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20/8/pc20200803664c5a9184dc49b49596c9641b966e75.jpg
开栏的话 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妇女学”概念问世以来,女性学学科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从概念、内涵到学科体系建设,以及实践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20-08/04/071303.html

等待处理…

女性学的学科界定与学科启示

2020/8/3

开栏的话

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妇女学”概念问世以来,女性学学科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从概念、内涵到学科体系建设,以及实践层面的学位设置、人才培养都渐成规模。时至今日,我国已经推出21本关于女性学的教材。但围绕女性学学科的学科界定、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问题的争议一直存在。《新女学周刊》自今日起推出“女性学学科建设再思考”系列讨论,以期集纳各家观点,厘清上述问题,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

编者按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女性学在参与女性研究的过程中,通过与其他学科同场论道,充分显示出其自立于学科丛林的学科力量。本文作者提出,“女性学是关于女性的科学,是用尊重和平等的学科立场、理论与方法研究女性的学问,是研究女性作为人的存在本质、生存与发展的性别规律以及两性关系中的地位演进的学科”。女性学的诞生是科学发展的一种必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伦理价值。

■ 叶文振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女性学在参与女性研究的过程中,通过与其他学科的同场论道,显示出她可以自立于学科丛林中的学科力量。

女性学学科崛起及界定

女性学,源于第二波妇女运动诞生的Women's Studies,学者杜芳琴认为,女性学既是妇女运动的延续,又是一场在知识生产和传播、培养系统中的运动和革命。女性学还源于女性主义这股力量,韩贺南等认为,“女性主义思潮是女性学的思想之源”。在我国,根据社会学家邓伟志教授的回忆,女性学的出现是老一辈妇女理论工作者侯荻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妇女学”的概念提出的。时至今日,我国已经推出21本关于女性学的教材,1988年由禹燕撰写的第一本女性学教材——《女性人类学》出版。如果以教材建设作为测度指标的话,我国女性学学科发展已经有32年的历史了。

中外学术界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对女性学的比较权威的定义。美国学者认为,女性学是“以性别不平等为基础,追究产生这种不平等的宗教、哲学和社会思想根源,使它成为女性依靠自己力量消除不平等的手段,并致力于通过妇女力量来进行社会改变和文化革命的科学。”日本学者富士谷琦子指出:“所谓女性学,是从尊重女性人格的立场出发,跨学科的研究女性及妇女问题,并以女性的观点重新研究已有学问的一门科学。”

中国学者也给出多个关于女性学的定义。《女性人类学》这样界定,“女性学是对女性本体的多学科研究,是从女性意识出发对既有学问的全面质疑和重新阐释。”北京大学魏国英将女性学解释为“有关女性的理论和知识系统”,是“一门关于作为整体的女性的本质、特征、存在形态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笔者认为,女性学是研究女性本质、以及女性生存发展现象与规律的综合性科学。女性学是关于女性的科学,是用尊重和平等的学科立场、理论与方法研究女性的学问,是研究女性作为人的存在本质、生存与发展的性别规律、以及两性关系中的地位演进的学科。

女性学的科学意义

作为科学,女性学体现在对科学的知识敬畏和使命担当上。历史上,科学一直是男性主导的领域,以男性为中心的过往科学,有意识地把由男女两性构成的客观世界看成只是男性或由男性主宰的单一世界,他们所给出的解释存在着极大的性别偏差和歧视。

以心理学为例,在以男性为中心的二元性别文化的影响下,心理学界不仅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把对于个体心理的研究对象局限于男性,而且还把传统的男性气质看成是包括女性在内的成年人心理健康的规范和标准,结果一方面影响对女性心理健康的必要关注和研究,另一方面还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女性正常的心理需求。

就像西方女性主义者对西方男性主流社会学所批判的那样,传统社会学也存在着同样的缺陷:其理论是研究男人和服务于男人的;其研究往往以男性样本为基础,由此得出结论后推及整个人类;往往忽视女性领域,轻视女性状况的研究;一旦女性进入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对她们的描述往往是歪曲性的,带有性别歧视的;极少以生物性别和社会性别作为解释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的变量。

显然,女性学把女性请回科学所研究的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使原来因为女性缺失而不完整的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恢复了本来的双性全貌,使原来经不起检验的、更不能用来预测的知识系统回到真正的科学轨道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女性学的诞生,是科学发展的一种必然。

女性学的伦理价值

科学伦理道德,是指人们在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时对于社会、自然关系的思想与行为准则。作为学问,女性学首次把尊重和平等引入到学科伦理当中,甚至可以说是对以往科学伦理的一次历史性的重建。

一旦把性别尊重和平等作为科学研究的一个先进的价值观念或现代的文明理念,女性学所倡导的学科伦理就会带来对科学的一种里程碑式的变革。如心理学家桑德拉·比姆在综合传统的男性与女性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适合于男女双方心理健康性格特点的雌雄一体的测试法,即一个协调的雌雄一体的人格是两个性别特质的兼容,既具有女性素质,如同情心、照顾人、温柔敏感及合作精神,又具备男性素质,如进攻性、独创性、领导能力与竞争性等。她认为双性化的个体会优于性格类型化的个体,他(她)能够更灵活、更有效地对各种情境做出反应,较好地发挥个体潜能,因此心理会更健康,满足感会更大。又如学者王金玲特别强调,“本学科必须具备妇女的立场、妇女的视角、妇女的意识、妇女的经验、妇女的出发点和妇女的目的,但它不认为妇女是一个有别于男子的阶级,也不与男性相对立,更不视男性为敌。它力图使研究成果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运行与发展,反对父权家长制对男女两性的压迫与摧残,力争与男性一起共同获得有利的生存与发展机会。”

女性学的学科启示

作为学科,女性学不仅旗帜鲜明地把女性作为自己直接研究的对象,而且把过去任意被拆解、被碎片化、甚至被生理化的刻板分析全面提升到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社会化的学科研究。正如《女性人类学》所提出的,既然人的存在是一个完整的金字塔结构,是由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这三个层面构成的,那么不管男性女性,他(她)都是一个包含这三维存在的完整的人。在女性学学科视野里,女性存在的本质,其实就是一个创造与被创造、建构与被建构的过程,女性学的研究目标就是加快实现女性与男性之间、女性与社会之间平等地互为建构和升华。

关于生存与发展的性别规律,女性学既关注女性的现实生存状况,更重视女性发展的性别规律,不论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女性和国家的同步发展、女性和男性的协调发展,还是女性个人的全面发展,都早已纳入她的研究议程里。

至于两性关系中的地位演进是女性学的核心议题,和前面两个重大问题都密切相关,甚至互为解释和推进,从过去女性对男性的依附,到女性对男性的对抗和权益诉求,再到相对的性别自立和平等,以至今后更多的以比较优势互补为基础的性别合作与和谐,女性学始终以历史唯物主义、社会性别意识的学科视角跟踪女性性别地位演进的方向、速度、质量和溢出的经济社会与文化效应。

很显然,年轻的女性学做了多少古老的学科未曾想过和做过的事,她不仅在改变着科学发展的路径和方向,而且也让自己快速成长和成熟起来,可以预期,有了女性学这枝鲜艳的春花,学科之林的春天才是有温度和美丽的!

(作者为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女子学院特聘教授)

上篇:没有了
下篇: 洛娜·辛普森的艺术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