系,维护女性合法权利,赋予女性更广阔的生产、生活和娱乐空间,使其从既有的苦难中走出来,增强生活韧性。

——搭建可持续生计网络,提升贫困女性的发展能力。对家庭受损型贫困女性而言,首先要评估女性的既有生产技能,并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并借助“互联网”等载体,使贫困女性有序、有效地参与到现代市场活动之中。其次,要以社区为本,充分利用社区内部资源,发展类型多样的社区庭院经济,塑造适合中老年女性生活的社区生计空间。最后,要为女性提供外出务工的机会,扩充女性的生计空间,提高自身的生产技术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优化社会福利政策,拓展贫困女性的社会资本。一是需要建立包容有效的农村女性社会福利体系,设置与女性生理健康和技能培训需求相匹配的社会福利政策,提高帮扶的针对性。二是要赋予中老年女性充足的精神生活空间和集体娱乐时间,扩充社会交往网络,缓解女性身体、家庭和精神层面的压力。三是需要建立更多的女性社区参与机制,让女性更好地关注社区集体事物,参与社区治理,满足女性自我实现需求。

(作者单位:山东女子学院社会与法学院)

上篇:以知性美和文化善意消解女性年龄焦虑
下篇:研究视窗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