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20/7/20200705a3a5790f40704bb4893b39ce4d82424b.jpg
阅读提示 SMG著名主持人骆新和高级法官、两个孩子的爸爸、《能爸逗娃》专栏作者商建刚,上海开放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初三学生的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20-07/06/070526.html

等待处理…

父亲如何做到“左手育儿、右手事业”

寻求玩伴与教育者之间的平衡

2020/7/5

阅读提示

SMG著名主持人骆新和高级法官、两个孩子的爸爸、《能爸逗娃》专栏作者商建刚,上海开放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初三学生的父亲张轶斌,共同探讨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定位和作用、父亲如何参与并融入家庭教育、父亲如何做到“左手育儿、右手事业”,并处理好亲子关系等话题。

左为商建刚,中为骆新,右为张轶斌。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

记者 陈若葵

“工作没收了爸爸的陪伴,我和哥哥没收了妈妈的时间”……前不久,一位二年级小学生的名为《没收》的“诗”在网络上引起不少人的共鸣,它让我们看到了“丧偶式育儿”的现实。

如今,大部分家庭虽然处于完整状态,明明是一家三口或四口,但一些孩子的日子却过得像是没爸爸、只有妈妈一样,他们对爸爸实实在在的感受是,花着爸爸的钱却很少见到爸爸这个人。

“养不教,父之过。”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应承担哪些责任、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近日,上海开放大学、上海家长学校在线课堂举办了以“父爱如山,坚强而温暖!”为主题的专题活动。SMG著名主持人骆新和高级法官、两个孩子的爸爸、《能爸逗娃》专栏作者商建刚,上海开放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初三学生的父亲张轶斌,共同探讨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定位和作用、父亲如何参与并融入家庭教育、父亲如何做到“左手育儿、右手事业”,并处理好亲子关系等话题。

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孩子

对于不少家庭出现“丧偶式育儿”的现状,张轶斌认为,这与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观念有一定的关系。在过去的教育中,我们习惯于为幼儿、中小学生设定社会性别角色,男性应该是坚强的、挣钱的,女性应该是温柔的、善解人意的、能跟孩子沟通的,这种刻板的形象在影视作品、在课本中,在人们的意识里都有所体现,从小接受这种教育,在客观上对今天的不少爸爸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使很多男性没有把做家务、育儿看作是自己分内的事情。

骆新认为,社会在变。从现在的社会分工来看,在职场上男女是平等的,女性有自我发展和提升的需要与可能,她们也挣钱、养家,于各方面都不输男性。但是,在家庭育儿环境中男女依然不平等,家务劳动和照顾孩子,依然是很多家庭争吵的原因。男性的意识没有跟上,而父教的缺失,对孩子的性格形成和未来发展将造成不利的影响。

在商建刚看来,爸爸有责任把育儿当成自己分内的事,要有一定的带娃能力,开开心心地带娃,分担母亲的压力。从孩子的角度来说,有些活动,比如学校的运动会,孩子希望爸爸参加,这时候如果爸爸缺位了,孩子则会很失落。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在大女儿上初中之前,他很少参加女儿的家长会,孩子上初中后,他突然意识到女儿长大了,再不陪伴,就会错过女儿的成长。“现在,女儿的家长会都由我包揽了。”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扮演什么角色?骆新说:“孩子出了问题,比如离家出走,爸爸根本不了解其中的原因,一问三不知。这样做父亲,显然不合格。”他认为,父亲如果不能跟孩子玩到一块儿,关系怎么能融洽呢?所以,爸爸要做孩子的玩伴,父教更容易实现。

对此,商建刚表示,自己在陪伴过程中,首先是真诚地做孩子的伙伴;其次,于伙伴关系中,尝试在伙伴和教育者之间寻求平衡,实现伙伴和教育者身份的统一,则比较容易接近自己的教育初心。反之,如果仅仅打着‘我为了你好’的旗号强迫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而没有方式方法,难以实现教育的效果。”商建刚说。

商建刚认为,“作为父亲,能够让孩子不嫌弃就是最高目标了。如果仅仅带着教育、教导的目的带娃,父亲面临的结果就是孩子早早地对你关上了心门。现实一点说,父亲成功带娃就是要时时刻刻放下成人的傲慢,学会尊重孩子。如此,孩子才愿意和你分享他的快乐、不快乐、开心和不开心。”

在张轶斌看来,通常情况下,母亲的沟通能力更强,她们与孩子是面对面的关系,而父亲与孩子是肩并肩的关系。所谓肩并肩,即共同去迎接生活中的挑战,是孩子的坚强后盾,有些父亲即使不在孩子身边,也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比如借助书信的方式把自己的世界观传递给孩子,帮助、支持孩子,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傅雷家书、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等。

张轶斌说,父亲参与家庭教育,并能对孩子起到正向地引导,其前提是要有了解孩子的愿望,耐心地了解孩子的喜好,尊重孩子,给孩子选择权,相互渗透,和孩子共同成长。

有质量地陪伴孩子 时间代表爱

现实生活中,父亲缺席孩子的教育有很多因素,比如父亲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觉得育儿是妈妈的事,孩子更喜欢妈妈;与妻子育儿观念不一致;孩子被祖辈包揽不需要爸爸参与;父亲无法理解孩子的观点和看法,等等。对一些爸爸来说,育儿实在是太难了。

那么,父亲如何参与并融入家庭教育?骆新表示,孩子学习不好,很大一部分原因并不是孩子笨,而是家庭关系不好造成的。

在张轶斌看来,育儿是两个人的事情,并非妈妈的“独角戏”。但是,在家庭关系中第一位的是夫妻关系,而非亲子关系。夫妻之间相互欣赏,相互鼓励支持,表达对对方的感激,而非袖手旁观、冷嘲热讽。夫妻双方遇事商量,有不同意见友好沟通、建设性地解决问题,让孩子知道在婚姻生活中,父母是如何相亲相爱、相互关心、理解、信任和支持的,但他们也会有分歧,并能妥善处理。这些都是对孩子很好的示范,是很好的家庭教育,让孩子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懂得在婚姻生活中男性怎样对待女性,女性如何对待男性,对他们以后的社会性别成长有好处。

张轶斌认为,时间代表爱。父亲要积极地、有质量地参与孩子的各项活动,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了解孩子,及时回应他的需求,尤其是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父亲要保持男子气概,镇定而幽默,分担孩子的苦恼和难题。面对孩子淘气、犯错,父亲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适当管教。在任何时候,父亲都要保护和支持孩子,让孩子做决定,帮助他独立自强,成就自己。

在管教孩子方面,商建刚也倾向于引导孩子自己管理自己。他的儿子一度痴迷于电子游戏,他对孩子说:“我应该没收你的电子产品,但这对你不好,因为你生活在电子产品时代。”于是,父子俩商量的结果是订立一个协议,规范玩游戏的行为,效果不错。

对于夫妻关系与父教,商建刚补充说,夫妻关系好是理想状态。但是,夫妻关系不好或离婚家庭,父亲也应该参与家庭教育,给孩子立规矩,给予孩子持久的爱与关心。离异家庭的孩子跟爸爸在一起应遵守爸爸的规矩,跟妈妈在一起应遵守妈妈的规矩,爸妈各自的规矩不能朝令夕改。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尽量求同存异,在任何情况下,父亲都应尊重母亲,让孩子懂得责任、关心、了解和爱,核心是让孩子懂得与人相处之道。如此,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商建刚认为,做父亲的过程也是一个男人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很多父亲最初不会照顾孩子、陪孩子玩,这就需要家里的老人、妻子给他们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学习如何做父亲,允许他们有试错的过程,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快乐。“父亲参与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避免自己日后不再孤单。孩子很快就长大了,孩子有自己的世界和朋友。父亲融入家庭教育中,本质上是融入家庭当中,避免自己的孤独。父亲回归家庭教育,实际的做法就是让孩子接受父亲的陪伴,并且不被嫌弃。”商建刚说。

左手育儿 右手事业

兼顾育儿和事业,是很多父亲面临的难题。身为大学教师的张轶斌平时很忙,利用寒暑假带儿子外出,成了他们父子的“保留活动”——从儿子很小的时候起,他们就开始每年去一个省,不一定去名山大川,但各个省会的博物馆是他们的必到之处。在他看来,人类的所有知识都汇聚在博物馆里,他希望孩子通过亲身感受,体会探索知识的乐趣。“儿子很迷恋博物馆,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他被丰富的展品深深吸引,但却被其中的英文介绍难住了,回国后自觉地努力学习英语。”张轶斌表示,父亲无论带孩子做什么,只要是真心、投入地陪伴,都好。

法官爸爸商建刚的日程总是满满的,但他每天晚上9点前一定回到家,陪两个孩子玩半个小时的桌游,那是他们一家四口最快乐的时光,周末会花更多的时间和儿女在一起。他的感受是,做父亲真实就好。

谈到育儿与事业的平衡,商建刚说,“父亲到了40岁,大多数孩子10岁左右,开始或即将步入青春期,这是孩子世界观、人生观养成的关键期,这个时候,父亲应在事业方面相对放慢节奏,生活更有规律,每天至少半小时高质量地陪伴孩子,周末相处的时间要再多一些,每周至少拿出6个小时亲子时间,观察了解他,读懂他的内心,努力创造可以影响他的环境,小心翼翼地引导,让他自我发现,静等花开。可以说,这是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又一个黄金时期。”

对于父亲兼顾育儿与事业,张轶斌的观点是“左手育儿,右手事业”,父亲应尽早介入家庭教育,早到孕前,从准备要孩子起父亲就应坚守好自己的岗位。比如做好家庭安排,经济方面的准备,关心孕前和孕期的妻子,学习换尿布等等。孩子出生后,即便父亲不在身边,也要创造现场感,比如写很多小纸条,孩子什么时候想爸爸,就可以抽出一张小纸条,自己看或让妈妈念给自己听;2岁前孩子不用电子产品,唯一例外的是可以与爸爸视频通话;再大一点,父亲可以给孩子写信,随时随地与孩子保持亲近。

“如果父亲在孩子小时候很少陪伴,到孩子10岁以后介入家庭教育,难度会很大。孩子的成长有阶段性,父亲要创造一个在任何情况下,只要孩子想爸爸,就能接触到、见到爸爸的环境,感受到爸爸就在身边,是关心自己、爱自己的,不给孩子造成陌生感、疏离感。”张轶斌说,青春期的孩子有问题是正常的,一般问题不严重,可以让孩子自己处理,如果问题严重如离群独处、虐待小动物等,父亲即使再忙,也要停下来,跟他的同学、老师密切接触,了解孩子的状况,且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帮孩子走出困境。

“作为父亲,修身、齐家,学习有关父亲带孩子的相关知识,参与其中,对家庭、孩子、妻子多一份关爱。做到这些,就是一位合格的父亲。”张轶斌说。

上篇:没有了
下篇:让我自己夹菜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